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卖4月起需要封箱打包。

北京外卖4月起需要封箱打包。

北京外卖4月起需要使用密封包装。据相关媒体报道,北京部分商家已开始使用统一标签或密封外卖包装,但多为连锁企业。北京外卖4月起需要密封包装。

北京的外卖从4月1起需要使用密封包装。4月1日,北京市《网络餐饮服务餐饮安全管理规定》将实施,规定外卖商家应当使用外卖包装或者一次性密封外包装袋的封口方式,使密封的外包装袋袋口开封后无法恢复。

办公楼外的外卖包装爱忽悠人。

从建国门到国茂,长安街沿线有大大小小的写字楼。平日里,无数上班族在自己的工作站上忙碌着。

一到午饭时间,办公楼外面就开始热闹起来,穿着各种颜色外套的黄蓝外卖骑手开始穿梭在大楼之间。骑手们拿着外卖跑到楼门口,上班族们出去迎接。这些外卖有的看起来包装的很仔细,包装袋用封条封的很严实。其他的看起来更加随意和松散。

建外SOHO附近的某写字楼,每个出口都有临时外卖台。但是中午的外卖量太大了,放不上桌,只能放在地上。外卖骑手给订餐员打电话,然后给外卖拍照,然后掉头奔向下一个目的地。

记者观察发现,大多数知名餐饮品牌都是用胶带或订书机将外卖包装封口。然而,在一些餐馆,外卖食品只是简单地用塑料袋包装,并在袋口系上一个按扣。门口有26份外卖* * *其中11没有封。这些“一站式”外卖包括小面、凉皮、酸菜鱼、冒菜等。外卖放在地上没多久,就被从办公楼出来的订餐员拿走了。

酒仙桥地区也是写字楼相对集中的区域。也是午饭时间,外卖骑手和订餐员的“联合”时间。和高楼林立的CBD略有不同。这里有很多企业园区。有的公园面积很大,外卖骑手似乎很着急。有时候他们会叫订餐员,把外卖挂在公园的围栏上,转身就走。这些挂在围栏上的外卖,有的没有封口。

某写字楼外,智能外卖柜不够用,外卖堆在地上。类似于我们在CBD看到的,每一堆外卖里总能看到几个没开封的,包括一个云南菜,一个湘菜,一个馄饨,一条酸菜鱼。

快餐摊的打包外卖总图省事

记者记下这些未解封商户的名字,并在外卖平台上搜索其位置,发现这些商户大多集中在写字楼附近的美食城和美食广场。

上班族不只是吃外卖,他们也会走出写字楼,去餐厅吃饭。建外SOHO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餐厅,9号楼有一个美食城。就像所有这样的美食城一样,有简单实惠的快餐摊,有烧腊、米粉、拉面、蒸菜。到了吃饭的时候,美食城已经是硝烟弥漫,人来人往,需要排队买吃的。不时有外卖骑手进来,迅速带走几份外卖。

记者看到,这里一个摊位的服务员正在紧张地装米饭和蔬菜,她需要快速处理拿着空盘子等待的顾客。同时,她还要快速打包,处理外卖平台源源不断的订单。只见她装了几个饭盒,然后把饭盒装进塑料袋,简单地在塑料袋上打了两个结,放在餐桌上,没有封口,等着外卖骑手来取餐。

在这里的另一个摊位,记者点了一份烧焦的外卖,拿了起来。服务员把火放在小纸袋里,然后放在塑料袋里,打了两个结。记者问服务员为什么塑料袋没有封口。她回答:“哦,你怕外卖把里面的东西拿走?老板没让我们封。我们把这件事告诉了老板。”

酒仙桥碧桃麦生活广场地下一层,也有不少大排档,中午时分人来人往。在一个卖拌饭的小摊上,外卖被简单的绑了一个松钩,等着外卖员拿走。一个卖烧烤的摊位,从餐桌上拿外卖,也没有印章。

封口费可能包含在包装费中。

记者询问了几家没有封外卖的店员,他们大多表示还没有听到要求。在一个卖馅饼的摊位上,店员把三个馅饼装在小纸袋里,放在大纸袋里,用订书机把大纸袋封好。他告诉记者,现在外卖利润微薄。“主要是引流,不赚钱。这种大纸袋要一元钱。”

在电商平台上,店员说65438+1大纸袋,1左右0.5元卖,印刷费用另算,260元起大概收5万个纸袋。这种纸袋在电商平台广泛使用,大多定价在0.3元-0.5元之间,量大有优惠。塑料包装袋更便宜,50袋只要2元钱。

因为近期全国各地陆续推行外卖印章,所以电商平台上也有很多外卖印章的供应商。一位供应商表示,最近生意不错,“每天都有几百个订单”。他的外卖印章是一次性贴纸,上面印着“谢谢”和“请确认印章完好后再签字”的字样。客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这种印章每1000卖13.99元,量大优惠。

记者注意到,打包费已经成为外卖平台点餐时常见的收费项目。酒仙桥的那户用纸袋精心包装,用密封的馅饼店,收取2元包装费。这笔费用似乎足以支付包装和密封的采购成本。建外SOHO的火,没签,还收了1.5元的包装费。

反应

“签约对各方都有好处。”

