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半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各部门的支持下,我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四届四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市委“一个中心、一个枢纽、一个屏障、五个基地、五个源头”的跨越式发展思路, 坚持以标准化为基础、适度规模养殖为主导、养殖与生态循环相结合为目标的指导思想,加快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培育龙头企业。 加快富硒农产品基地建设,严控重大动物疫病,严查假冒伪劣兽药和饲料,加强动物卫生监管,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确保全市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畜牧业目标任务过半。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截至6月底,全市生猪存栏31.33万头,肉牛31.30万头,肉羊1.1.35万只,家禽31.21.70万只(其中老院黑鸡21.865438只),肉蛋产量34436具体工作完成如下:
(一)、大力实施“千万只黑鸡下江南工程”。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规划,全市计划提供1万只鸡和10个具备生产能力的种鸡场,解决了制约老黑鸡产业发展的“数量上不去、质量上不去”的瓶颈问题。目前,白沙镇、花楼镇、石窝镇、石塘镇、大竹镇、八台镇有6个扩建养殖场,石人镇、曾家镇、茶垭镇、黄忠镇有4个扩建养殖场正在规划中。各养殖场根据选址情况,科学制定了标准详细的规划布局、建设方案和设计图纸,达到了布局合理、设计规范、养殖科学、投资实用的建设要求。为保证乌鸡产业的有序发展,我局会同工商、质监等部门。,严厉打击市场上销售假冒老字号黑鸡(蛋)和商标侵权行为并依法查处;对商标的使用进行管理,终止到期合同,重新明确商标的许可使用人,通过成立公司联合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实现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喷码、统一标识、统一包装、在不同经销点销售的“四统一点”管理模式,规范和加强老院黑鸡(蛋)的市场管理。
(二)、全面加强全市疫情监测。全市共免疫猪瘟疫苗50.35万剂、猪O型口蹄疫疫苗654.38+0.07万毫升、O型亚洲ⅰ型二价口蹄疫疫苗465.438+0.28万毫升、猪蓝耳病疫苗654.38+0.07万毫升、禽流感疫苗234.84万毫升、鸡新城疫450.32万羽注射狂犬疫苗30800支,免疫率87.43%。动物免疫标志佩戴率达到100%。全市消毒圈舍、动物运动场所、畜禽交易市场、屠宰场、历史疫区等重点场所和区域38万㎡。疫情监测100余次。
(3)加强畜产品和兽药质量监管。生猪128000头,牛羊35000只(只),家禽1160000只,屠宰检疫生猪35000头,牛羊8000只(只),家禽620000只,检出病畜87000只(只)。办理动物卫生监督和兽药管理案件30件,全部结案,立案率100%。对全市38家兽药网点和112动物养殖场进行专项检查,逐步建立健全用药记录和停药期制度,依法严厉查处不规范使用抗菌药物行为。逐步落实专业兽医和处方药制度,* * *出动153执法人员,检查整治11兽药市场、163兽药店,收缴过期兽药注射剂3支。经营不合格产品的经营者受到惩罚,制假售假行为受到严厉查处。针对瘦肉精事件,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工作,出动执法人员356人次,出动车辆80辆次。* * *监测规模养殖场165个,在鞠家坝公路检查站抽查车辆22辆,动物及动物产品1520只,饲料兽药销售网点49个,饲料生产企业1家。* * *尿液采样监测盐酸克伦特罗450份,莱克多巴胺190份,沙丁胺醇200份。未发现阳性反应,未添加销售“瘦肉精”等违禁药品。
(四)、全面推进适度规模养殖标准化。为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严格按照养殖小区建设标准,大力推进“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适度规模养殖小区+农户”发展模式,建立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小区。建设中实行“五统一”,即统一选址、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验收、统一生产。管理上实行“五统一点”,即统一品种、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统一分户核算。经过半年的努力,已建成并完善了10个肉牛养殖小区;进一步完善人工授精站20个,改良奶牛7568万头。在老院内建设完善20个乌鸡养殖小区;在老医院改扩建3个乌鸡养殖场;建设完善生猪养殖小区36个,其中新建6个;建立和完善了7个人工授精站,全市改良猪总数为41108头,其中内三元杂交7975万窝,外三元杂交31899万窝。新发展畜禽专业组织5个,15进一步规范完善。新开工标准化规模养殖场8个,建成畜禽养殖小区68个,新增养殖小区18个(其中小型猪养殖[page]小区10个,老黑鸡养殖小区6个,半角山羊养殖小区2个)。新扶持发展养猪场3个,肉牛大户20户,老院大黑鸡38只,山羊大户15户。共建立了50个专业畜牧组织,其中5个是新成立的。
