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都县经济概况

宁都是农业大县,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2008年,贫困人口为27,300人。宁都经济以农业为主,素有“赣南粮仓”之称,年产粮食30多万吨。2004年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大县。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10147万元,首次突破百亿元门槛,总量处于赣州市第一方阵,比2011增长10.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54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40.29亿元,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36.64亿元,增长10.0%。第三产业结构比例为24.18:39.71:36.11。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增加值56.44亿元,比201增长11.2%,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5.62%。人均GDP为12685.9元/人,比2011高出10.1%。

宁都是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深入推进,形成了优质水稻、脐橙、黄鸡、加工红薯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和香菇、凉席草、蚕桑、茶叶、白莲五大区域特色产业。建立了全国最大的红薯加工基地和省内最大的席草、香菇生产加工基地。宁都县耕地76万亩,粮食年产量8亿多斤,占赣南总产量的五分之一。宁都县自古就有“甘州仍下稻谷”之称,是全国首批商品粮基地县。形成了水稻、黄鸡、果业、香菇、油茶等农业主导产业和茶叶、烟叶、席草、荷花、花卉、苗木等区域特色产业。宁都不仅是赣南的“粮库”,也是资源的“宝库”。全县有林地450多万亩,居全省第二。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保护区,琴江细螺旋体水产种质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四大家鱼”养殖场晋升为省级水产养殖场,被评为全省渔业工作先进县。“宁都黄鸡”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少林茶”被认定为江西省著名商标。农民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巩固,宁都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21,增加16个;农业龙头企业103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

农业生产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23.4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种植生产特征明显。农业产值116442万元,比上年增长15.9%,粮食总产量7.2亿斤,增长7.7%。香菇种植面积200万平方米,新开发果园1.1.000亩,成为全市第四个国家绿色食品原料(脐橙)标准化基地县。特色产业稳步发展,全县有161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形成粮食生产为主、特色农业异军突起的格局。林业生产稳定。2007年人工造林面积2000公顷,同比增长4.2%,散生树251.9万株,全县森林覆盖率68.1%。畜牧业生产稳定。2007年,全县畜牧业产值83572万元,比上年增长3.1%。家禽出栏35.4万羽,同比增长25.5%;肉兔出栏8.2万只,同比增长12.3%。生猪出栏量和生猪存栏量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渔业生产发展迅速。2007年,全县渔业产值232465438+万元,比上年增长24%。全年水产品产量23402吨,同比增长19.4%。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2007年,整合各类资金2300多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全县安排建设用地269个,覆盖65438+2000户4.5万人口。硬化主干道公理为150,硬化村道公理为154。6500多户家庭改善了用水,6300个厕所。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301,000千瓦,比上年增长20.9%,被评为全省十佳农机县。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四无”水电站清理扎实有效,在上年完成15座病险水库的基础上新开工15座。土地复垦增粮工程顺利实施,石梅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通过上级验收。

2009年,预计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6543.8+0.78亿元,同比增长3.6%。种植业扩大了,产量增加了。全县粮食种植面积654.38+0.04万亩,比上年增加0.4万亩,总产量达到8654.38+0亿斤,同比增长4.5%。加工甜橙已开发建设基地36个,面积100多亩,完成整地2.8万亩。开发区在全市遥遥领先。养殖业稳步发展,宁都养鸡3460万只,同比增长10.6%;生猪出栏20.85万头,同比增长0.2%;水产品总量2.56万吨,同比增长5.9%。基础设施逐步巩固,17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标准良田、“四大渔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等建设项目陆续开工。产业方面,依托新中盛、锂电新材料两大省级产业基地,全力发展选矿、电子家电、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及门业、文化创意、物流“4+3”产业,力争建成5个年产值超50亿元的产业集群。在城市建设方面,围绕“山清水秀、山环水绕、滨江园林”的生态城定位,加快推进永宁新城、龙溪湾新区建设,努力把赣州建成卫星城。农业产业方面,大力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产值超亿元农业产业7个,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18个。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已建成济广高速、泉南高速两条高速公路,正在推进长乐至雨凝高速、梅颖铁路、吉剑客运铁路、纪萌煤运通道至福建泉州连接线建设,将形成“三纵三横”高速公路和铁路网,奠定区域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2011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9.5亿元,财政总收入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7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28.6亿元,工业增加值119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5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822

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9亿元,增加值15.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4%和13.68%(可比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18%,比2011高2.68个百分点。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

水东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新中盛产业基地三条主干道已建成,万亩产业园区框架基本形成;新规划的锂电池新材料产业基地和清塘化学工业园正式启动。被认定为省级锂电池新材料产业基地,县城工业园获批省级生态工业园。门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天成氟化工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签约入园。2012年,园区所有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58亿元,工业增加值11.91亿元,分别比201(可比增长)(2014)增长20.25%和15.25%, 记者从市水利局获悉,水利部发布《水利部关于支持江西省宁都县振兴发展的指导意见(2013-2020)》(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围绕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战略部署,加快宁都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同时,进一步深化水利改革,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积极推进水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加快水利行业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宁都社会和谐发展、稳定有序。

据了解,十大水利工程包括:宁都县城市防洪工程、永宁水利枢纽工程、石板排洪渠、团结水库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团结-县城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夏龙和杨度中型水库工程、“五小”水利工程、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老区工程)、梅江源头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治理、红旗水闸加固工程。

水利部将从发展民生水利建设、引导和推进水利改革、提高水利行业能力建设等方面对宁都县进行支持。民生水利建设方面,支持宁都加快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增强防汛抗旱能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夯实“甘南粮仓”稳定发展基础,开展供水工程建设,提高支撑长远发展能力,开展水土资源保护修复,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在指导推进水利改革方面,将支持宁都加快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水利投融资机制,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深化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水价改革,指导宁都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防汛抗旱体系建设,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在提升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方面,将支持宁都加强水利队伍建设,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加强水利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