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地址分类的原因和作用是什么?
IP地址=主机地址+子网地址+主机地址的子网掩码是按照一定的规则设置的。和IP地址一样,子网掩码的长度是32位,左边的网络位用二进制数“1”表示。右边是主机位,用二进制数“0”表示。
子网划分其实就是设计子网掩码的过程。子网掩码主要用于区分IP地址中的网络ID和主机ID。它用于屏蔽IP地址的一部分,并将网络ID和主机ID与IP地址分开。子网掩码是一个数值,由四个十进制数字组成,用“.”分隔,如255.255.255.0。如果用二进制形式写:111111.1165438。38+01111.0000000,其中“1”的位分隔网络ID,“0”的位分隔主机ID,即网络号由和IP地址和子网掩码得到。
子网掩码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与IP地址一起使用。子网掩码的主要作用是将一个IP地址分成两部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根据网络ID的不同,IP地址可以分为五种类型:A类地址、B类地址、C类地址、D类地址和E类地址。那么如何划分ip地址呢?
1,A类IP地址
A类IP地址由1字节的网络地址和3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 ”,地址范围是1.0.0.0。
到126.0.0.0。现有126个A类网络,每个网络可容纳超过1亿台主机。
2.B类IP地址
B类IP地址由两个字节的网络地址和两个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地址范围是128.0.0.0到191.255.255。可用的B类网络有16382个,每个网络可容纳6万多台主机。
。
3.C类IP地址
C类IP地址由一个3字节的网络地址和一个1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0”。范围从192.0.0到223.255.255.255。C类网络超过209万个,每个网络可容纳254台主机。
4.D类地址用于组播。
D类IP地址的第一个字节以“lll0”开始,这是一个专门保留的地址。它不指向特定的网络。目前这种地址用于组播。多播地址用于一次寻址一组计算机,它标识共享相同协议的一组计算机。
5.E类IP地址
以“llll0”开头,留作将来使用。
全零(“0.0.0.0”)地址对应于当前主机。全“1”(“255 . 255 . 255 . 255”)的IP地址就是当前子网的广播地址。
在三种主要类型的ip地址中,有三个区域被保留为私有地址,这是常用的IP地址。其地址范围如下:
甲类地址:10.0.0 ~ 10.255.255。
乙类地址:172.16 . 0 . 0 ~ 172.35438+0.255 . 255。
丙类地址:192.168.0 . 0 ~ 192.168.255 . 255。
(1)A类地址
A类地址的范围是0.0.0.0到126.255.255.255,默认网络掩码是255.0.0。A类网络用第一组数字代表网络本身的地址,后三组数字作为连接到网络的主机的地址,即高端位0和接下来的七位。A类地址分配给拥有大量主机(直接个人用户)和少量局域网的大型网络。比如IBM的网络。
A类地址适用于网络较少,节点较多的情况,网络128,每个网络1600个节点。
(2)B类地址
B类地址的表示范围为:128.0.0 ~ 223.255.255.255,默认网络掩码为:255.0.0。B类地址被分配给一般的中型网络。B类网络用第一组和第二组数字代表网络地址,最后两组数字代表网络上的主机地址,即高端位10,接下来的14位代表网络ID,剩下的16位代表主机ID。
B类地址适用于中等数量的网络和节点,16000个网络,每个网络64000个节点。
(3)丙类地址
C类地址的表示范围是:192.0.0。~ 223.255.255.255,默认网络掩码为:255 . 255 . 0;C类地址被分配给小型网络,如普通局域网和校园网。它能连接的主机数量最少,它的用户被分成几个网段进行管理。C类网络用前三组数字代表网络地址,最后一组数字是网络上的主机地址,即高端位110,接下来的21位代表网络ID,剩下的8位代表主机ID。
C类地址适用于网络较多、节点较少的情况。网络数量为200万,每个网络的节点数量为256。
例如,您说“131.108.1.56子网掩码255.255.0”
这个IP和子网掩码是统一的。是否可以说地址属于B,掩码属于C?“,不合适。子网掩码不属于IP地址的分类。