有着多年餐饮管理经验的老唐告诉记者,现在赚钱真的不容易。消费者要让利,平台要抽成。简单的密封不会给运营成本带来太大压力。有些小摊没用印章,主要是不愿意。“做快餐的计划是为了省事,就是速度第一。”他说他的餐厅顾客单价比较高,比较注重质量,所以会封外卖。“我对自己和顾客负责。”

“据我日常工作观察,60%左右的外卖订单都被封了。”骑手老徐观察到的情况与记者的调查非常接近。没签外卖的大多是小摊和餐馆。

从2021,11开始,骑手涉嫌在店内随地吐痰、小便的消息让老徐倍感压力。他说害群之马很少。对于每一个想努力的骑手来说,密封良好的外卖是最安全的。“我认为这对消费者、餐馆和我们的乘客都更安全。我们希望所有外卖都被封存。”

“我不知道印章能否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但至少是一种进步。”小乔说,他现在已经尽量少点外卖,从大店订,打包。但有时候也会忍不住点一些小店换换口味,希望小店的外卖也能封上。

“我不会因为还没封就拒绝,因为时间紧,吃个饭也顾不上太多了。”萧蔷表示,他期待4月1后的情况。“我想知道那个时候是不是所有外卖都可以封存。”

北京国际贸易中心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赖阳表示,使用外卖印章是必然趋势。“相关规定执行起来,商家会不愿意,也不会不愿意。有了印章,责任会更明确,商家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会更高;对于车友来说,印章是对这个群体形象的保护;对于消费者来说,至少大大降低了运输过程中出现问题的风险。”

北京外卖4月起需要封箱打包。2此前,今年6月5438+10月,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了《网络餐饮服务餐饮安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网络餐饮服务出台了一系列规定,并宣布将于今年4月实施。

《规范》中明确要求,包装食品容器应当密封或者封存;应使用外卖包装封口或一次性密封外包装袋等封口方式,开封后封口和外包装袋口不得恢复;配送过程中不得打开食品外包装,如出现食品污染应终止配送。

对于外卖印章的要求,据相关媒体报道,目前北京已有部分商家开始使用统一标签或密封外卖包装,但多为连锁企业,部分餐厅工作人员对规范细节不甚了解。考虑到密封包装的成本,一些餐馆,尤其是小餐馆表示,升级包装可能会增加成本和能源。外卖骑手普遍表示,期待餐厅使用密封贴或者更强的包装方式。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新闻发言人吴英指出,现在距离标准实施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从自然增长发展到统一标准还需要时间。各项规范和标准的实施,旨在促进网络餐饮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规范还提出,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随餐提供食品准备时间、建议食用时限等食品相关信息。根据网上订单制作食品时,同一订单的食品应同时生产。不能同时制作的,要合理安排用餐顺序,先制作容易保存的食物。此外,食物应在制成后立即包装和分发。临时储存的易腐食品的储存时间不应超过65,438+0小时。热储时储存温度应在60℃以上,冷藏时应在8℃以下。

为了避免食物浪费,《规范》要求,网络餐饮服务平台应当真实、准确地发布餐饮服务提供者提供的照片、价格、份数、规格或者建议就餐人数等与交易相关的信息,平台还应当在页面适当位置标识“节约食物”、“适量点餐”等防止食物浪费的相关提示。此外,餐饮服务提供者还应提供“小餐”和“小菜”。

此外,在餐饮服务提供者方面,《规范》要求平台应当审核并展示餐饮服务提供者的证照等相关资质证明。第三方平台还应审核并展示餐饮服务提供者实体店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称、品牌、地址等。,同时展示表明店铺身份的照片信息,如门面、门头、牌匾或商标、销售台等。

北京外卖食品4月3日起需要密封包装,4月1日起,北京还将实施《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其中也明确规定,供餐者应当使用外卖包装的封口或者一次性密封的外包装袋,开封后封口和外包装袋口不得恢复。

目前,北京部分餐厅对外卖食品进行了封存,但同时也有部分餐厅干脆将包装袋打个结,或者用订书钉、透明胶带或保鲜膜等传统方式包装外卖食品。

在一次外卖餐中,看到桃园煲仔饭、龙江猪脚饭、和泰生等多家餐厅的外卖包装袋都没有封口。老乡鸡、华莱士、金百万等外卖都是用钉钉封的。

海豹让顾客吃得安心,同时也宣传了品牌。

在印章的使用方面,大部分餐饮连锁负责人表示是公司统一安排的,他们认可此举。“几秒钟就能完成打包,不麻烦。”“确保外卖中途没有被拆,让顾客放心。”

谭鸭血店负责人说,以前都是用塑料餐盒装外卖,会统一贴上不干胶封条。现在公司配了封口机,铝饭盒换成铝的。铝制餐盒用封口机包装后,“如果盖子拆了一半,会有明显的痕迹”,相当于密封的作用。

太二酸菜鱼店副经理杨先生说,以前餐厅不封外卖的时候,曾经遇到过一个点外卖的顾客,发现“酸菜鱼凉了”“和餐厅的菜不一样”,给了餐厅差评。疫情发生后,公司重点发展外卖行业,规定每份酸菜鱼外卖都需要贴上不干胶封条,上面不仅印有品牌名称和卡通形象,还有温馨提示,在宣传品牌特色的同时让顾客放心。

一家泰式餐厅暂时没有给外卖盖章。这位负责人解释说,虽然一个印章才几毛钱,一个印章也就几秒钟,但是如果拿出来100多单,就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对于小微餐饮企业来说,要三思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