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给我推荐一个好一点的地板品牌吗?
也叫原木地板,是用实木直接加工而成的地板。具有木材的自然生长纹理,是热的不良导体,能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具有脚感舒适、使用安全的特点,是卧室、客厅、书房等地面装饰的理想材料。实木的装饰风格回归自然,质感自然。在森林覆盖率下降,大力提倡环保的今天,实木地板更显珍贵。实木地板分为AA级、A级、B级,AA级品质最高。
一、实木地板的发展历程
实木地板作为一种地板装饰材料,发展相对较慢。二战后,特别是60年代初,建设部禁止在民用建筑中使用木地板,各种新材料,尤其是纺织品、人造革卷材、PVc地砖、橡胶、陶瓷、瓷砖等地板装饰材料逐渐取代了木地板的市场地位。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木材的天然属性情有独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木地板在中国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酒店建筑、体育场馆、商场、商业建筑、娱乐服务场所和住宅装修等。,开始用木地板铺地面。随着人们对实木地板产品认识的提高,其种类越来越多,生产企业迅速增加。
二、实木地板加工工艺
(1)企口实木地板(也叫榫头地板或龙凤地板):地板在纵向和宽度方向都有榫眼和榫头,榫眼和榫头一般小于或等于地板厚度的1/3,凹槽略大于榫头。大部分背面设有防变形凹槽;
(2)指接地板:由宽度相同、长度不同的板条制成的地板,通过榫槽连接并胶合,连接后的结构与企口地板相同;
(3)强化地板:由宽度相等的小板条拼接而成,再由多个指接横向拼接而成。这种地板幅面大,尺寸稳定性好;
(4)拼花拼花实木地板:是由小块地板按照一定的图案拼接而成,图案规整,富有艺术感。这种地板生产工艺复杂,精度高。
(5)仿古实木地板:表面是艺术形式,经过特殊加工制成具有古典风格的实木地板。这种仿古实木地板的优点是表面效果全是手工雕刻,所以其独特的艺术气质是平面实木地板无法比拟的。
三、实木地板的常见问题
膨胀和拱起
表面现象:木地板表面部分向上拱起,或者部分木地板向上拱起。
原因分析:
1,连续阴雨天气,空气中相对湿度大,没有采取除湿措施,空气中的水分被木地板吸收后吸湿膨胀;
2.木地板吸水,泡水后膨胀;
3、房屋长期空置,无人居住,通风不良,漆层中的水分蒸发被木地板吸收后无处散发;
4.基础混凝土含水率过高,防潮隔离层不密封吸潮膨胀;
5.木地板铺装时,相邻板块之间未按要求预留伸缩缝,遇潮湿空气后吸湿膨胀,甚至漆面开裂;
6.木地板与墙体的结构伸缩缝预留不够;
7.木地板铺装面积较大或较宽,未采取分段措施。
预防措施:经常开窗通风;并按规定预留结构伸缩缝、分段缝,调整相邻板块之间预留的伸缩缝。
解决方法:在不影响使用功能的情况下,可以等待较长时间,待木地板的含水率与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达到平衡后,可酌情采用拆除重铺方案;或者全部拆除重新铺装,调整相邻板块的分段接缝和预留伸缩缝。
产生裂缝
表面现象:木地板漆面出现微小裂纹,严重的导致漆膜脱落。
原因分析:
1.气候变化较大时,木地板含水率过高或过低,木地板收缩或膨胀,漆膜弹性跟不上木地板湿胀或干缩的变化,导致漆膜开裂;
2.木地板长时间日晒或风吹,木地板变干,漆膜的弹性跟不上木地板的干燥收缩,导致漆膜起皱、开裂;
3.木地板遇湿膨胀,木地板吸湿后含水率增加。木地板膨胀,漆膜的弹性跟不上木地板的膨胀,导致漆膜开裂。
预防措施:选择质量好的生产企业的木地板,漆膜的附着力、弹性、耐磨性都能得到保证。
解决方法:少量漆膜开裂,可以补漆修补。如果开裂面积较大,可以打磨后重新喷漆。如果单块木地板的漆膜长期开裂,可以整块更换木地板。
走路的时候木地板上有响声。
表现形式:木地板铺好后,行走时会有咯吱咯吱的摩擦声,或者单一的挤压破裂声。
原因分析:
1、混凝土基层不平整,垫木间距过大,龙骨垫层过高,龙骨整体不在基层上,使垫木在经常活动的部位松动,增加了龙骨的弹性,造成上下位移,降低了龙骨铺装的牢固性;
2.龙骨铺设时含水率过高,逐渐干燥后含水率降低,木材握钉力同时降低,龙骨安装变松;
3.混凝土基层含水率过高,未铺设防潮隔离层或防潮隔离层未整体密封,使龙骨吸潮,增加含水率,龙骨安装扭曲、松动;