什么是IP地址?IP地址是如何分类的?IP地址是用于唯一标识TCP/IP网络中每个主机或设备的地址。IP地址由二进制的32位(* * *四个八位字节)组成。IP地址分为两部分,左边的网络号部分用来标识主机所在的网络。右边部分用于标识主机本身。连接到同一网络的主机必须具有相同的网络号。
通过IP地址的前导位(最高位)来区分不同类型的IP地址:
有多少种类型的IP地址?它是如何分类的?IP协议的定义、IP地址的分类和特征
什么是IP协议,IP地址如何表示,如何分成几类,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为了便于寻址和分层网络构建,IP地址分为五类:A、B、C、D和E,企业应
只使用A、B、C三个类别。
IP协议,也称为Inter协议,是一种支持网络间互联的数据报协议。
它与TC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一起构成了TCP/IP协议家族的核心。它提供了互联网连接的终结。
很好的功能,包括互联网范围内的IP数据报IP地址格式。
为了实现连接到互联网的节点之间的通信,
每个节点(连接到网络的计算机)必须被分配一个地址,并且这个地址应该保证在整个网络中是唯一的。
这是IP地址。
当前IP地址(IPv4: IP version 4)由32个二进制位表示,每个8位二进制数是一个整数。
中间用小数点隔开,比如159.226.41.98,整个IP地址空间有四组8位二进制数。
通过标明主机所在网络的地址(类似于部队人数)和主机在网络中的标识(类似于士兵)
以数量为单位)* *。
为了方便寻址和层次化网络构建,IP地址分为A、B、C、D、E五类,
商业应用中只使用a、b、c。
* A类地址:A类地址的网络标识由第一组8位二进制数表示。
网络中的主机标识占3组8位二进制数,
A类地址的特点是网络标识的第一个二进制数必须是“0”。
不难算出,A类地址允许126个网段,每个网络大约允许1670万台主机,通常分配给服务器。
拥有大量主机的网络(如主干网)。
* B类地址:B类地址的网络标识由前两组8位二进制数表示。
网络中的主机标识占两组8位二进制数,
B类地址的特点是网络标识的前两位二进制数字必须是“10”。
B类地址允许16384个网段,每个网络允许65533台主机,适用于节点较多的网络。
(例如局域网)。
* C类地址:C类地址的网络标识由前三组8位二进制数表示。
网络中主机标识占1组8位二进制数,
C类地址的特点是网络标识的前3位必须是“110”。
C类地址的网络允许254台主机,适用于节点较少的网络(如校园网)。
为了便于记忆,通常习惯用四个十进制数字来代表一个IP地址。
十进制数由句点分隔。
这种IP地址表示法也称为点分十进制系统。如这种方式所示,
A类网络的IP地址范围是1 . 0 . 1-127 . 255 . 255 . 254;
B类网络的IP地址范围为:128.1.0 . 1-191.255 . 255 . 254;
C类网络的IP地址范围为:192 . 0 . 1 . 1-223 . 255 . 255 . 254。
由于网络地址的短缺和主机地址的相对过剩,采用子网掩码来指定网段号。
TCP/IP协议与下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无关,这也是TCP/IP的一个重要特点。积极原因
为此,它可以广泛支持由较低的两层协议组成的物理网络结构。目前已经使用TCP/IP连接。
分为洲际网络、全国网络和跨区域网络。
IP地址是如何分类的?IPv4地址分为A、B、C、D、E类:A类:1.0.0 ~ 126.255.255,默认子网掩码为/8,即255.0.0(其中1255)B类:128 . 0 . 0 ~ 191 . 255 . 255,与C类:192.0.0 ~ 223.255.255.255,默认子网掩码为/24,即255 . 255 . 0;D类:224.0.0.0~239.255.255.255一般用于组播E类:240.0.0.0 ~ 255.255.255(其中255.255.255为全网广播地址)172.16.0 . 0 ~ 172.31.0192.168.0.0~192.168.255.255
ip地址是如何分类的?IP地址是用于唯一标识TCP/IP网络中每台主机或设备的地址。IP地址由32位组成(* * *四个八位字节)。IP地址分为两部分,左边的网络号部分用来标识主机所在的网络。右边部分用于标识主机本身。连接到同一网络的主机必须具有相同的网络号。
通过IP地址的前导位(最高位)来区分不同类型的IP地址:
a类地址:0 nnnnnnnn . hhhhhhhhhh . hhhhhhhhhh . hhhhhhhhhhhh
A类地址有一个7位的网络号,所以可以定义125个A类网络{27-2(网络号不能全是0或全是60+0)-1(127是环回地址)}每个网络可以拥有的主机数量是1677 7214。
