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来了,张小泉的梗是什么?

上周张小泉剪刀差冲击IPO,有些问题真的让人费解:

张小泉是一个有400年历史的品牌,它的名字在剪刀行业也很有名。据新闻报道,张小泉每年销售2700万把剪刀。既然销量这么好,那一定很赚钱。把这些信息放在各种新闻里,无非是告诉人们张小泉剪刀有多有前途。令人费解的问题是:这么大的销量,发展了400年,一定聚集了巨大的资本,应该很有钱。为什么要来金融?来市场融资是发展资本的缺乏,这里是矛盾的。也就是说我历史悠久,市场广阔,意味着我很赚钱。为什么我很赚钱却缺钱?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如果真的是销量很大,盈利了,那就不会来股市IPO融资了。像老干妈辣椒酱,很赚钱,不缺开发资金,所以不愿意来市场融资。成为上市公司有很多门槛。每季度会发布一份规范的财务报告,供所有投资者监控;如果缺乏发展资金,需要来股市融资,那就是骗人的谎言。经过400年的发展,它未能积累资本。现在投资怎么赚钱?那么就不值得投资了。

很多公司上市融资的时候,都声称有前景,有年销售额。比如五芳斋粽子正在准备融资,号称年卖3.6亿个粽子。既然赚钱了,为什么还缺资本?去看那些准备IPO的公司,基本都是这种套路,喊着他们的市场销售怎么样,却要来市场要钱,就像破产企业的老板穿西装打领带租豪车去银行要贷款一样。

对了,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市场饱和度,比如餐巾纸和盐,都是日常使用的,很难达到市场饱和。但是有些商品的市场容量很小,比如绣花针和剪刀。这些产品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的,而且经久耐用。一把剪刀十年穿不坏,市场容量很小,生产剪刀没有技术门槛。

剪刀在宝石上卖,或者400牛是老牌子。

简而言之,张小泉是一个剪刀品牌。现在IPP0常态化,管理层不断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创业板试行注册制,上市越来越容易,各行各业的公司都可以上市。

张小泉是中华老字号,有上百年的历史!是中国刀剪行业生产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企业。谋求上市肯定是为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规范企业管理,成为公众公司。另一方面,也有一些股东需要套现他们的投资利润。

张小泉是一个生产日用刀具的老字号品牌。和北京的王麻子菜刀是同一类型的公司。业内早有“南有张小泉,北有大麻子”的说法。

我查了一下资料:

张小泉始建于1628,已有近400年的历史。是商务部首批认定的具有独特民族记忆和中国风的中华老字号企业。目前,“张小泉”已成为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五金制造企业。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剪刀、小刀、套刀和剪刀等家居用品。

所以归根结底,张小泉是一家日用五金工具制造公司。但就是这样一家非常传统的公司,马上就要在创业板上市了。我觉得创业板门槛有点低。

无论如何,张小泉还在创业板,申购结束,中签结果出炉,现在就等着敲钟了。

股票不能偏,这一点很重要。无论公司做什么,高科技还是低科技,业绩才是王道。一个高科技公司赚不到钱,股价还难看。因此,不能因为张小泉是剪刀制造商,就认为它的股价很难有好的表现。我们可以看看公司过去三年的财务状况:

与2019相比,2020年略有增加。考虑到疫情,表现还是挺不错的。

今年中报的表现也很惊艳。公司还对今年前三季度业绩进行了预测:净利润同比增长19.4%至31%。

就现在发行的新股而言,如果募集资金不大,发行量不大,五板上市是有希望的。张小泉仅发行了3900万股,仅筹集了2.6亿元人民币。是小盘股,上市了好几个板。

因此,张小泉的上市完全值得期待。我要恭喜中了彩票的朋友。

张小泉现在是一把著名剪刀的商标。他本人就是这种剪刀商标的创始人。

张小泉剪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安徽黟县人张思佳。当时,张思佳因战乱逃往杭州,在吴山脚下的大井巷开办了“张大龙”剪刀作坊。因为制作精良,所以选择了浙江龙泉云鹤钢铁,生意特别红火。

然而却导致了同行的冒名顶替。为了区分同名的假冒剪刀,其子张小泉在清康熙二年(1663)将张大龙的剪刀店改为“张小泉的剪刀店”,以保护自己的利益。另一个传说是(1736-1796)清乾隆皇帝南巡杭州,有一次在寻找避雨的地方买了一把剪刀。被列为贡品后,剪刀名声大噪,打着“张小泉”牌子的剪刀最多时达到86把,出现了“青山映蓝湖,小泉满大街”的盛况。

但是口碑好了,假货就多了。因此,小泉的儿子在“张小泉”一词下加上了“最近记录”一词,以便顾客识别。光绪十六年,张小泉被介绍到张永年时,他的母亲孙氏负责幼店事务,孙氏在吴山脚下拦下轿子,指责商人造假。于是,知县舒云台发布了“绝不违规使用”的告示,并在店门口刻了一块石碑。

但总之,不管用什么方法,仍然很难阻止李鬼。张小泉现被列为中国十大剪刀之一,是中国驰名商标。早在1915就在巴拿马世博会上获奖。侵华日军占领杭州时,虽然剪刀业遥遥领先,但还是损失惨重,甚至破产。但解放后,他们受到政府的关怀和发展,成为弘扬民族工业的重要一员。

股东割肉专用设备【捂脸】

上来割韭菜

如果你认为他们上市就想做百年企业,那就太天真了。大部分公司上市无非是一圈钱,二是大小股东等着套现。

去主板应该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