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箱包发展的起源及现代箱包的发展历程。越详细越好。还有哪些关于行李之类的书可以学习?

行李箱的原名是一个装东西的袋子。在与自然的斗争中,人类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制造和改进工具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在狩猎、采集等活动中,需要一起背东西,于是在实践中逐渐产生了能满足这种需要的包、袋。因为实物不易保存,所以没有具体的图像代代相传。应该是用动物皮等天然材料制成,就像当时的衣服一样。由此可以推断,包的起源,首先是为了实用。行李就是这样装包裹的总称。在汉代李勉的《河西楼》中从未出现过,只有方寸之地,容纳一切。这是行李最早的定义!如今,行李箱随处可见,是女士的最爱,有时也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箱包在中国的发展历史虽然较短,但增长速度较快,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箱包生产基地,国内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在国内市场,从行业增长因素来看,经济持续增长是内需上升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乐观的经济数据表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零售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也直接推动了国内箱包行业的发展。消费者也更喜欢能提高他们生活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箱包企业经历了产品产量、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的竞争。21世纪,产品的市场竞争已经转变为箱包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箱包产品品牌和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竞争的核心在于知识经济时代箱包企业的理解和追赶,即箱包企业要以信息化为核心。

我国的箱包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自动化水平还比较低,给箱包行业信息化的实现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箱包企业的业务流程非常复杂繁琐。很多箱包企业每天需要处理上百个库存单元,管理无数的款式、结构、客户识别甚至更多的数据。在这种高度复杂的管理中,准确的推测、物料采购管理、生产计划和配送管理尤为重要。

现代箱包的发展趋势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920s——炫耀的年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带来了新气象,人们开始关注新奇美好的事物。法国装饰艺术引起了女性对时尚的追求。大皮包、小珍珠包、皮包、流行背包等手袋、包包产品大量出现,服装的时尚接管了一切,塑造了一个优雅、有品味、现代的这个时代形象。

1930s-极致装饰

奢侈的20年代过去了,30年代经济萧条来了,人们对流行的东西就不怎么关注了。手袋设计师开始流行使用最便宜的金属来搭配皮包和仿皮草产品,塑料材料也加入了手袋行业。这些由于经济衰退而制造的人造材料开辟了新的可能性,大型展览开始宣传廉价仿制品的大规模生产。

1940s——因为职场风格的多元化。

这个时代,为了二战,各国女性纷纷从家庭走向社会工作。过去女性化的柔韧皮包变成了大而方的包,与当时刻板的宽肩服装风格相搭配,象征着现实社会中女性责任的扩大。动物皮革在战前和战后一直是人们的最爱。鳄鱼皮、龟壳、蜥蜴皮甚至海象皮都是高档货,各种手袋类型在这个时代大量出现。

1950s-新款式的出现

战争结束后,人们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快乐的事情。女性的优雅和庄重是1950年代的标准风格。格蕾丝·凯利、奥黛丽、赫本和多丽丝·多丽丝·黛都是当时的知名品牌。串珠包的发展除了晚上用,还开发了适合白天用的款式。塑料手袋逐渐走向抽象和现代的设计,适合各个年龄段消费者的手袋被开发出来。正式和年轻的手袋在市场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1960年代-嬉皮潮

反越战情节让个人主义高涨,披头士、摇滚、民谣等新音乐打开了新的思考空间。这个时代,青春、活力、希望泛滥,手袋的设计出现了高级和休闲两种极端类型。贾桂林的崇拜心理,为女士们打造了有光泽的小牛皮和鳄鱼皮、精致的珍珠包和金属高档产品;随着年轻人牛仔裤等轻薄衣服的流行,手袋也越来越个性化,大尺度的设计,编织篮包,挤压皮革制品拼贴图案的饭盒包,还有特意留下加工痕迹的手袋,是这个时代的另一个特征。甚至流行自己做个人手包,不注重品牌设计,简单、世俗、人气差,呈现出一种完全自由的风。

1970转1980-设计师品牌

70年代,经过60年代社会运动的洗礼,女性改变了社会工作模式的结构。他们将女权主义和40年代流行的普通艺术相结合,在设计中呈现出大胆明亮的色彩和图案。运动休闲风格占领了大众市场,好玩好玩的特点呈现在手袋上,反对正式死板的风格和高级时尚。大众口味开始流行,设计师把他们的名字变成商标,印在商品上。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Cuilli LOuis Vuitton Fendi等设计师的品牌概念开始流行。

1990s ——环境保护和生态保育下的绿色营销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绿色运动问题开始出现。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理念给了行业和产品一个反思的话题。袋、箱中毛皮动物的大量使用,自然生态的破坏,塑料制品回收难等问题,都在绿色消费下找到了新的可能和商机。作为降低成本、教育消费者的思路,近年来商品倡导的环保袋、新型石化环保材料的开发,都是在绿色设计中建立产品差异性的例子。

箱包艺术设计与工程技术系列,现代箱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