十进制表示范围:1 . 0 . 1-126 . 255 . 255 . 254。
乙类地址:10 nnnnnn . nnnnnn . hhhhhhhhhh . hhhhhhhhhh
B类地址有14个网络号,所以可以定义16382个B类网络{214-2}。
每个网络可以有65534台主机{216-2}。
小数表示范围:128 . 0 . 0 . 1-191 . 255 . 255 . 254。
丙类地址:110 nnnnnn . nnnnnnnn . nnnnnnnn . hhhhhhhh
C类地址的网络号为21,因此可以定义2097152个C类地址{221-2}。
每个网络可以有254台主机{28-2}
十进制表示范围:192 . 0 . 0 . 1-223 . 255 . 255 . 254。
d类地址:1110 xxxxxxx . xxxxxxxxxxxx . xxxxxxxxxxxx。
D类地址用于组播,前4位1110前导,后28位为组播地址ID。
十进制表示范围:224.0.0-239.255.255.255
E类地址:总是用1111四位数开机。
e类地址用于研究目的。
十进制表示范围:240-
IP地址由InterNIC(互联网信息中心)统一分配,以保证IP地址的唯一性。但是,有一种类型的IP地址可以在内网中直接使用,无需应用程序,这就是私有地址。互联网上的任何路由器都不会转发私有地址。如果要接入互联网,必须通过NAT/PAT转换,以公网IP的形式接入。
这些私有地址是:
10 . 0 . 0-10 . 255 . 255 . 255(A类地址)
172.16 . 0 . 0-172.31.255 . 255(16 B类地址)
192.168.0 . 0-192.168.255 . 255(256个C类地址)
IP地址是如何分类的?IP地址由24位二进制数组成,分为四组。例如:192.168.0.1这是一个IP地址。
IP的分类是基于第一个数字属于哪个范围。
IP地址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A类IP地址范围从1.0.0到127.255.255.255。
B类IP地址范围为128 . 0 . 0-191 . 255 . 255。
C类IP地址范围是192.0.0-223.255.255.255。
d类IP地址的范围从224.0.0.0到239.255.255.255。
以192.168.0.1为例。我们来看第一个数字,也就是192。在哪个范围内,我们来看看它刚好属于C类的地址范围..
IP地址范围是如何分类的?现在的IP网络使用32位地址,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比如172.438+06.0.0。地址格式:IP地址=网络地址+主机地址或IP地址=主机地址+子网地址+主机地址。
IP地址类型:
最初设计互联网时,为了方便寻址和分层组网,每个IP地址包含两个识别码(ID),即网络ID和主机ID。同一物理网络上的所有主机都使用相同的网络ID,网络上的一台主机(包括网络上的工作站、服务器、路由器)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主机ID。根据网络ID的不同,IP地址可以分为五种类型:A类地址、B类地址、C类地址、D类地址和E类地址。
1.a类IP地址:
A类IP地址由1字节的网络地址和3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地址范围从1.0.0.0到126.0.0。现有126个A类网络,每个网络可容纳超过1亿台主机。
2.B类IP地址:
B类IP地址由两个字节的网络地址和两个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地址范围是128.0.0.0到191.255.255。现有16382个B类网络,每个网络可容纳6万多台主机。
3.C类IP地址
C类IP地址由一个3字节的网络地址和一个1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0”。范围从192.0.0到223.255.255.255。C类网络超过209万个,每个网络可容纳254台主机。
4.D类地址用于组播。
D类IP地址的第一个字节以“lll0”开始,这是一个专门保留的地址。它不指向特定的网络。目前这种地址用于组播。多播地址用于一次寻址一组计算机,它标识共享相同协议的一组计算机。
5.E类IP地址
以“llll0”开头,留作将来使用。全零(“0.0.0.0”)地址对应于当前主机。全“1”(“255 . 255 . 255 . 255”)的IP地址就是当前子网的广播地址。
