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翔安区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象山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厦门市翔安区东南部,处于厦门、漳州、泉州、金门“闽南”的中心。正在建设的翔安隧道将把厦门岛到景区的行程时间从现在的1个多小时缩短到15分钟。香山,原名荒山,海拔176米。南宋绍兴年间,作为同安县第一任县令的理学大师朱曾多次到此游览。于是,这座山又美又香,被一一改名为香山,留下了墨宝这个“真正的藏身之处”。2004年,象山被省政府列为第六批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总面积10.38平方公里,由“两区”组成,以“古刹、古松古戏、民俗田园风光”为特色。“两片”分别是自然文史类的香山岩庙会和芦塘古村民俗文化景区,与田园风光带相连。香山岩景区主要景点有古刹、古迹、景点、庙会。绿塘景区以古树、古建、古戏为特色。香山岩风景区是一个山区,有十六座山峰,跨度28公里。与此同时,山湖盆地和水库荡漾着美丽的风景。无数文物古迹证明,一江之隔的象山与金门,有着“五缘”关系。主要景点有南宋时期修建的香山岩寺、明代修建的惠国文公庙(又称香山书院)、仙泉、狮子球石等。香山民间庙会:南宋时期起源于绍兴的香山民间庙会,已成为闽台民众拜佛的热门场所。正月初六,香山佛诞,闽台数万信众自发前来朝拜,举行各种民间文艺表演和迎神邀火活动。整个庙会从春节一直延续到现在。芦塘村位于翔安区东南部,象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内。宋末至1950年,鹿塘村原村名为“蓬莱宝”。芦塘村的古树远近闻名,已经成为芦塘村的代名词。位于村口的古松林已有600年历史,是闽南地区树龄最长、树径最大、分布最集中、面积最广的古小林区。占地100亩,有260多株参差不齐的古松古柏。大部分树高几十米,最高的达到15米,大部分直径1米,最大的1.5米。有趣的是,这片古老松林的所有树枝都朝向他们祖居的西南方向。据吕堂村洪氏族谱考证,此片制作于古松柏林,明洪武二十年(1388)。历经沧桑,到了清代,村民们不断种植保护,终于让松林长得郁郁葱葱。今天的松柏林区是人们游玩和休息的好地方。站在松柏林区的岩石上,可以登高远眺,隔海相望的金门岛尽收眼底。在古松柏林下山,还有一个盘龙谷。山谷里有几十棵榕树,都有几百年的树龄了。它们枝繁叶茂,树冠交织,遮天蔽日。大部分榕树都有气根和长圆盘,所以很少见到这样的榕树群。古松林、古榕树群中,蝉鸣鸟鸣,曲径通幽。行走中,犹如置身世外桃源,让人流连忘返。芦塘村历史悠久,至今仍保留着传统文化的印记。村里有很多精致的明清建筑,古朴而多彩。砖雕、石雕、匾联,积淀着先民的智慧,也记录着闽南古村落的发展史。芦塘村还保留了大量具有闽南古建筑特色的“九架厝”。这种古厝通风、凉湿、防雷、防风、防震,所以老年人还是喜欢住在“九架厝”里。“九加错”外观一样,但里面不一样,有的是单进,有的是二进,有的是三进。古建筑的面积很大,大部分都在1.6平方米以上。屋顶铺着黄色的瓦片,两端的屋脊混合着泥土和灰土,形成一个漂亮的燕尾形屋脊。芦塘村文化底蕴深厚。高甲戏、歌仔戏、南音是这里的特色。自古以来,芦塘村就是著名的“戏窝”。65438年至0995年,芦塘村李园家洪金生创办了我省唯一一所民办民间戏曲学校——芦塘戏曲学校,是目前我省唯一一所民办戏曲学校。学校实行“零收费”技术办学,先后派出200多名民间戏曲演员到闽南,为闽南传统文化艺术注入新鲜血液。学校在金门县组织了15场文化交流演出,覆盖金门五镇15个村,演出30余场,75场,观众超过5万人次,成为厦金文化交流最常态的项目。学校还在文莱和其他国家进行了多次交流演出。