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第五行政区基本情况
虽然江西省第五行政区只有14 (1935-1949),但由于这一地区的所有县都位于怀玉山以北、鄱阳湖以东,因此严格按照“山川”设置行政区划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这个行政区的主体是封建时代的饶州府。饶州原有的七郡(鄱阳、浮梁、德兴、乐平、余干、万年、安仁)位于信江流域的安仁(今余江县县),其余六郡属鄱阳湖流域(又称饶河),作为第五行政区的主体,一直保持着饶州文化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其他四县在封建时代分属三地:婺源县属徽州府,都昌县属南康府,彭泽县、湖口县属九江府。
按照方的说法,这一地区由两大方言区组成:赣语区和徽语区。浮梁(景德镇除外)、婺源、德兴都是回民语区,其余七县和浮梁县县令景德镇都使用赣语。浮梁县的景德镇,作为行政督察办公室的驻地,不约而同地反映了这一地区的方言使用情况。
注意到婺源第一次划归江西(1934-1947)是当时中央政府根据山川便利考虑的,婺源划归江西后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江西省第五行政区管辖。由于婺源到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景德镇、浮梁县十分方便,促进了两地的商业文化交流和商业移民。景德镇婺源人因为地理上的便利,提高了在徽州的地位。原本居住在景德镇的徽州人以义县为首,但这种情况在婺源迁至江西后逐渐逆转,婺源人石伟明把持景德镇商会长达十余年,就是这种变化的侧面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