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当年为什么不侵略陕西?

1,陕西,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这里不仅有函谷关、潼关等要塞,还有黄河。黄河可十万兵!日本想进入陕西。

就算真的进了陕西,日本也会后悔的。陕西纵横交错,山川相连。显然,绕一条沟要花好几天时间。且不说日本的机械化部队发挥不了作用,就是找个老乡问路都难。陕西民风彪悍。更别说日本人遇到游击队或者土匪喝一壶就够了。玩了几天捉迷藏,日本就崩溃了,还不如不去。

2.抗日军民在山区修筑了坚固的工事,配备了强大的火力。敌舰驶进河中,就翻身向对岸敌军发射迫击炮,坚决抵抗,迂回渡过黄河,从背后攻击日军,使他们担心被前后夹击,无法组织渡江战斗。

3.1939后,八路军在华北建立根据地,深入敌后,不断向日军发起进攻,使日寇再也无法西望。之后就不在陕西打了。

4.黄河的天然屏障和抗日军民的顽强抵抗,导致日军始终没有占领陕西的一寸土地。陕西成为抗日战争的大后方,特别是中央指挥抗日的大本营,解放战争胜利的领导中心。

扩展数据

1939年,国民党二号人物汪精卫公开向日本投降后,恬不知耻地建议日本尽快占领陕西,说这样可以迅速击溃盘踞在陕西的八路军和杨虎城的部队。

日军随后连续四次进攻陕北大渡口宋家川(吴堡县城所在地),兵力至少500人,至少1500人。飞机和大炮开路,军舰紧随其后。但在敌人狂轰滥炸时,我军集中火力向敌舰开火,致使敌人翻船,败北而归。

但在返回东岸时,随后准备渡河的日军突然遭到袭击,营地一片混乱,于是迅速向太原方向撤退。日军先后在府谷、神木、郏县、吴堡、枣林坪、马头关、大清关、潼关发起进攻,每次出动5000到10000兵力,都被同样的战术击退。

值得一提的是,杨虎城在朝邑(今大理)的部队和邓宝珊在榆林的部队,沉重打击了企图从东、从北(包头)强渡黄河的日军。府谷和大清关(朝邑)曾被日军占领,很快被抗日部队反攻收复。

参考资料:

凤凰网-当年侵华日军为什么没能占领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