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棒球的规则和怎么玩?具体一点。

棒球的规则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复杂。简单来说,这项运动就是扔球,击球,然后接球。棒球比赛在两个队之间进行,轮流进攻和防守。在九场比赛中,得分最多的队获胜。在一队三名投手全部出局后,两队进行了攻防互换。如果两队9局打平,还会再打一局,直到分出胜负。

击球后,进攻者跑向垒位,依次触及一垒、二垒和三垒。最后安全触到本垒板的进攻得一分。棒球比赛中的大部分比分是由来到一垒然后依次跑向本垒的击球手得分的,但也有非常精彩的本垒打。所谓本垒打,是指击球手击球后(一般是打到外场的围栏上),击球手安全返回本垒打。

一个击球手安全击中垒,外野手没有失误,被称为击中。投手投出四个坏球后,击球手可以自动上垒。关键的棒球术语如下:

第一个场地

1.界内区:从本垒板经过第一、第三边线及其延长线至挡土墙或围网(包括垂直空间)的区域称为“界内区”。

2.禁区:从本垒板到挡土墙或围网(包括垂直空间)的区域称为“禁区”。

3.内场:由四个基地连接而成的正方形的内场为内场。

4.外场:内场以外的区域,即内场到连接两条边线的一端的弧线所形成的扇形区域,为外场。

5.边线:本垒板到一垒及其延长线,本垒板到三垒及其延长线称为边线。

6.障碍线:连接障碍的线称为障碍线。

7.垒:跑垒者为了得分必须触及内场四个角的四个位置称为“垒”。

8.投球区;直径5.49米,高出地面0.25米。四周都是斜坡,投球的土堆就是投球区。在土堆的中间,有一个平台,中间有一个投手板(图7)。

9.击球区:击球手击球时站立的区域称为“击球区”。

10.接管区:你在接管和准备接受投手投球时必须站立的区域称为“接管区”。

165438+

12.球员席:供场上球员、不上场的替补队员和其他穿运动服的队员使用的座位,称为“球员席”。

13、野传球线:在边线外18.29米,至少平行于边线的本垒板到一垒、本垒板到三垒的部分所画的线,称为“野传球线”,以区分有效区和无效区。

第二个团队成员

1,后卫,后卫:在场上进行防守活动的球员“防守球队”;任何进行防守活动的球员都被称为“进攻球员”

3.先有主队还是卫冕队:一个球队在自己的球场或者当地的球场比赛就是“主队”。习惯上先保队,也叫“先保队”。

4.场地管理员;任何防守的球员都被称为“守场员”。

5.内野手;在内场各个位置防守的球员称为“内场手”。

6.外野手:在外场防守的球员称为“外野手”。

7.投手:把球扔给击球手的防守队员称为“投手”。

8.击球手:在击球手区域击球的进攻者称为“击球手”。

9.击球手:击球后跑进一垒的进攻者称为“击球手”。

10、跑垒者:安全到达一垒后继续攻垒、盗垒、得分的进攻者称为“跑垒者”。

11.跑垒教练:站在跑垒教练区指导击球手击球和跑垒手跑垒的队友或教练称为“跑垒教练”。

12、替补:未列入场上球员名单,代替场上球员上场的非首发球员称为“替补”。

第三次投球

1,投球:投手投给击球手的球叫“投球”。

2.正面投球;投手身体面向击球手投球的姿势叫做“正面投球”

3.侧身投球:投手身体一侧面向击球手的投球姿势称为“侧身投球”。

4、投手的轴脚;当投手触到投手板时,作为轴的脚称为“投手轴脚”。

5、投手的自由脚:投球时不做轴的投手脚称为“投手自由脚”。“闲脚”又叫“伸脚”。

6.非法投球:非法投球称为“非法投球”。以下球场均判定为“非法球场”:

(1),当投手轴心脚没有碰到投手板,把球投给击球手时;

(2)突然向毫无准备的击球手投球时;

