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代工,会经历什么?
如题,没有公司,没有商标,印了瓶贴,开始在小店卖。有没有法律风险?答案很明显:是的。
首先,这种行为不属于贴牌生产,严格来说属于无证生产,不仅会没收产品和违法所得,还会罚款。
其次,谈品牌。让我们谈谈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低成本方法。不用注册公司,也可以是个体户,但需要有营业执照和流通许可证,然后找“食品生产许可企业”委托加工。但是它面临着商标的风险。代工的具体做法和流程在实际推广过程中非常复杂。接下来以已经成交的客户为例,介绍一下从咨询到成交的全过程。有问题可以私信或者留言,以后会补充相关方面的详细说明。
一、做OEM加工需要具备的条件
首先,正规的代工公司是给TOB提供服务的(除非只是加工),所以针对的是有营业执照、流通许可证等正规资质的企业或机构。如果没有执照和许可证,需要他们自理,但是我们可以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相比客户,还需要考察厂家的资质,因为现在“小作坊”太多了。如果想保证产品质量,考察资质是第一步,有条件的话最好实地考察。
其次是关于OEM/OEM产品的咨询,包括产品类型、产品剂型等。一般有明确的产品需求。比如你打算做人参制品,那么你就讨论你能做成什么剂型,比如人参蜜饯、人参粉、人参肽、人参饮料、速溶人参、人参酒、人参茶或者人参颗粒等等。
双方明确了产品的基本信息后,就进入了一个很多人踩过坑的阶段:包装材料。
二、定制包装材料的审核
在包装方面,有产品包装、内包装和外包装、瓶、盒和铝箔等。这些涉及到不同的规格尺寸,材质也不一样。为什么说容易踩坑?因为我见过太多的包装材料报废,太多的产品因为包装材料不当而报废,这些都是企业的直接损失。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损失?列举两个常见原因。
1,外包装比较小,内包装装不下。这是因为大小没有确定。这可能有很多原因。常见的是内包装和外包装不是同一个厂家生产的,报的尺寸和实际成品尺寸有偏差,所以这批包装材料都是废品。就像你去买鞋,有时候买39码的,有时候穿38码的也可以。你的脚的大小没变,只是因为鞋子的款式不同而变了大小。
2.如果产品使用了不合适的包装材料,比如南方销售的益生菌,就要考虑湿度,包装材料的透湿性和材质都没有考虑在内。然后,一两个月后,这些产品也会因为结块而完全浪费掉。
对于包装材料这一块,我们的做法是:服务。第一,因为贴牌只是针对产品的生产,并没有生产包装材料的能力,所以服务是“三方对接”。通过服务的案例和对包装材料供应商的了解,给企业客户关于包装材料的建议,一步一步确认:什么产品→用什么包装材料→有多少包装材料→定版→审核印刷设计稿→制版。
这是包装环节的终点,中间的包装材料价格全部透明,不赚差价,服务免费。
第三,配方是按需配制的
说到产品,就不能不谈配方了。配方可以来自企业客户,也可以根据他们的需求研发或者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微调。这里不用我赘述,但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技术研发上有合作实验室和中试车间,也就是所谓的R&D团队和小批量生产能力。(说白了,小订单也有R&D和生产产品的渠道。你知道,如果你想尝试创业)
第四,产前样本确认
有人曾开玩笑说,产品就像是自己的宝贝儿子,自己在上面花了很多心血,希望它能好好活着...毕竟,这对我有好处...
估计至少花了半个月才通关,终于等到看到自己的“宝贝儿子”长什么样了。如果没有问题,就OK了。
动词 (verb的缩写)双方对合同条款的确认
双方进一步确认了合同条款,最终签订了合同。毕竟大家都是合理合法的正规(经济)企业。
六、支付购买原材料/生产预付款。
打电话给客户预付款,按照合同约定的原材料种类、质量、数量开始采购,准备生产。
七。生产/损失/协调交付
所有的原料和配料到达工厂后,就开始实际生产,最后一个订单结束时,会涉及到两个问题:
1.损失:没有人能确定有多少原材料能生产出多少产品。只能是一个大概的估计,最终的结算会以实际生产的产品数量为准。
2.配合发货:客户来提货或者客户指定物流,厂家配合发货,这是整个订单环节的最后一步,这就是终点。
可能有些地方不详细,但是我们这些年在OEM行业经历了成功,也经历了很多问题。我们只想表达一个核心:我们是一群专业的人,致力于做这件事,服务好每一个客户。帮助客户降低经营成本、经营风险、增加收入,是TOB企业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最后放个Zhihu问题:大部分人都说贴牌和代工是一回事。贴牌和代工有什么区别?
答:贴牌不一定是贴牌,贴牌一定是贴牌。
让它深入人心。尝不出来就是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