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复合肥基地在哪里?

20世纪70年代,中国最大的钻石——长林钻石在临沭县出土。如今,临沭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复合肥生产基地,令人刮目相看。该县有复合肥生产企业34家,年生产能力800万吨,全国市场占有率30%以上,并出口到美国、日本等国家。化肥产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真正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和经济“亮点”。

事件

165438+10月25日,国家火炬计划临沭复合肥产业基地授牌仪式暨中国新型化肥产业集群科技创新论坛在临沂市举行,临沭县成为中国化肥行业首个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165438+10月16之前,史丹利公司商标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就在上个月,由金正大公司制定的控释肥料行业标准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正式颁布实施。史丹利高塔造粒复合肥被四部委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临沭,一个没有原料资源、设备优势、物流优势的县,如今已经成为全国优质化肥生产基地,行业新技术的引领者。

评论

大众日报记者王:临沭复合肥产业起步晚,但后来居上,“好肥料,临沭制造”一夜成名。临沭复合肥产业快速做大做强的“秘诀”是什么?

(钟* * *临沭县委书记)(以下简称孙):临沭县复合肥生产始于1992。历届县委、政府都把它作为新的增长点来培育,致力于把“一品”变成“一业”,再把这“一业”培育成国家特色优势产业,使之成为“常林故里”新的“钻石”。该县召开临沭县复合肥产业发展研讨会,主持召开21世纪中国复合肥质量管理与产业发展研讨会,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为化肥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同时,鼓励企业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推动产品质量上台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企业积极开展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以优秀的产品赢得市场和品牌。

王:今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工作会议充分肯定了临沭化肥区域整治取得的成绩。临沭在区域整治中采取了哪些措施?

孙:临沭县高度重视化肥行业的质量管理,明确要求全县化肥生产企业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来之不易的“金牌”,强调谁砸了这个牌子,就坚决砸了谁的饭碗。一是实行“四个一”管理法:即每个企业要派一名质量监督员,每年召开一次行业发展分析调度会,每年召开一次重点企业现场办公会,每个规模以上化肥企业都要争取获得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二是完善区域监管网络。将全县划分为五个责任区,指派36名驻厂监督员,逐级签订监督目标责任状,对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三是加强执法。要把定期检查和突击检查、白天检查和“零行动”结合起来,接受群众举报和顾客投诉,加大对制假售假企业的打击力度。四是创新预警机制。变事后补救为事前预防。在化肥企业中率先推进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络建设,34家化肥企业一次性全部签约入网。

王:面对我国复合肥的蓬勃发展趋势,只有坚持技术创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孙:我们十分重视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加快复合肥R&D中心、生产中心和物流中心的建设,大力发展高效复合肥和生物有机肥。目前,全县已有16家企业与20余所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5家企业成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金正大公司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现在,临沭复合肥已发展到脱氯、喷浆造粒、氨化、塔式造粒。复合肥、复混肥、包膜控释肥、生物有机肥、有机无机复合(混)肥五大系列800多个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