在三种主要类型的IP地址中,有三个区域被保留为私有地址,它们的地址范围如下:
甲类地址:10.0.0 ~ 10.255.255。
乙类地址:172.16 . 0 . 0 ~ 172.35438+0.255 . 255。
丙类地址:192.168.0 . 0 ~ 192.168.255 . 255。
A类地址的第一组数字是1 ~ 126。注意,数字0和127不作为A类地址使用,数字127预留给内部环回功能,数字0表示该地址是本地主机,不能传输。
B类地址的第一组数字是128 ~ 191。
C类地址的第一组数字是192 ~ 223。
各种地址的表示范围:
1.班级地址
A类地址的表达范围为0.0.0.0~126.255.255.255,默认网络掩码为255 . 0 . 0;A类地址被分配给非常大的网络。A类网络使用第一组数字代表网络本身的地址,后三组数字用作连接到网络的主机的地址。它被分配给具有大量主机(直接个人用户)和少量局域网的大型网络。比如IBM的网络。
2.B类地址
B类地址的表示范围为:128 . 0 . 0 ~ 191 . 255 . 255 . 255,默认网络掩码为:255 . 255 . 0 . 0;B类地址被分配给一般的中型网络。B类网络使用第一组和第二组数字代表网络地址,最后两组数字代表网络上的主机地址。
3.丙类地址
C类地址的表示范围为:192.0.0 ~ 223.255.255.255,默认网络掩码为:255 . 255 . 0;C类地址分配给小型网络,比如一般的局域网、校园网,它能连接的主机数量最少,所以把它的用户分成几个网段来管理。C类网络用前三组数字代表网络地址,最后一组数字作为网络上的主机地址。
4.其实也有D类地址和E类地址。但这两类地址都有特殊用途,这里只是简单介绍一下:D类地址称为广播地址,特殊协议使用它向选定的节点发送信息。e类地址保留供将来使用。
231.0.0.1的IP地址是什么?具体功能是什么?请帮助我们。D类地址不区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1字节的前四位固定为1110。
⑵D类地址范围:224.0.0.1到239.255.255.254。
d类地址用于组播。
D类IP地址的第一个字节以“lll0”开始,这是一个专门保留的地址。它不指向特定的网络。目前这种地址用于组播。多播地址用于一次寻址一组计算机,它标识共享相同协议的一组计算机。
商标分类的作用是什么?商品分类也是申请商标注册和缴纳费用的基本单位。
众所周知,商标是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志,每个注册商标都是为某种商品或服务指定的。如果提到长虹,人们会想到彩电。提到茅台,人们会想到葡萄酒。提到葡甲胺,人们会想到化妆品等等。应该说,没有商品或服务而独立存在的商标是不存在的。因此,商标申请人(代理人)在申请商标注册时,正确表述拟指定的商品或服务及其类别,是首先会遇到的问题。
很多不同的部门需要对商品进行分类管理和统计。比如,从国民经济管理的角度来看,商品通常分为工业品和农产品,工业品分为重工业产品和轻工业产品,重工业产品又可分为冶金工业品、机械工业品等等。国家商标主管机关出于商标注册和管理的需要,也需要对商品进行分类。商标注册和管理应该说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商品和服务分类是商标局的一项基础工作。目前,中国注册商标超过700万件。没有一个科学的分类管理系统,要搜索、查询、阅读一个商标几乎是不可能的,犹如大海捞针。
正是出于商标检索、审查和管理的需要,将一些属性相同的商品组合成一类,将所有商品和服务分为45类,形成了我们这里要描述的《商标注册商品和服务分类》。如“工业用油脂、润滑剂、吸收、喷洒和粘结粉尘的物品、燃料(包括车用汽油)和照明剂、蜡烛和灯芯”合并组成一类(第4类);又如将“外科、医学、牙科和兽医用仪器和器械,假肢、假眼和假牙,矫形用品和缝合材料”组合成另一类(类别10)。商标局的查询检索系统按商品和服务类别建立;商标公告按类别编排;申请商标注册的申请人也应当按类别提出申请;商标局发给注册人的商标注册证也必须注明商品或者服务及其类别。
商品分类也是申请商标注册和缴纳费用的基本单位。即一个商标按类别申请注册,走一个程序,交一个基本费用。例如,申请人在医用化学品、中成药、中草药、药酒、医用营养素、空气净化制剂、兽药、农药、卫生巾和补牙材料上申请注册商标。虽然指定商品多达十种,但由于这些商品属于同一类别(5大类),只需办理一道手续,缴纳一笔基本费用(即一标一类)。而另一家企业申请注册的商标虽然只需要在绘画笔和绘画颜料上使用,但需要填写两份申请书,分别分两类申请,缴纳两项基本费用,因为这两种商品分别属于两类,即绘画笔属于16类,绘画颜料属于2类。
