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回到相声表演的阶段吗?有什么用?
如果节目里都是下乡吊唁的艺人,你放心,他们一个都没回节目,观众也没意见。但是,如果出现了观众想看的角落或者人,那么即使席子上的人手腕大,官阶高,观众也会炮轰你,让他们想看的人回归。相声表演是观众情绪升温的过程,或者说观众只是买票来看你的,所以你必须顺着观众的情绪路线走,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表演效果。
以德云社的商演为例:第一期节目是垫场表演——观众入场找地方(他们没有状态,也没有心情),所以我们需要一些风格特别火爆的炸场组合来点燃观众的情绪,比如烧饼曹鹤阳,张鹤伦郎何晏,现在张九龄的王九龙,都是郭德纲用过的垫场组合,最擅长点燃观众的情绪。
第二个节目是角落。郭德纲于谦、岳云鹏孙悦、郭麒麟阎鹤祥、张云雷和杨九郎都将在第二期节目中与观众见面。这就像在张云雷的一场音乐会。主持人把观众安排在前面后,正式演出开始了。
之后底角表演2~3个节目,最后一个节目必须是底角表演,然后介绍所有演员,自己擅长的节目结束。
所以回归演出的前提是建立在每组只能演出一场的前提下。如果这个商演本来是“郭德纲艺术30周年巡展”,你的名字是演出商标,那么你从头到尾都不会被叫回来,这是你的义务,因为观众是买票来看你的。
不要看岳云鹏张云雷孟鹤堂的张鹤伦有多热。如果你遇到只想看郭德纲的人,他们仍然会是嘘声的对象。孟在小剧场被炸,说他要见。岳云鹏已经像这样火了。几年前,有一场《师徒父子》的专场演出,有人冲着观众喊,我要见郭德纲。
这不是规则,而是观众的选择权。对于演员来说,灵活应变就是功夫的体现。当时的孟反应很快,用包袱安抚观众的情绪。质问者反而不好意思自动表明立场,和孙九香让观众出去时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所以相声的回归并不是所谓的规则。根本原因是观众愿意看你,其他演员入不了眼。在那些日子里,郭德纲重返舞台超过20次,因为演员没有到达这里,观众只是想看到他。这两者的结合不是他有多努力或者他有多伟大造成的。明星演唱会都是看一个人几个小时,你要看完。道理是一样的。不是你留在舞台上,而是观众情绪化,爱看你。你必须反复回到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