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什么遗址通过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了920枚医学竹简?

成都老官山汉墓发现920枚医学竹简。

老官山汉组发掘时,三号墓地出土了920余枚医学竹简。由于年代久远,简牍上的文字很难用肉眼辨认。考古学家通过红外线扫描破解了其中一些。

其中,医学竹简中的“我的过去”和“扁鹊”是同音字,很可能指的是脉诊的创始人扁鹊。考古学家推测,一些出土的医学竹简可能属于扁鹊学派丢失的医学书籍。

专家解读

何说,天惠医学简牍《疾病六十方》与马王堆《疾病五十二方》相似,但病名、方药不同,表明成都有独立的医学流派,也进一步证实东汉广汉以脉诊为特征的傅翁、、郭玉等医学流派,都是学派的传人。一号墓经脉的绘制者可以将医学竹简中记载的经脉路线与经脉路线进行对比,更加立体生动,解决了医学史上的实际问题。

此前,马王堆和张家山汉墓已有医学文献出土。而成都天回镇出土的医学简牍是医学史上规模最大、最集中的,与医学的关系也最密切。马王堆的医书中有很多原始的、巫术的成分,医方也是单方面的,带有很大的经验成分。成都天回镇医简处方也比马王堆医书成熟。这些医简在医学史上的价值远高于马王堆的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