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
我们这一代人在节俭的生活中长大。当时物质条件匮乏,不可能节俭。崇尚节约,不怕吃苦,是媒体经常宣传的“主旋律”。我开始写作的时候,写过很多这类的文章。
有句老话叫“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现在的衣服没有穿破,早就淘汰了,也没有打补丁的衣服了。我们小的时候,衣服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至少我们要继承兄弟姐妹不能穿的衣服。最容易磨损的衣服是裤子的臀部和膝盖,外套的肘部和衬衫的领子。当外套的这些部分快要磨破的时候,只需要在里面衬一块布,用缝纫机从小到大转几圈,让它看起来像靶场上的靶纸。那时候,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会做旧的新衣服,或者在胳膊肘上缝两个“补丁”作为装饰。
因此,出现了许多现已绝迹的服务业。过去,一些小镇上的妇女靠缝制劣质衣服为生。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缝纫贫困”也被“现代化”了。有以“合作社”为名的专业商店等等。我家附近就有一家,专门给磨破的棉毛衫换袖口和领口。不用几块钱就能换上颜色相近的领口袖口,感觉像穿了新衣服一样兴奋。巷子多,会有地摊,就一台缝纫机,不做新衣服,专门打零工。我的衬衫领子破了,所以我翻了个身。好像是一毛钱,破了的衬衫会焕然一新。
我们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赵丹的一部老电影,里面演一个骄傲的穷人,没钱买衬衫。他只是在腋下做了一个领子,穿上外套,领子就露出来了。基本没有破绽。这种衣领在20世纪60年代非常流行。上海南京西路著名的万象百货,曾经销售过商标为“万象”的衣领,这在当时还是一种时尚的“小方领”。每人一两元,收了一点布票。上海人管它叫“假领导”,其实是真领导,假衣服。后来官方称之为“救领”,更是名副其实。冬天特别实用。既能保护毛衣,又方便洗涤。我的箱底还有两个崭新的“储蓄项圈”,因为记录了我一生的历史,所以一直舍不得扔掉;也许再过几年,就可以给博物馆了。
我们小的时候注重送实用的东西当礼物。比如婚丧嫁娶,送被子的时尚。前几年人家结婚送花篮,有绢花的。每一朵花都是手帕(上海人称之为“丝头”),不会褪色。那时候孩子上幼儿园都是穿着反装,胸前别着小手帕,整洁可爱。现在流行“一次性”,用纸巾代替手帕,似乎不符合低碳原则。
本来我是不愿意谈这些往事的。年轻人会说,这是一辈子的事情,你又“回忆起那段惨痛的经历”了。现在谈论“低碳生活”让我改变了想法。那种生活是苦的,但与现代社会的“低碳”要求不谋而合。可见,历史留给我们的不全是落后和教训。只要善于发现,落后中未必有先进的萌芽;在教训之外,不一定有经验的闪现。
当然,过去的生活也不全是“低碳”,但最明显的是随处可见的大烟囱和家家户户的小烟囱(煤球炉)。黑烟也被认为是生产和生活繁荣发展的象征。那时候生活“低碳”却没有自觉的低碳意识。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我们当然不会主张回到当时的低水平生活状态。重要的是要自觉树立“低碳生活”的意识,充分利用高科技成果,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过上更好的生活。
希望能领养!
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