2006年6月,鲁塘戏校被厦门市文化局定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2006年9月8日,芦塘戏剧学校与香港天下梨园第一演艺公司签订协议,投资23亿元共同开发建设闽台戏曲大观园,使之成为全国首个集闽台民间戏曲保护、传承、教育培训、交流研讨、展览展示、影视制作、文化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闽台戏曲文化交流合作基地。英雄三岛战场观光公园英雄三岛战场观光公园位于大安岛东南端,占地87000多平方米。经历了1958年“八·二三”炮战的洗礼,一度成为战争废墟,每平方米土地上落下1.5发炮弹。曾经的前沿阵地,现在是中国唯一面向金门,以祖国统一大业为主题,以战地观光为内容,集爱国主义教育、国防知识教育、军事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教育基地和旅游景点。战场观光园内设有世界最大的号角、八二三炮遗址、英雄雕塑广场、战场隧道、英雄三岛军民史迹馆、军事武器陈列馆、国防教育馆、祖国和平统一陈列馆、浮动史迹陈列馆。十几个景点,可以参加军事障碍训练、体能拓展训练、古枪射击、cs激光对抗、露营烧烤、模拟野战对抗等特色活动。自2007年起,观光园景区内成立了战地艺术团,常年向游客开放,表演大型真人骑马艺术《民族英雄郑成功》、军事绝技、传统杂技等特色节目。战马驰骋,驰骋沙场,特技搏击,场面恢弘,让你身临战场,身临其境。“昔日两岸恩怨厚,今日战场黄花分外香。”战地观光园将以迷人的海滨风光、独特的战地氛围、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细致的服务,真诚欢迎海内外宾客前来观光。小登村,位于翔安区大登镇,是一个著名的渔村。面积仅0.86平方公里,与金门隔海相望,鸡犬之声不绝于耳。最近距离金门只有3600米。小邓经历过硝烟弥漫的战争。现在地面上有原明碉堡、壕沟和对台广播原址,地下有纵横交错的地道。长达1000多米的秘密隧道横贯全岛,蜿蜒如迷宫。小登周围水域辽阔,海水清澈,盛产石斑鱼、黄花鱼、对虾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海豚经常在这一带出没。海面上布满了岩石,是一个天然的钓鱼场所。小榄的民居建筑以闽南“九架”建筑为主,大楼冬暖夏凉,是休闲度假最理想的“渔家旅馆”。在小登和金门之间有一处明礁,名为“白哈礁”,南距大金门岛仅1800米,是中国大陆距离台湾省大金门最近的地方。古称“陛下礁”(即皇帝礁)。此礁已成为“眺望金门,期盼祖国统一”的最佳地点,也是垂钓、下海游泳、写生、摄影的绝佳区域。“品泉”位于码头西侧的沙滩上。三块石头排列成“品泉”形状,里面有一个泉。涨潮时整个春眼都是淹没的,退潮后才出现春眼。泉水清凉甘甜,是小邓的一大奇观。北宋末年著名的理学哲学家秋葵,是一个长期隐居的小人物,在岛上留下了许多与他有关的文物古迹,如棋石、钓鱼岩石、乐丘石等。离秋葵故居不远,有一座顺济寺和一座凌影堂。两庙之间有一湖,两旁柳树成荫,还有一处宋代遗迹,美人井。在凌影大厅的右侧,有一棵树龄超过650年的苏铁,被称为“苏铁八闽之王”。苏铁的树干有三根粗大的树枝,蜿蜒向不同的方向。令人惊讶的是,这种苏铁几乎每年都会开花。小邓村是一个非常合适的避暑胜地。根据规划,小登岛正在建设成为一个休闲渔村,其主要功能区位于岛的西南部。届时,岛上350亩海堤围垦区将划分为八大娱乐区,分别是:不沉海水游泳区(即洗盐区)、采贝洗泥娱乐区、休闲垂钓区、紫菜牡蛎养殖科普区、渔家特色餐饮及渔村休闲中心、垂钓相关体验区(可体验撒网、提网捕鱼、踩水车、垂钓、喂鱼、垂钓等。后堡月亮湾将成为天然海水浴场。计划抛沙3万立方米,建50间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