(3)、违反正面和侧面投球的规定。

7.无效投球:不判断好球和坏球,攻防无效的投手称为“无效投球”。

8.投手犯规:当垒上有跑者时,投手围堵跑者或投球的违规行为称为“投手犯规”。此时跑垒者被判安全一垒,击球手未判“一球”。

9.好球带:击球手击球时膝盖上缘与自然站立姿势腋窝之间的三维空间,称为“好球带”。

10、坏球:投手合法投出的球未进入“好球带”或在进入“好球带”前落地,但击球手未能击球。

11.暴投:偏离本垒板而接球手接不到的球叫“暴投”。

注:当球滚出场传球线或后网时,判定跑垒者安全入垒。

12.漏接(Missed catch):接管并漏接投手投出的可以通过正常努力接住的球,导致跑垒者获得额外得分的行为,称为“漏接(missed catch)”。

13.突投:投手在击球手准备击球之前,突然快速地将球投向击球手的行为称为“突投”。这是非法投球。

14、责任损失:由投手负责的失分称为“责任损失”。

第4条进攻和防御活动

1,“比赛开始”或“继续比赛”:裁判宣布比赛开始或出现死球的情况下,恢复比赛的命令。

2.局数:比赛双方因为三人出局,将攻守条交换为“一局”。当只有一方和三名球员出局而没有交换攻防时,就是“半场比赛”。

3.安全:裁判对跑垒者合法取得自己想占据的位置的判断,叫做“安全”。

4.得分:进攻队员击球后跑动依次触及一垒、二垒、三垒,最后安全触及本垒板的进攻行为称为“得分”。

5.出界:进攻队员被剥夺击球、跑垒或得分的权利称为“出界”。

6.击球:击球手站在击球手区域,用球棒击打投手的进攻行为,称为“击球”。

7.违规击球:击球手有下列行为之一击出的球为“违规击球”:

(1)当一只脚或两只脚落在击球手区域外的地面上或一只脚全部或部分触及本垒板并击球时;

(2)用不规则球棒击球时。

8.一击:击球手漏球、漏好球、两击前击出界球、触界外球、击球末触身、照顾主体或击出“干净棒球”时判定为“一击”。

9.球:当击球手未能击出坏球或投手违规投球时,判为“球”。

10、界外球:合法击中的球,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判为“界外球”。:

(1)停在本垒板和第一垒之间或本垒板和第三垒之间的区域;

(2)当地滚球越过一垒、三垒,从垒后边界滚出场地或出界时;

(3)触碰一垒、二垒或三垒包时;

(4)首先降落在一、三垒后方的区域;

(五)在边界内触摸裁判员和队员的身体;

(6)从边界区直接越过本垒打线时。

注意:边线接球时,应以外野手手套与地面的垂直线来判断,而不是以外野手触球时站在界内还是界外来判断。飞球落在一、三垒上或落在一、三垒后面的外场边界内,然后弹出边界外,仍是“界内球”。

11,界外球;在下列情况下,合法击中的球被称为“界外球”:

(1)当停在本垒板和一垒之间或本垒板和三垒之间的出界区时;

(2)内场地球经过一垒、三垒,从垒后出界区滚出场外或继续滚出场外时;

(3)落在一、三垒后方的出界区时;

(4)触碰裁判员或队员的身体或出界的其他障碍物时。

注:击出的球直接击中投手板,从本垒板向一垒或本垒板向三垒反弹出界时,称为“界外球”。

12、飞球:打到空中的飞球叫“飞球”。

13、地滚球:在地上滚动或弹跳的球叫地滚球。

14、直球:直接飞向外野手而不触地或上升的球称为“直球”。

15.擦棒球:在接触球棒后快速直接到达接球手并被接住的球棒称为“擦棒球”。

16.触击:故意等待球碰到球棍或用球棍轻轻触球,使球慢慢滚入内场的一击,称为“触击”。

17,抢分摸;在第二击之前,跑垒员在三垒本垒得分的进攻战术被称为“抢分触球”。

18,牺牲节拍:击球手牺牲自己安全上垒的权利,使跑垒手得分,称为“牺牲节拍”。根据击球方法的不同,“牺牲击球”可分为“用飞球牺牲击球”和“用触球牺牲击球”。

19,内场飞球;第二击前,当一垒、二垒或一垒、二垒、三垒上有跑垒员时,击球手合法击出的内场飞球(直球和触击飞球除外)落在内场或内场附近,守场员9包括外野手容易接住的称为“内场飞球”,判定击球手出局,继续比赛。

