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质量管理
框架分为四层,如图1所示。底层是物联网的传感器层,在物流过程中使用GPS定位产品。利用RFID技术记录质量信息、资产信息和交易信息。各种传感器将用于收集关于温度、振动和湿度的信息。考虑到很多企业和数控机床都有自己的信息系统,可以开发一些接口从这些不同的信息系统中获取信息。
第二层是数据层,包括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区块链存储质量数据、物流数据、资产数据和交易数据。此外,所有企业都会保留供应链数据的副本,包括供应商、制造商、物流运营商、零售商和金融机构。智能合同可以使用这些数据来执行质量控制,并提高供应链的效率。
第三层是契约层。简单的数据共享是不够的。以上各层的数据收集不仅有助于数据共享,还旨在帮助质量控制和提高效率。享受数据时需要考虑隐私问题。因为竞争企业在同一个供应链中运营,一些信息可能需要保密,所以可以使用数字身份来控制对数据的访问权限。智能合同可以使用供应链上的数据来执行实时质量监控和自动物流规划。此外,商业合同也可以根据交易数据和智能合同自动执行。
最上层是业务层。包括企业内部的各种经营活动,供应链上的每一个企业都可以在区块链和智能合约的支持下,对产品质量进行控制和管理,提高企业的效率和利润。
案例研究:
在本节中,我们将笔记本电脑供应链作为案例研究。供应链中的供应商为制造商提供零部件,并可以根据IOT传感器和机床采集的数据实时监控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这样,供应商和制造商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错误。如图2所示,生产过程和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数据将被上传并存储在区块链中,通过智能合约对质量数据、过程质量和产品质量进行实时评估,并将结果反馈给供应商、制造商和零售商。
图2:实时质量监控
关旭的竞争供应商可能提供相同类型的组件,如CPU或屏幕。在智能合同的控制下,每个供应商都有自己的数字身份,并对区块链上的数据拥有特定的访问权限。例如,英特尔和AMD不能访问彼此的数据。如图3所示,供应链中的企业可以不受限制地上传数据,并通过具有数字身份的智能合约控制数据访问权限,从而保证数据隐私。
图3:数字身份
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也有合同。例如,如果智能合约检测到某些产品无法满足制造商的要求,这些产品将被自动退回。如图4所示,应该在双方都部署智能契约,契约将自动执行。当出现意外错误时,执行结果将被发送给利益相关者。
图4:智能合同
区块链的所有供应商都可以获得客户对产品的反馈,以便调整生产。
在物流的过程中,传感器检测环境数据,包括温度和湿度,GPS跟踪产品的位置。基于这些数据,物流提供商可以使用智能合同来自动规划他们的路线和运输模式。如图5所示,供应商和制造商上传运输数据,智能合约根据产品的数量和位置制定物流计划。
图5:物流计划
零售商使用智能合同来监控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当出现内部故障时,产品被取消;当外部故障发生时,零售商和制造商根据他们的质量合同承担损失。制造商还可以得到最终的客户需求分析和反馈,以便调整生产策略。所有这些流程都通过智能合同实现了自动化。
供应链金融是该体系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企业出现资金缺口时,金融机构可以利用资产数据、物流数据、交易数据为供应链上的企业提供产品抵押贷款。根据贷款合同,这些抵押贷款产品受智能合同保护。如图6所示,金融机构可以访问供应商、制造商、物流提供商和零售商享有的贷款数据,评估企业偿还贷款的能力。
图6:供应链金融系统
因此,区块链和智能合约建立了更可靠的质量监控体系、更灵活的终端客户需求反馈体系和更安全便捷的供应链金融体系。
主要数据,我们分析工厂质量管理数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