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转让网:鄱阳湖;商标回归难叫。

近年来,江西有关部门开始推动鄱阳湖水产品品牌的创建,引导企业共创市场。记者了解到,由于投入不足,企业联盟不够,品牌创建工作仍然任重道远。江西渔业发展存在创新意识不强、特色不明显、品牌小而杂、市场认知度低、整体效益不高等问题和挑战,亟待解决。在8月底的‘鄱阳湖’水产品品牌创建座谈会上,省水产局相关人士直言不讳。根据渔业部门提供的资料,鄱阳湖共有鱼类150余种,占全国的19.2%。其中不仅有鲤鱼、青鱼、草鱼等经济鱼类,还有银鱼、中华鲟等珍稀鱼类,虾、蟹、贝、螺等其他水生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而‘鄱阳湖’这个世界闻名的域名,却被江苏某公司以1998注册为商标,成为江西水产品品牌发展的障碍。2004年,江西启动“鄱阳湖”商标回归计划,直到2009年,29种加工品和30种粗加工品的“鄱阳湖”商标才“回家”;2011,31生鲜产品的‘鄱阳湖’商标回归江西。尴尬的是,“鄱阳湖”这个牌子还给原主后,湖区渔民和农民的收入并没有明显的提高。有些水产品被收购后运出省外,打着别人的牌子,价格翻了一倍,所以当地渔民的口袋并不富裕。鄱阳湖青虾质量虽好,但并不出名。被外国人买走后,拿下了其他品牌,价格翻了三倍。湖口县的一位渔民说,虽然这个县的螃蟹在全国拿了一等奖,但市场上的价格还不如阳澄湖的三分之一,运到江苏后身价立马就涨了。鄱阳湖产的鳙鱼是剁椒鱼头等名菜的好原料,品质不逊于千岛湖产的。千岛湖牌鳙鱼60%是在鄱阳湖买的。我们的售价每公斤才12元,被浙江商贩买走,卖到32元。“鄱阳县一个水产养殖户的老板直言不讳:养鱼的赚小钱,卖鱼的赚大钱。省渔业协会秘书长邹胜元表示,江西多年来一直在呼吁打造鄱阳湖水产品品牌,但真正启动是在2011年之后,当时政府为这项工作提供了300万元。省农业厅在上海召开鄱阳湖生态农产品推介会,组织推动江西生态水产实施“东进南出”战略,重点拓展上海、浙江、香港、广州、深圳等东部和南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淡水产品消费市场,培育和打造“鄱阳湖”品牌。运行几年,&;lsquo鄱阳湖&;rsquo品牌还是小而杂,市场认可度低。原因其实是体制、机制、投入。”据介绍,2005年,江西成立了省渔业协会,这是一个非营利组织,没有资金投入,政府投入也很少。据介绍,很多公司其实对把鄱阳湖培育成公共品牌很感兴趣,但也有很多公司因为担心投入过大,未来利益分配得不到保障而犹豫不决。未能形成知名品牌的关键是营销渠道和营销能力不足,未能将品牌的核心价值传达给消费者。邹胜元说。关于打造江西水产品牌,独树一帜的是‘军山湖’大闸蟹。省水产局相关人士介绍,军山湖河蟹人工养殖始于1981。30年来,军山湖清水大闸蟹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区域性小品牌,发展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知名品牌。2010之前,由于缺乏统一品牌,养殖户无序竞争,产品以次充好,产量低,宣传少,军山湖大闸蟹的名气无法与阳澄湖大闸蟹相比。进贤县军山湖鱼蟹开发公司总经理赵成珍说,起初由于缺乏品牌意识,军山湖出产的大闸蟹全部被阳澄湖的商家收购,并凭借其品牌效益从中获利,使军山湖成为阳澄湖的螃蟹养殖基地。从2000年开始,我们就有意识地打造自己的品牌,并于2002年成功注册。赵成珍说,公司联合15家县级以上养殖龙头企业进入市场,现在‘军山湖’大闸蟹在全国大受欢迎,今年预计产量200万公斤。目前323母蟹价格高达每公斤300元,部分产品甚至略高于阳澄湖大闸蟹。培育品牌,形成合力* * *一起进入市场,江西青树生态养殖公司生态养殖面积3000多亩,亩产282公斤。是江西最大的生态养殖企业之一。2014公司获得鄱阳湖注册商标授权。目前,该公司已在南昌、庆城、修水、永修等地开设了40多家“鄱阳湖大闸蟹”品牌专卖店。事实上,做大做强鄱阳湖水产品牌一直是省水产局的重点工作。2013年,江西340余种水产品及加工水产品通过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是全国水产品认证较多的省份之一。据悉,2011年,江西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核准的水产品注册商标49个,以鄱阳湖牌为代表的一批品牌水产品远销海内外,包括赣满牌烤鳗、军山湖牌大闸蟹、鲁花牌彭泽鲫、天盛牌泥鳅等一大批中国产品。要联合弱势企业,在全省形成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格局,引导龙头企业组成企业联盟或渔业协会、合作社,引导成员抱团发展,形成合力,* * *一起进入市场。据相关人士透露,目前的情况是一些养殖加工企业宁愿单干,也不愿抱团。业内人士认为,江西水产可以借鉴国外经验,让企业按照自愿原则申请使用‘鄱阳湖’商标。不同的企业和品种可以在‘鄱阳湖’品牌的统一商标下添加自己的商标,以亲子商标的形式经营。也有专家建议,沿湖各县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发展特色水产品,如都昌的青虾、彭泽的鲫鱼、永修和湖口的鳜鱼、武宁的竹节鱼、柘林和靳东的银鱼、德安的甲鱼等。如果每个县的产品都打上“鄱阳湖”的烙印,一个品牌大家一起命名,一个品牌大家一起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