20.安打:外野手安全无误地击中垒位的安打称为安打。安打分为一垒安打、二垒安打、三垒安打和本垒打(以下简称“一垒安打”、“二垒安打”、“三垒安打”、“本垒打”)。

21、四球上垒:击球手击球时打进四球而安全进入一垒的判断称为“四球上垒”。

22.滑垒:跑垒者身体在地面上滑动称为“滑垒”。

23.滑出本垒:除了进攻队员从本垒进入第一垒外,任何因本垒过度滑动而离开本垒的行为都称为“滑出本垒”。

24.重踏垒:跑垒者按规定合法返回并触及原垒位的行为称为“重踏垒”。

25.过早离垒:跑垒手在外野手触到高飞球之前离垒的行为称为“过早离垒”。

26.强行入垒:跑垒者的跑垒行为被称为“强行入垒”,因为击球手被迫放弃原来的垒位,向前移动到下一个垒位。

27.偷垒;跑垒手在投出出发球时迅速抢到下一个垒的行为叫“偷垒”。

28.近杀(Close kill):守场员合法接住击球手落地前的飞球或平球,或接到本队守场员的传球,使击球手或跑垒手出局的防守行为,称为“接杀”。

29.接球:守场员不使用帽子、护具或运动服的任何部位接球,而是在球落地前用手套或手牢牢抓住球的防守行为,称为“接球”。

30.抛杀:击球手被判三次“好球”并取消其继续击球权利的投掷行为称为“抛杀”。

31、触杀:守场员用手套或双手稳稳持球,用持球的手或手套接触跑垒员身体使其出局的防守行为,称为“触杀”。

32.传杀:外野手传球帮助本队其他外野手完成接住并击杀跑者或跑垒者任务的防守行为,称为“传杀”,也叫“助杀”。

33.拦网:守场员传球,杀死因击球手击球上垒而被迫入垒的击球手或跑垒员的防守行为,称为“拦网”。这种攻防态势被称为“阻击态势”。

34.守场员选择杀:在场上处理地滚球时,守场员的防守行为称为“守场员选择杀”,而不是通过跑垒员去杀前跑垒员。

35.牵制和传球杀球:投手触碰投手板牵制和传球杀球给跑垒员的行为称为“牵制和传球杀球”。

36.Pinching:外野手传球,杀跑在两个垒之间的跑垒员的防守行为叫“Pinching”。

37.双杀:外野手防守好,使进攻方两名队员连续出局的防守行为称为“双杀”。双杀是:

(1)双堵:堵造成的双杀。

(2)密封接触式双杀:通过铣堵然后接触式杀死造成的双杀。

38.三杀:外野手使进攻队三名队员连续出局而不失误的防守行为称为“三杀”。

39.身体:指攻守双方队员或裁判员身体、衣服、用具的任何部位。

40.接触:接触球员或裁判身体的任何部位、衣服和器材,称为“接触”。

41.失误:守场员经过正常努力后能很好地接球或传球,但没能很好地接球或传球,导致进攻队员安全上垒或得分的防守行为,称为“失误”。

42.野传:由于外野手的传接球失误造成的“死球”的传球,如球滚出野传线、滚出前碰到障碍物或滚进看台、球员座位等。叫做“野传”。

43.阻挠:任何影响队员正常攻防的行为都称为“阻挠”。

44.拦网:外野手在不持球或接球的情况下拦网跑垒员的垒位的行为称为“拦网”。

45.沃球:继续比赛,有效的击球、传球、接球或投球称为“活球”。

46.死球:暂停比赛的击球、传球、接球或投球称为“死球”。这种暂停比赛的情况称为“死球情况”

