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庆客车厂到重庆宇通,再到恒通,老牌国企跌宕起伏。
1933年9月,重庆龚* *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三年后,高滩岩成立龚* *汽车修理厂。除了检修客车,还开始用货车改装木质车厢。
新中国成立后,重庆公* *汽车公司于1951组装了“解放”牌客车,并于次年将长客车改为短客车。
1957年,龚* *汽修厂开始用解放牌货车改装客车。1963年木质车身改为金属车身,同年推出CQ641客车。不久之后,推出了改进的CQ642。
值得一提的是,从第一辆金属客车开始,重庆牌商标就挂在了公共车库生产的汽车上。
十年浩劫之后,大众车库推出了各种新车,包括重庆CQ643客车、CQ663铰接车、CQ563铰接式有轨电车等等。
(CQ643)
1979 65438+10月,重庆客车总厂在公共车库的基础上正式成立,并不断推出多款新产品,包括CQ644、CQ465豪华旅游客车和由罗马卡车改装的CQ680铰接式客车。
资料显示,1985期间,重庆公交总厂生产各种型号客车800余辆,销往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产品还延伸到城市客车、无轨电车、机关团体用车、游览车、小型客车、面包车等10多个品种。
后来,重庆客车厂又陆续引进了重庆牌CKZ1030厢式货车、CKZ6934G、CKZ6953EG客车、CKZ6153、CKZ6154铰接式客车、CKZ6500、CKZ6663轻型客车。CKZ6934GP、CKZ6115、CKZ6965集团客车、CKZ6592旅行车、CKZ6702C小型旅游客车、CKZ6965L观光车等产品。
重庆客车厂作为公交集团的下属企业,通过内部消化,可以过得很滋润。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直接面对市场竞争的时候才会束手无策。这和北京京华公交很像。
1992年底,重庆客车总厂承包给泰国新感觉集团“独家经营”。而几个月前,四川省所属的四川客车厂,也以这种方式出租给了中国和香港的一家公司。四川省的两家客车厂商命运相同,都是在大张旗鼓宣传后不久就遭遇合作方违约。
1996年9月,重庆客车总厂依法收回全部租赁财产。从第二年开始,发展迅速,销量和产值平均以40%的速度增长,连续三年被列为重庆市重点经济增长型企业。但即便如此,重庆客车总厂的规模并不大。1998年只生产了961辆车,和10之前几乎持平。
进入21世纪后,重庆客车总厂的产销量变化不大,仍然保持在1000辆左右,发展非常缓慢,与当时的金龙、宇通相差甚远。
2002年5月,立志进军汽车市场的力帆,斥资6000多万元收购重庆客车总厂55%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公司名称也变更为重庆力帆重型商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并推出了一款中型客车——龙将。但由于种种原因,力帆在半年后撤资。
2003年7月,由重庆客车总厂、郑州宇通和新华信托共同出资成立重庆宇通客车有限公司,郑州宇通持股60%,重庆客车总厂持股33%。然而,宇通与重庆客车厂的联姻并没有持续多久。5438年6月+2005年2月,郑州宇通悄然撤资,原因成谜。
2006年,重庆宇通被多家企业接管,更名为重庆恒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10,2006+1)。同年,燃气公交车被确立为主要发展方向。
此后,恒通客车销量持续攀升,2009年已占据天然气客车市场70%的份额,成为国内知名品牌。
2010年,恒通客车推出了混合动力快充纯电动客车CKZ6812HBEV,引起了不小的反响。然而,恒通仍然未能扩大规模。2012和2013年只卖了3000多辆,2014年下降到2052辆。
2014西部资源斥资4.95亿收购恒通客车、恒通电气66%股份。然而,西部资源并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
2016因为骗补,恒通被追回财政补贴2.08亿元,还被罚款6236.4万元,暂停新能源汽车资格。
受此影响,恒通2016年仅销售794辆客车,2017年仅销售229辆客车。所以西部地区的资源一度亏损。
2018西部资源含泪将其持有的恒通客车、恒通电气66%股权以143万元的价格转让给重庆新英原钥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但在交接过程中,辛营原钥宣布退出,最终由梁山建投接手。
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恒通客车产量为0。此后恒通的消息就很少了。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