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双面博物馆在哪里?
缙云方便面是缙云十大乡愁产业之一,作为“草根创业”的重要内容被列入2016民生清单。2008年被丽水市人民政府列入丽水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被评为“丽水市十大珍贵农产品”。缙云双面作为老牌的土面生产基地,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力,现已形成“玉屏山”等知名省级著名商标。
树洪镇王村是土表文化的发祥地,生产历史悠久。是我县最大的土壤表面处理主产区。这个村有400多户农民加工土面,年加工量4000吨,产值4800多万元,利润3000多万元。2005年,为了保护村民的收入,成立了名为王土棉的专业合作社。2008年,合作社被浙江省农业厅评为浙江省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我县2017农产品旅游区商品生产经营主体。
缙云双面博物馆总用地面积6735.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352.3平方米。设有双面文化展示区、双面加工制作体验区、培训区和品尝区、和双面购买区。具有推广、培训指导、品鉴品尝、旅游购物四大功能。
第一,宣传推广。双面文化展区面积550平方米,主要由面条沿革历史展区和农耕工作展区两部分组成,对缙云双面的历史沿革、发展进程、制作工艺、文化传承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第二,培训指导。加工制作凉面的体验区占地850平方米,让游客亲身体验制作凉面的生产技术和流程;双面训练区占地968平方米,基本满足年均训练人口1万的要求。同时会在双面馆开设理论培训课程,包括双面的制作技术、电商销售等。培训基地与理论培训相结合,将有效规范土面生产质量,提高农民土面产品质量。加强电子商务的培训,将会打开传统的分销模式,拓宽销售渠道。
第三,品尝和尝试。双面博物馆里有一个品尝区,游客可以品尝到新鲜的面条。四、旅游购物,双面馆将设立旅游购物中心和展示中心作为新的游客集散地,利用旅游拉动销售,增加农民收入。缙云双面博物馆既传承了土文化,又带动了缙云农民创业。
缙云双面博物馆将成为缙云双面文化的重要宣传窗口,促进书洪镇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使缙云双面成为继缙云烧饼之后我县第二块金字招牌。
姓王村:姓王村历史悠久。赵宋时期人们聚集居住。明朝万历年间(1578),三槐堂后裔王人带领妻儿从大林樟树桥三埠迁到玉屏山下。从此,这片土地繁衍生息,子孙无尽。后来,李从福建白塘迁入。王村姓古称镇西塘头,取于该村位于镇西岸边,村中仍有“水塘头”作为地名。因为这个村子是以王兴人为主,而且在村里的地位是在舒宏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