47.暂停:裁判宣布暂时中断比赛的口令。这时,场上成了死球局面。

48.申诉:防守方对进攻方队员的犯规行为,要求裁判判出局的行为称为“申诉”。

49.抗议;球队因裁判执行规则的错误而要求裁判改变判决的行为称为“抗议”

第五条裁判和记录

1.判决:裁判做出的判决称为“判决”。

2.合法;符合规则就叫“合法”。

3.违法:违反规则的叫“违法”。

4.停止比赛:由于某种原因被裁判宣布结束的比赛称为“停止比赛”。

5.平局比赛:由裁判宣布两队得分相等的有效比赛称为“平局比赛”。

6.弃权赛:一方犯规,裁判宣布另一方9比0获胜而结束的比赛称为“弃权赛”。

7.改期重赛:裁判因故宣布提前暂停,继续正常结束比赛,称为“改期重赛”。

8.两连战:一天内连续两场比赛称为“两连战”。

9.判罚:根据规则,裁判对队员和教练犯规行为的规定称为“判罚”。

10、正式记录员:由比赛组织者任命的负责比赛记录和技术统计的人员称为“正式记录员”。

比赛场地

比赛场地是一个直角扇形区域,直角两边是区分界内区和界外区的边界线。线两边以内,面积出界,线两边以外,面积出界。界内和界外区域(野传球线内)是比赛的有效区域。边界区分为内场和外场。内场是正方形的,每个角上有一个垒位。尖角处的垒是本垒,其余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一垒、二垒、三垒。内场以外的区域是外场。比赛场地必须平坦,没有任何障碍物(图1)。注:若规定的有效比赛场地内有观众和障碍物,或有效比赛场地小于规定距离,裁判组应根据基本情况做出现场规定,并通知比赛双方。

内场垒间距离27.43米。投手板前中心到本垒板尖角的距离为18.44米。在本垒板背面,两边线外不小于18.29米处画一条野传球线,为出界比赛的有效区域。线的两边至少有76.20米长。两条线顶端连线的任何一点距离本垒板尖角应不小于76.20m(图1)。

棒球是用圆形软木塞、橡胶或类似物质,用麻线缠绕,再用两片白马皮或牛皮包裹,用扁线紧紧缝合而成。球体应该是光滑的。重量是141.70克到148.80克..周长为22.90厘米至23.50厘米。弹性是:从4.12米的高度,在6厘米厚的大理石板上,可以从1.43米的高度自由回弹到1.50米。

俱乐部

球棒可以由一整块金属或硬木或几块木头粘在一起制成酒瓶的形状。杆表面必须光滑,没有横截面接缝。金属棒的两端必须密封。几块木头必须组合成一条直线。杆的长度不得超过1.07m,最粗处直径不得超过7cm。为了方便拿棒,从棒的一端到45.70 cm的长度可以用布、胶带或橡胶包裹。注:几根竹子粘成的球棒,只要符合上述要求,安全耐用,也可视为合法球棒。

连衣裙

比赛期间,队员应穿着统一的比赛服装(包括汗衫外露部分、球帽和球袜等)。).衣服上不应有闪光的纽扣或配饰,上衣背面应有明显的号码,长度不小于15.20 cm。外套和裤子的数量应该是一样的。如果一名队员穿着与同队队员不同的衣服,他就不允许参加比赛。每队要有两套深浅不同的衣服。每场比赛中,第一进攻队穿浅色,第二进攻队穿深色。

球员可以穿扁钉或橡胶头的棒球鞋,但不能穿锥形金属钉。平头钉的长度不得超过1.50厘米。注意:教练和基地跑步教练应穿与队员相同的运动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