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景泰蓝?

景泰蓝又称“铜丝珐琅”,是一种特殊的工艺品,它是以细扁的铜丝为线,在铜胎上挤出各种花纹和图案,再在图案中填充五彩珐琅,经烧制、打磨、镀金而成。外观晶莹润泽,明亮耀眼。

景泰蓝是中国著名的特种金属工艺品之一。到了明代景泰时,这种工艺达到了顶峰,制作的工艺品最为精美著名,所以后来人们把这种瓷器称为“景泰蓝”。

扩展数据

“景泰蓝”这一称谓最早见于清宫署的档案。清六年(1728)在《清工档案》中记载:“五月初五,据圆明园贴出的帖子,本月初四,夷亲王郎中海入工,奉令,...春生的花篮也很俗气。搪瓷海棠盆再小,孔雀翎也不好,再做一个。它的仿景泰蓝珐琅瓶不好。尊重这一点。”在该记载中,仿景泰蓝时期的珐琅制品称为“景泰蓝珐琅”,这是最早的关于“景泰蓝”称谓的文字记载。

珐琅,又名“佛郎”、“发兰”,其实也叫景泰蓝,是外来词的音译。珐琅一词源于中国隋唐时期的古代西方地名。当时,东罗马帝国和西亚地中海沿岸制作的珐琅镶嵌工艺品被称为“笔画镶嵌”或“佛嵌”、“佛机”,简化为“笔画”。景泰蓝出现后,先变蓝,再变珐琅。

参考百度百科-景泰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