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增长,品牌增长和巩固
民族品牌。区域品牌建立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全国品牌。通过广告和营销范围的扩大,全国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中心的建立,使产品覆盖面更大,知名度越来越高,最终成为全国性品牌。
国际品牌。一个民族品牌在打造的过程中自然会遇到国外产品的挑战,迫使其及时调整战略以应对挑战。在相互竞争中,实力不断加强,国际化战略越来越明显。如果运作成功,民族品牌会逐渐成为国际品牌。目前国内几乎没有国际品牌。然而,跨国公司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与此同时,跨国公司对国内经济的推动作用也很明显,芬兰的诺基亚已经成为该国重要的经济支柱。因此,品牌战略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国际品牌。品牌成长的终点也应该是国际品牌。如果只满足于民族品牌,迟早会被国外的国际品牌打败。如中国汽水行业的“北冰洋”、“天府可乐”就是如此,饮料行业的“泛滥七军”让这些国产品牌不复存在。
品牌成长不一定是以上顺序。有时候,它会跳。如果一个企业有丰富的资金和技术,它可以从一开始就采取国家品牌战略,甚至国际品牌战略。像紫光,一出现就以民族品牌出现,没有经过地域品牌的阶段。当然,大多数品牌都是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品牌往往是在挫折中成长起来的,很少有直线上升的。一般是快速发展一段时间,然后放缓甚至停止,再加速发展。其过程是一个曲线波。比如“莲花”品牌的成长。莲花牌味精是中国味精行业的知名品牌,市场份额几乎达到了全国味精市场的半壁江山。被列为出口免检产品,出口到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在同行业中极为罕见。1996年产品出口量达到10000吨。“莲花”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品牌。上世纪80年代建厂之初,荷花厂——河南周口味精厂,职工只有几百人,固定资产几百万元。工厂成立后,大胆创新,花了十年时间进行技术改造。每一次技术改造都使工厂上了一个新台阶。1992年生产能力达到6万吨,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味精厂。90年代初,莲花味精集团成立,集团经营战略得以实现。
“双汇”也经历了一段危机时期。在中国的火腿肠市场,“双汇”是一颗耀眼的明星。但双汇集团的前身河南漯河肉联厂,从5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漯河肉联厂经营冷冻肉,主要用于出口。这一步走得比较稳健,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肉类出口厂商。90年代,出口战略遇到挑战,产品在苏联市场遭遇挫折,之后几乎失去了这个市场。这时,企业领导决定改变方向,向火腿肠领域进军。由于在这方面的投资迅速增加,火腿肠的产量大大增加,市场覆盖面迅速扩大。到90年代中期,企业已经形成利润达到上亿元的大型集团公司。而且我们在欧美和东南亚设立了分公司,大大增强了我们的国际竞争力。“双汇”品牌进步显示自身实力。如果能在现有知名品牌的基础上,将品牌运用到相关甚至不相关的领域,就能巩固品牌,充分发挥原有品牌的效果。品牌整合是对原有品牌价值的进一步开发。
一个品牌一旦被认可,就不容易被淡化。人们接受一件事需要很长时间,但一旦接受,就很难拒绝。一个消费者已经认定了李宁品牌服装,他不会轻易把兴趣转向其他品牌的运动服装。心理学家甚至得出结论,放弃一个已被接受的观念往往比接受一个新的观念更难。因为对新思想的接受往往来自于一种冲动,会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一个朋友的劝说,舆论的影响,都可能对他产生作用。另一方面,放弃已经被接受的观念,需要他自己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改变,这并不容易做到。将品牌应用到相关甚至不相关的领域,有利于消除消费者的心理刻板印象。可口可乐被广泛认可后,可口可乐公司推出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产品,如健怡可口可乐、樱桃可口可乐等。同时还推出了其他非可乐饮料,如雪碧、芬达汽水等。这些产品支撑了可口可乐品牌的强大影响力。
品牌应用的新产品一旦成功,反过来会提升原有品牌的影响力,达到整体效果。美国速食谷物公司的干小麦粉早餐品牌在美国市场很受欢迎。公司大胆超越单一理念,果断利用品牌推出一系列新产品,将产品领域扩展到服装等行业。这样一来,因为其他产品的成功,邦克花瓷这个品牌的影响力得到了加强。1984-1991这七年间,海尔集团只生产“海尔牌”冰箱。由于企业的成功运作,“海尔”冰箱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聪明的海尔人也看到了更广阔的市场前景,他们迅速进军空调、洗衣机、电视、微波炉等行业。如今,海尔集团已成为家电行业全面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多向生产战略使海尔集团在竞争中稳坐钓鱼台,其他竞争对手难以撼动其地位。
需要指出的是,品牌整合要量力而行,部分品牌未能充分考虑消费者的接受能力等各种非理性因素,导致品牌整合失败。比如有些品牌在最初的创立过程中,就非常看重自己在这个专业领域的特色和优势。品牌建立后,又匆忙将触角伸向其他领域,自然会引起消费者的不信任,从而大大增加失败的风险。这是品牌巩固和平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例如,瑞士手表以其奢华和高档而闻名。如果知名厂商无视这一现实,贸然进入低档产品,其原有的品牌形象就会在无形中被削弱。美国派克钢笔是高档钢笔,是体面地位的象征。人们买派克钢笔不仅仅是为了买一个书写工具,更是为了买一个形象来彰显身份。1982年,Parker的新经理Peterson并没有专注于高端产品市场,而是热衷于转行生产每支仅3美元的钢笔,以便在低端钢笔市场与其他竞争对手竞争。但这大大损害了帕克的钢笔之王形象。这给了竞争对手可乘之机,他们趁机大举进军高端钢笔市场,让派克损失惨重。
另外,品牌的巩固要给人一种前后统一的感觉。如果消费者着迷,那么这种整合是危险的。比如以厨房清洁剂为主要产品的品牌扩张到马桶清洁剂,很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反感。生产保健品的企业涉足卷烟生产也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