做u商犯法吗

做微商也可能构成犯罪 随着移动互联网以及电商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微信方式做生意。但是其中往往涉及很多刑事风险。

详细分析微商业务中涉及的刑事法律风险。

一、1、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涉案当事人一般是做A货、高仿衣服、高仿鞋子的。疫情期间还有做贴牌3M口罩的。销售额在5万元以上即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销售伪劣产品罪。涉案当事人主要是销售三无产品的。主要表现为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额在5万元以上即可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二、3、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涉案当事人主要从事代购奢侈品、化妆品业务。代购行为本身是合法的,是否违法取决于代购后是否申报和缴纳税款。当偷逃应缴税额达到人民币10万元以上这一数额较大的标准时,依照我国刑法第153条的规定,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罪。4、销售假药罪/销售劣药罪。涉案当事人主要从事销售性药等药品。假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假药和按假药处理的药品、非药品。劣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劣药的药品。

三、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涉案当事人主要从事销售自制食品、网红三无食品等,本罪中的销售行为需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6、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涉案当事人主要从事销售医疗材料、医用器材,在疫情防控期间,生产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用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医用器材,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五条的规定,以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定罪处罚。7、非法经营罪。涉案当事人主要从事销售POS机套现、烟草等特殊经营活动。犯非法经营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