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师傅真的存在吗?
“丁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9。魏的父亲魏德和在台湾彰化村开了一家小油坊,并把它取名为“丁鑫”。这个作坊式的小企业,由魏家四兄弟三姐妹继承,一直惨淡经营,维持着中小企业的规模。
1989年,四兄弟之一的魏受家人委托,从香港转到内地。他想了一个省又一个省,几乎走遍了全家。因为家族企业是榨油厂,他自然想到了在内地开发一种食用油。当时大陆市场几乎都是散装油,更不用说高品质和品牌了。魏立志开发“顶级精品香油”,打造“台湾食用油”的形象。
说起来,魏并没有研究过面食市场,这个发现纯粹是灵机一动。在中国大陆,为了省钱,他经常坐在火车的硬座上,吃从台湾省带来的方便面。后来渐渐发现,一起骑行的人往往对他的泡面非常好奇,经常有人围观,甚至询问哪里可以买到。魏想出了开一家方便面厂的主意。
经过两次损失,魏这次不敢轻举妄动。他和助手对市场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当时内地市场上只能买到两种方便面:一种是进口方便面,在机场和餐厅都有卖,但因为价格高而难以推广,另一种是价格极低的袋装面,虽然便宜但口感不好。大陆市场真的没有适合普通人吃的方便面吗?魏决定孤注一掷。
1991的年份,恰逢天津科技开发区招标。魏在开发区注册了食品公司,倾其所有,准备投产“康师傅”风味浓郁的红烧牛肉面,经过详细的市场调研,他确定这是最适合内地人的。当时,魏家没有生产方便面的经验,魏英航租地建厂房后也无力购买机器设备。魏家为了一些生产设备来台湾省紧急贷款,用所谓的钱去贷款,提前拿到了定金。和设备制造商都在拖延付款。通过这种方式,筹集了一些资本,以支付购买机械等方面的欠款。用丁鑫公司后来的董事长魏应州的话说,像走钢丝一样前进是非常危险的。
生产前,问题又出来了:原本装在方便面袋里的“油包”无论如何也无法试制。把液体油装进塑料袋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容易。温度太高油会融化,太低会影响口感。为了救急,魏只好叫他的大哥亲自出马。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下,魏应州在室内呆了一个星期,苦苦思索,终于把油装进了塑料袋。
丁一决定采用一个相对容易记忆的动画角色,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用真人做两次广告。在称呼上,为了适应北方人的思维模式,丁一决定使用“大师”一词,显得更加专业,而姓氏则采用了“健康”一词,打造“注重健康和美食的保健食品专家”形象。那时候台湾省对大陆观众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为了迎合观众心理,这个“康师傅”本来应该是台湾省的!这符合红烧牛肉面味道浓、量足的特点,广告词设计为“好吃好喝”。
1991的电视广告一般都比较平淡,费用也挺便宜的。在央视黄金时段,插广告只需要500元人民币,几乎等于没有钱做广告!丁一决定推出《康师傅》大型广告活动,并在央视台剧前黄金时段播出。声音优美的“康师傅”广告一推出,立刻火了起来,各地开始纷纷关注“康师傅”,掀起购买狂潮。民众的热情立刻蔓延到批发商身上,甚至出现了丁一门前大排长龙的场面,批发商宁愿提前付款也不愿提前订货。
为了应对火爆的需求,丁一不得不在流通领域投入大量现金,并用预收的订金购买先进的外国机器设备和招募培训师。1992,第一碗面出来了。半年内,丁一生产线上的工人数量从300多人飙升至三四千人,生产线也扩展到了天津以外的许多城市。“康师傅”畅销全国。
“最重要的是,我们抓住了机会,抓住了‘第一品牌’的形象,”丁鑫集团副总裁李佳群多年后说。“如果是今天,没有哪个品牌能做到这一点。”
难得的机遇和独特的营销策划造就了“康师傅”。此后,“康师傅”在大陆方便面市场占据了十余年的领导地位。
自从“康师傅”方便面在1992畅销以来,天津丁一的资本总额从最初的800万美元迅速增加到2亿美元,整个资产增长了25倍。到1995,年营业额从当年的2700万增长到24.5亿元。此时集团的生产规模供不应求,只好继续在各地设厂,铺设生产线。虽然到1996,新成立的广州丁一和杭州丁一已经分别占领了华南和华东市场,但天津丁一的成交额仍然达到了23亿元。整个公司的业务几乎处于疯狂发展中。
企业成立初期,内地生产配套设施尚未完备。当年,丁一着手建立“丁正”公司,生产包装配件,不仅承接国内业务,还承包国外业务。从那以后,公司开始多元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