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屿捕鱼
回来的路上,远处,一排水杉后面,略深的云朵连成一片,远远看去好像比杉木林高出一头,像一条连绵起伏的山脉。“山脚下”有一排均匀分布的风力发电塔,叶片自由而缓慢地转动着。我们被一路上美丽的风景吸引到了一个鱼塘。
这个叫富哥的鱼塘边上有几个设备齐全的垂钓者。我们停下来看后,一条大鲫鱼上钩了。
这时,鱼塘的主人向我们走来。他个子不高,留着胡子,看得出来他已经使劲刮了胡子,他又矮又壮。想必他就是“富哥”。他问我们要不要去钓鱼,我老婆接过来和他聊天。比如怎么收费,钓的好不好,甚至很快就谈到了直播。听聊天得知,老板是安徽人,上岛好几年了。他是一个努力工作的人。他一边打工,一边经营鱼塘,这样可以有当地的社保,孩子也可以在岛上读书。他五年前办过直播,连续半年直播钓鱼,风雨无阻,有一个很好的直播交流群——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他说,直播之前,首先要定位观众,搞清楚哪些是目标群体。然后找出他们想要什么。结合自己的特长能给目标群体带来什么?他还说了自己的计划,这个池塘后面有一块地,明年准备种西瓜等水果。想象一下,背对瓜田一边钓鱼一边吃西瓜。那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他语速快,表达简单,但很到位。我惊讶于他们的健谈和这个单纯小哥哥的缜密思维。
老板被告知很忙,我们就回家带着两个孩子去了鱼塘。老板一直空缺着。他看到我们只带了一根还没组装好的鱼竿,主动帮我们调整渔具,安装垂直漂。他知道水深,于是熟练地帮我们减去多余的“铅皮”仔细调整漂移位置,并告诉我们如何看目数。最后,他拿出几袋饵粉,帮我们调好饵,教我怎么捏饵——这是个技术活。
我们选择了一个据说有很多鱼的地方。丁咚非常兴奋,催促我赶快开始。我学会了“引诱”他们,就像刺绣一样慢。他们又在背后催我了。哎,催我也没用。第一次做,现在以这个速度在做。最后,我会帮他们把鱼线扔到池塘里。
至于他们,他们只在游乐场的视觉金鱼池里抓过一次鱼,对于这种规格的鱼塘练习场,这还是第一次。在老板和周围官员的指导下,我们知道了怎么看漂,什么时候拉竿,但毕竟小,没经验,拉竿不是太早就是太晚,鱼早就跑了。我妈一边录视频,一边一脸急切,卷起袖子说:“我来吧。”我以为,我们的水平也不会好多少,哈哈。在孩子们期待的目光中,妈妈竟然不负众望,成功钓到了一条大鲫鱼。
孩子们手舞足蹈,鱼儿点燃了大家的信心。
但是,钓鱼对孩子来说毕竟是个技术活。没有足够的训练,孩子很难有所突破。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只收获了另一条鲫鱼。尽管如此,今天早上的“奇遇”和“经历”足以让我们铭记。
最后,如果天气好的话,我们下周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