4、龙骨材料密度过低或截面积过小,导致握钉力不足,钉径过小,长度过短,龙骨铺装平整度不符合要求,导致安装牢固度不够;
5、木地板榫槽由于气候变化,木地板干湿交替时,榫槽分离,不起作用。太紧的时候,湿了会互相摩擦;
6.过度干燥的气候削弱了木地板与龙骨的握钉力,木地板榫槽连接松散。湿度过大使木地板横向膨胀,产生轻微的挤压和起拱,使龙骨的固定变松,也削弱了握钉力。
7.有的树种化学成分复杂,脂肪含量高,摩擦时产生吱吱嘎嘎的高频噪音;
8.安装过程不规范。
预防措施:
1,施工前检查混凝土基层的平整度,修整至符合要求后再继续施工;
2.施工前,检查混凝土基层的含水率或防潮隔离层的完整性;
3、检查龙骨截面尺寸和含水率;
4.龙骨铺设时,与混凝土基层的接触面积越大,安装就越牢固。坐垫零件越多,坐垫越高,越容易变松。
解决办法:加强施工条件和隐蔽工程的验收,保证混凝土基层的平整度和防潮隔离层的完整性;如果只是出现过度潮湿或过度干燥的气候,观察气候何时正常。如果没有明显的噪点,就不用修剪了。
翘曲变形
表面现象:木地板的横边向上倾斜,像瓷砖。
原因分析:
1,混凝土基层或相邻墙体含水率过高;
2.施工时混凝土基层被泼水,掺入含水材料,造成混凝土基层含水量增加;
3.未按要求采取防水防潮隔离遮挡措施;
4.龙骨含水率过高,蒸发的水分被木地板背面吸收;
5.木地板表面下铺设的水管漏水,室内温差形成的冷凝水等。
6.用湿布擦拭木地板的表面。
预防措施:混凝土基层达到含水率要求后才能施工。含水率超标时,必须铺设防潮隔离层,整体密封,并采取防水防潮隔离封堵措施。
解决方法:拆除房间周围的木地板让其散潮,可以部分缓解变形,更换变形严重的木地板;如果木地板变形面积较大,可将铺好的木地板拆除,待混凝土基层或龙骨干燥后再重新铺设。重新铺设原有可用木地板,更换影响使用的木地板。
干燥收缩和分离
表面现象:木地板安装一段时间后,出现榫槽分离现象。
原因分析:
1、持续高温干燥等异常气候环境,木地板除湿过快,未采取加湿措施;
2.空气长期干燥,除湿过大,没有采取加湿措施;
3、阳光暴晒、长时间吹风等异常环境因素,导致木地板除湿过度、干缩;
4、房间长期封闭,没有潮湿空气补充,室内空气干燥;
5.在潮湿天气铺贴时,相邻板块之间的缝隙过大,到了干燥天气,会收缩得更厉害。
预防措施:选择稳定性好的木地板材料,控制含水率,满足当地平衡含水率要求;计算和掌握相邻木地板伸缩缝之间施工时的气候条件,适当留缝或留缝;防止日晒,不宜长时间关门窗不通风,或局部吹风。
解决方法:在不影响使用功能的情况下,可以等待较长时间,待木地板的含水率与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达到平衡后,可酌情采用拆除重铺方案;或者全部拆除重新铺装,相邻板块按要求设置伸缩缝。
实木地板消费的“五大陷阱”
首先,偷工减料
按照国家标准,地板的企口宽度必须达到4 mm,安装后才能真正牢固。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小作坊生产的地板,企口宽度一般只有3 mm,消费者不易察觉。企口地板四周有楔形边,俗称“公槽”。因为在计算占地面积时,很容易被消费者看穿企口宽度和厚度,如果生产者想通过“提高木材利用率”来实现“降低成本”,就只能在企口宽度上打个主意。以一块长900 mm,宽90 mm的地板为例。需要长度为906毫米、宽度为96毫米的木材。如果企口宽度减少到3 mm,所需木材面积也会相应减少。这种积累对生产者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横财。
第二,以假乱真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无法鉴别木材的真伪。加工后的地板更是让消费者难以辨别树种,于是一些无良商家为了牟取暴利,用一些较便宜的树种冒充珍贵树种,比如“灰木莲”冒充“柚木”。
第三,鱼龙混杂。
目前国内地板品牌有上千个。消费者在选购地板时,首先要看自己的商标注册证。如果品牌是国外的,应该有国外的商标注册证。
第四,挂个羊头卖狗肉
很多地板经销商挂着一些知名地板品牌的招牌,卖的却是很多名牌产品。据悉,知名品牌的价格透明容易吸引顾客,而卖杂牌则是为了寻求更高的利润。
五、三无产品
消费者在选购木地板时,要注意产品包装上是否有厂名、厂址、电话和产品执行标准。没有产品就是“三无产品”,不能盲目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