(五)、加强饲草料工作。完成人工种草1.5万亩,其中成片种植优质草0.5万亩,19户100-500亩,3户100-500亩及以上(石窝寺河羊场、贾伟向家寨肉牛场、查亚邱家坪村玉兔硒场),处理利用秸秆60根。指导万源市石窝乡四合羊场种草养羊,现保持多年生黑麦草面积35亩。今年春季种植140亩,其中多花黑麦草60亩,饲草玉米50亩,川东浮萍30亩。饲养山羊450只,屠宰山羊35只。收益654.38+0.5万元,预计年净收入654.38+0.5万元。开展饲料技术培训3,000次,出动执法人员250人,发放技术资料2,500余份,开展巡回科普30次,出动宣传车65,438+03辆,张贴标语、海报65幅,悬挂条幅65,438+02幅。
(六)加快畜牧业品牌建设。向国家质检总局申请“万源老院、老院乌鸡(蛋)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已通过专家组讨论评审,只需颁发证书。《蜂桶蜜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申报工作已经完成,通过抽样检验和申报资料的整理。洪飞牧业和玉兔硒场无公害产品认证申报工作已经完成,抽样检查和申报材料编写工作已经完成。富硒老腊肉样品已取样送四川省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检测。5月底形成检测报告。万源富硒老腊肉质量标准相关资料的编写工作已经完成,计划于7月提交专家评审发布。
第二,现有的。主要问题
(一)集约化水平低,养殖规模小。一是养殖、加工、营销机制不健全,专业化组织作用不明显,没有成为规模经营的市场主体,企业、基地、专业化组织之间没有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二是农民养殖意识差,“等、靠、要”思想严重,以分散养殖为主,养殖基础薄弱,规模化养殖水平低,抗市场风险能力差。
(2)投入不足,发展缓慢。畜牧业要实现产业化,投入少肯定不行。目前,各级财政投入主要用于支持老院发展乌鸡、生猪产业,而肉牛、肉羊产业至今没有资金投入,导致两个产业的基地培育、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配套体系建设进展缓慢。
(3)养殖风险特别是疫病和市场风险整体上升。畜禽疾病复杂多变,养殖分散,防疫难度加大;市场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市场价格波动大,频率高,养殖效益不稳定;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1)大力实施“千万只黑鸡下江南”工程。力争完成5-8个种鸡场建设,今年实现老院新乌鸡300万只,年底达到800万只的生产能力,力争生产500万只鸡。
(二)狠抓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切实做到组织领导到位、宣传动员到位、培训指导到位、责任到位、物资保障到位、防疫技术到位、监督检查到位,以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重点,做好疫情监测、强制免疫、疫情阻断、疫情报告和疫情处置工作,确保全市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和蔓延。
(三)狠抓监管执法,确保产品安全。一是加强源头治理。全面实施兽药gsp认证,加大兽药市场整治力度,加强兽药监督抽检和使用监管,完善用药记录制度。规范饲料企业经营行为,加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抽检范围和频次,严厉查处在饲料产品中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化学品的行为,严厉打击饲料经营和养殖过程中添加“瘦肉精”、苏丹红等禁用添加剂的违法行为。二是做好多部门联合执法。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市场、重点环节的监控,抓好饲料兽药经营企业管理,加强饲料兽药使用监管,对全市52个镇的饲料兽药市场执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加大对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聚焦饲料兽药源头,维护消费者利益, 加强规模化养殖场和屠宰加工厂牲畜尿样抽样检验,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的违法行为。
(三)抓好重大项目实施。继续完善标准化规模养猪场(小区)建设任务,抓好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项目实施,加紧建设老院乌鸡繁殖场建设项目和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基金(老院乌鸡产业项目)。
(4)继续抓好草原畜牧业发展。全力推广人工种草养畜配套技术;完善万源市生态老腊肉地方标准制定申报材料和万源市蜂桶乡蜂蜜农产品地理标志申报材料;做好全市饲料质量安全执法专项整治和无公害畜产品生产监管工作,完成饲料检验和“瘦肉精”等尿样抽检任务。
(5)加强科技宣传和培训。大力宣传畜牧业法律政策,开展养殖技术培训和市场信息服务,为村社和农户送去畜牧业技术知识,解决农户生产实际问题,提高农户科学饲养水平和自主经营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