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将推推出行“一卡通”,实现社保卡互认互通。
3月11日,2021长三角文化旅游联盟联席会议在浙江台州召开。会上提出,推进长三角地区文化旅游领域社会保障卡(含电子社保卡,下同)互认互通,让人们一卡在手,享受长三角地区的文化体验和旅游服务。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入,2019年5月,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文化和旅游部门合作成立长三角文化和旅游联盟。浙江是2021联盟的轮值省份。
会上,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军部署了长三角居民“一卡通”专项工作。
王军表示,“一卡通”就是实现社会保障卡在长三角区域文化、旅游场景的身份认证。
他表示,将利用社保卡的实人、实名、真卡属性,推动社保卡在长三角地区公共图书馆、博物馆、A级景区的全面应用。
简而言之,就是实现长三角地区文化旅游领域的社保卡互认互通,实现“同城待遇”。
浙江在长三角地区探索“一卡通”服务。
目前,浙江省大数据局已经设计了长三角一卡通管理系统的整体框架,初步构建了以“李哲办”为基础的长三角一卡通服务区,并计划在区内推出交通、文化旅游等多个应用场景。
同时,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搭建了“趣在浙江”统一预订平台,入驻4A市级以上景区238家,其他景区468家,博物馆(纪念馆)190家。
王军表示,5月底前,浙江将完成“李哲趣”平台与“李哲办”长三角地区的互联互通,实现电子社保卡内部互通。预计8月底前将具备与长三角对接的条件。
为推进这项工作,会上提到,长三角地区可在图书馆、博物馆、景区筛选条件好、基础好的“点”,率先实现“一卡通”流程及其应用。
对不支持社保卡刷卡验证的公共图书馆、省县级博物馆和A级旅游景区,可按照统一的技术解决方案,用卡升级业务系统和自助设备,支持线下刷卡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