过去,各国商标主管机关根据本国国情和对商品的理解,制定自己的商品分类表,供商标主管机关和商标注册申请人使用。商品分类表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商品的丰富和人们对商品的认识而逐渐增加和修订。自1923以来,我国制定并公布了五个商品分类表。到了50年代,世界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国际交流更加频繁。一些国家认为,使用本国的商品分类表已不能适应商标事务的国际衔接,给商标所有人在国外注册带来麻烦,也不利于商标事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这些国家的商标主管机关认为,商标注册需要一个国际统一的商品分类表。在这种情况下,《尼斯协定》应运而生。
国际分类功能
尼斯协定是一个有许多国家参加的国际公约。它的全称是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尼斯协定。该协议于6月1957日在法国南部城市尼斯签署,并于4月8日生效。尼斯协定的成员现在已经增加到65个。中国于8月9日加入尼斯联盟,1994。尼斯协定的目的是建立商标注册的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体系,并保证其实施。目前国际分类* * *包括45类,其中商品34类,服务11类,* * *包括10000多项商品和服务。一般来说,申请人需要的所有商品和服务都包含在里面。不仅Nice联盟的所有成员都使用这个分类表,非Nice联盟成员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是,尼斯联盟成员可以参与分类表的修订,非成员国家无权参与。目前,世界上已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了这一分类表。我国自1988 165438+10月1起采用国际分类,极大地方便了商标申请人,规范了商标主管机关的管理,关闭了国际商标事务。特别是自1994中国加入《尼斯协定》以来,我们积极参与《尼斯分类》的修订和完善,在《尼斯分类》中增加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商品。Nice分类表定期修订,一是增加新的商品,二是根据新的观点对已经纳入分类表的商品进行调整,使商品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尼斯分类第十版自2012 1开始实施。
Nice分类表包括两部分,一是按类别排列的商品和服务分类表,二是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商品和服务分类表。
商品和服务按照按类别排列的分类表,按照1-45的顺序排列。每个类别都有一个类别号和一个标题,每个类别的标题概括了该类别所包含的商品的特点和范围。最后,列出该类别包含的所有商品或服务,每个商品或服务都有一个序列号,便于查找。此外,每个类别都有一个注释,说明这个类别主要包括哪些商品,如何区分这个类别和相关类别的商品,以及如何对边际商品进行分类。这个笔记对一些容易混淆的商品分类有很大帮助。如第三类,类名为“用于洗衣的漂白剂及其他物料,用于清洁、抛光、去污和研磨的制剂,肥皂、香料、精油、化妆品、香水、牙膏和牙粉。”注:“这一类主要包括洗护用品和化妆品。具体包括:个人除臭剂;化妆品卫生产品。特别是不包括:清洁烟囱用化学品(一类);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洗涤剂产品(第一类);非个人用除臭剂(第5类);磨石或手磨轮(类别8)。
另一部分是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商品和服务清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出版了以英文和法文排列的商品和服务分类表。中国商标主管部门还编制并印制了按拼音顺序排列的商品和服务分类表。用这个表来查一般商品的类别就像查字典一样方便。比如生产电视机和录像机的企业,想在这两种商品上申请商标注册,按照汉语拼音的顺序,很容易查到这两种商品属于第九类。再比如,某食品生产企业想在牛奶和冰淇淋上申请商标注册。借助这个表格,可以很快发现这两个商品分别属于第29类(牛奶)和第30类(冰淇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