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标准在企业连锁扩张中的作用?

企业要做大,就要规范。没有标准化,企业做不了多少事。

连锁经营的本质是复制,复制的核心是标准化,标准化的核心是盈利模式的标准化。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上海林清轩化妆品。我们主要帮助他们完善企业的连锁体系,尤其是标准化的运营体系,效果很好。义马引入标准化后,以上海为例:

6-6月,1.2018的店铺数比2017增长了30%。

2.客单价从387增加到584。

3.店内新顾客月平均吸纳量增加20%。

4.员工流动率降低了30%

5.新员工培训合格率提高40%。

从客单价、门店平均、员工离职率、新员工培训合格率等数据都体现了标准化的重要性。

首先,为什么我们需要标准化

(1)门店,人才简单,容易复制。

②提高客户满意度。

③企业文化的沉淀

④提高企业管理运营效率。

二、标准化操作系统包括

标准化(建立标准化)

培训(输出标准化)

监管(落地标准化)三、标准化的核心三要素

流程(顺序、优先级、时间安排)

规范(过程中的一些规则和约束,到什么程度)

表格(最终手册)四。标准化内容包括

人(预订、晋升、薪酬、工作职责、业务能力等的选择。)

商品(产品植入、商品展示、R&D升级、供应链)

场地(场地、展示、装饰、VI、SI) 5。如何编制标准化手册:在连锁企业经营过程中,标准化手册是为获得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最佳顺序,针对实际或潜在的问题制定相同的、重复的规则的活动。标准化手册就是把这些活动形成标准化的流程、规范和表格,汇编成册。

编译原则

1,标准化手册就是要形成门店需要执行的标准化流程、规范和内容。

表单/表格

2、手册是企业工作中主要业务的流程和规范,而不是涵盖一切。

3.手册的编写需要充分讨论。

4.手册的可持续性

手动结构

封面:公司标志,手册名称

编制说明:编制目的、使用范围、手册体系和使用说明。

目录

文本:

一、工作流程

二、工作规范

第三,工具形式

标准格式:目录格式、字体、层次标题和表格格式。

标准化手册内容

一.进程

过程是一系列活动的优先级。任何在企业中重复性的劳动,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劳动,都值得写流程。

过程提取方法:

1.组织相关岗位人员,按顺序记下所有操作流程节点。

2、集体讨论,集思广益,去掉不能产生利润和价值的节点。

3.将每个节点对应到每个相关的责任部门或岗位,并绘制成流程图。

写作过程的四条黄金法则:

1.简化:简单,可操作,可执行。

2.职业化:专门的人做专门的事,岗位和责任是固定的。

3、规范化:用数字说话,能量化不确定性,少用形容词。

4.特色:渗透企业文化,体现企业特色。

二、工作规范:

工作规范是手册模块中涉及的重要工作的操作规范或要求。工作规范描述了工作的操作方法、步骤和规定,相当于工作的指导手册,应该达到员工完全可以按照这些规范完成工作的水平。因此,工作规范应详细、具体、可操作。

制定工作规范的三步法:

1.沉淀:以个人和小组为单位总结已有的操作经验,按照编制方法形成文本。

2.对比:模式一:小组讨论(与相关部门和专业老师讨论)模式二:学习优秀的行业经验(如竞争对手)。

3.优化:在实践中验证编译好的规范。

三、工具形式:

1.表单是文档工具,例如在特定工作操作中使用的文档和表格。

2.涉及到工作流程或工作操作中重要环节的流转,重要内容的记录等。它是一个固定的模板工具,使得各项工作的操作更加规范和简化。

3.表格的功能应在流程和工作规范中得到体现,并列出操作中使用的表格。表单设计应该简单易用。

工具形式形成的三步法:

1.升级:如果所涉及的流程中已经有工具表单在使用,则根据重新建立的流程升级该表单。

2.重置:如果需要一个工具形态,但不是现成的,可以根据规范的要求对元素进行细化,从而形成一个工具形态。

3.优化:在实际应用中检验成型的刀具形式。6.最后,我们更关心如何保证标准化。

①标准化要根据企业的顶层设计和战略定位来设计。比如在四川这边做火锅连锁就是一个字,辣,但是如果战略是全国连锁,那么标准化就不应该只适合四川,要适合全国,口味要适中。

②标准化、培训和监督体系缺一不可。

(3)谁来做标准化手册和标准?必须是执行标准化的人,而不是企业的董事长和创始人。

(4)标准化达到什么程度:标准化的本质是复制,标准化只需要简单易复制即可。当然,标准化也在不断升级。当企业中员工的职业素养越来越高时,标准化程度就可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