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实木地板有猫腻,揭秘实木地板五大骗局。

装修时,很多人会选择地面安装实木地板。木地板摸起来很温暖,美观自然,很受欢迎。但是在市场上,木地板的材质有很多,比如实木地板、强化木地板、竹地板等等。其中实木地板直接用纯天然木材烘干,选材要求较高,成本较高。市场上难免会出现一些假冒伪劣产品,那么如何选购实木地板呢?现在就带你看看实木地板的五大骗局!

第一,不要相信花哨的别名

实木地板虽然选用实木板材,但是不同木材的价格也不一样。常见的木材有紫檀木、巴豆、花梨木、水曲柳、柚木等。不同木材的价格也相差千里。有些经销商会想出一些高大上的名字,让消费者误以为实木材料很贵,比如傅贵木、象牙木、黄金木、巴西花梨木等等。消费者很容易将这些好听的名字与珍贵的树种联系起来。但其实这些都只是普通的材料。例如,“巴西花梨木”就是普通的“紫晶木”。每平方米实木地板买错树种的损失可高达几十元甚至上百元。

第二,油漆掩盖问题木材

除了混淆木材的名称,一些有问题的木材也会被不法商家利用。比如有虫洞、腐朽、开裂的木材,无良商家往往表面用彩色面漆,底部用腻子底漆来掩盖缺陷。让消费者看不清楚木材的真实纹理,掩盖板面缺陷,达到以次充好的目的;这两种做法不仅有害健康,而且实木地板安装1-2年后脱色严重。

第三,原料以次充好。

实木地板也有优点和缺点。根据质量分级,实木地板分为AA、A、B三个等级,确定地板后,消费者一定要注意防止实木地板的A、B板混入AA级材料中销售。同一个树种的AA级材料和A级材料的价格差,每平方米多达几十元。如果在A级材料中加入10% A级材料,则单价可降低10元-20元。这是很多不法商家以次充好最常用的伎俩。

第四,规格的大小不容忽视

市面上,厚度为18mm的实木地板是主流尺寸规格。一般消费者在选购时,更注重长度和宽度,验货也是如此。但是,有些商家也可能是厚度最笨拙的。比如一块厚度为17mm的板材,如果作为18mm出售,消费者在购买时一般很难注意到这个细节。光是1mm的价格就可能达到5元-10元/平米甚至更高。

五、空谈保证售后服务

很多消费者在选择实木地板时会更加注重售后服务。这时候就不要让商家吹嘘五年十年的保质期了。不能保证。基本上你买了就不管了。关于实木地板的保质期,国家质保标准是一年,能保证两年的品牌都挺好的,更别说五年和10年了。这些承诺除了令人困惑和难以兑现之外,什么也不是。所以买实木地板的时候一定要找市场上口碑好,做的时间长的经销商,买稍微好一点的品牌。有些地板隔一段时间换个牌子一定要注意。

关于如何选购实木地板,我们就介绍到这里,希望能帮到你!实木地板市场花样繁多,消费者选购时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