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信息
安溪县的这个数据来自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龙凤名区”的美誉,是闽南金三角的瑰宝,也是“国家园林县”。位于中国福建省东南部,毗邻厦门(门)、漳州(州)、闽南金三角的中部沿海山区县,素有“山上泉州”之称。全县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88处,其中清水岩、文庙、城隍庙最为著名。安溪茶文化历史悠久,茶文化旅游线被列为中国三大黄金茶文化旅游线路之一。
安溪县于1985年被国家批准为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之一。它不仅是中国著名的侨乡,也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
近年来,来安西县以“产业强、茶产业富”的发展战略、“沿海大县”的发展定位和“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现代山水茶都引领整体发展,全力打造“闽南金三角后花园”。
安溪依山傍海,交通便利。
未来几年,富友(广)、厦(门)沙(县)、莆田(永定)、泉三高速四条高速公路将经过安溪,富光高速公路南安(金涛)至厦门高速公路段已在2012 12 65538。[1]
安溪特色鲜明,名茶飘香。
是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居全国重点产茶县之首。闻名天下、飘香五大洲的安溪铁观音,已成为中国茶叶第一品牌和福建省的一张靓丽名片。安溪还是“中国藤铁工艺品之乡”,其工艺品畅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国同类产品交易额的40%。
安溪山川秀美,生态良好。
地处晋江源头,森林覆盖率近70%,有原生林、次生林30多万亩,野生动植物4000多种。气候温和,山青水绿,空气清新。境内有温泉资源10多处,日出水量5000多立方米。安溪绿色宜居。可以泡好茶,泡好温泉,泡好氧吧,非常适合养生休闲度假。
安溪积淀深厚,人杰地灵。
五代以后的周朝咸德二年(即公元955年)设县。至今已有1055年,千年文庙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00余处,安溪清水岩300余处遍布世界各地。古往今来,安溪名人辈出,如马来西亚云顶高原的创始人林梧桐、台湾首富王永青、清代著名人物李光地、数学家、现代医学家陈万策、地球动力学家、前政协副主席罗、庄希泉等。目前海内外安溪人400多万,其中台湾省安溪乡亲230多万,占台湾省总人口的10%。[2]
安溪经济活跃,发展迅速。
改革开放30年来,安溪摆脱贫困,步入小康社会,不断发展。成为县域经济基础竞争力百强县、中小城市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中国商标发展百强县、中国最具特色魅力旅游名县、福建省经济实力百强县、经济发展百强县。2011入选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县,排名第78位,12领先2010;在2011中国中小城市投资潜力百强县中排名第43位,比2010领先7位。
“去福建,必去安溪”。
随着“海西”上升为国家战略,大交通、大高速时代的到来,安溪新的跨越式发展正如火如荼、蓬勃发展。目前,安溪不仅有温泉休闲度假中心、高尔夫球场,还有历经千年积淀、独具魅力的铁观音茶文化。而且还将把长春电影集团引入清水岩景区,规划建设大型影视文化产业园,引进上海世博会3至5个国家的展馆,建设世博纪念园。目前,全县在建大型休闲旅游项目12个,总投资近13亿元。“去福建必游安溪”将逐渐成为人们的知识。一个“宜居、宜商、宜游”的现代山水茶区日益形成,犹如镶嵌在“海西”版图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在闽东南冉冉升起。
如今,安溪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配套齐全,劳动力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围绕建设现代化山水茶乡,让世界看到安溪的目标,它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
自然地理
安溪县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晋江西溪河上游,厦门(门)、漳州(州)金三角西北,隶属泉州市。北纬24° 50′—25° 26′,东经117° 36′—118° 17′。总面积3057.28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654.38+0.08万(2008年3月),其中非农业人口654.38+0.37838。除了官桥、尚湖、建都、白濑等地的少数畲族居民外,其余都是说闽南话的汉族人。
县位置
安溪县峰峦叠翠,四面环水,有“龙凤名区”的美誉。流经县城的锦江支流虎头溪、龙潭溪在县城西部汇合,水面自然变宽,激流涌动,滩滩湖泊密布,呈“S”字形自西向东蜿蜒。如白色的游龙在城内跳跃,真是美不胜收,人们形象地将其命名为“大龙湖”大龙湖形成后,安溪规划在河道两岸修建防洪堤时,精选了7000多首古诗,镌刻在河道两岸的花岗岩护栏上,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十里诗廊”景观,充满了文化魅力。
看大龙湖,湖水清澈,碧波青山,让安溪县城如同传说中的蓬莱仙岛一样美丽。有人说,安溪这种山、水、城相得益彰,自然与人文巧妙结合的县市格局,在福建省乃至全国都是罕见的。
自然环境
安溪位于戴云东南坡,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140座,大部分分布在西北部。最高的山峰太华涧海拔1,600米。以五郎山、伏虎山为界,西称内安溪,东称外安溪。怀安西地势低洼,平均海拔300-400米,主要分布在低山和丘陵串珠谷盆地;内安溪地势比较高,有山。
主要是。该河以晋江上游的西溪(又名兰溪)为主,发源于周涛、棠棣、永春,流向东南,经南安流入晋江,境内流量105km,西至傅佥、百变、巨溪等地。流量较短,由西北向西南流入九龙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外安溪夏季漫长炎热,冬季短暂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9-20℃,年降雨量1600mm;内安溪年平均气温16-18℃,年降雨量1800mm以上,无霜期260天左右,秋凉早,春来晚。
历史的发展
唐宪通五年(864),对南安县西北2乡设立小溪场进行了分析。
大顺年间(890 ~ 891),小西长廖燕招募流民,开发兰溪沿海。五代以后,周显德二年(955),升为郡,设清溪县,小而清。
宋宣和三年(1121),改称安溪县:因周目清溪洞“被盗”,官员们对其名深恶痛绝,故改称安溪,意为“溪水平安流”。我希望这个地方是安全的。
历属清远军(今泉州、莆田)、平海军(今泉州、莆田)、泉州、泉州路、泉州府、兴泉甬道(今莆田(兴化)、泉州府、永春州)、厦门路、南路(今同安、晋江、南安、金门、安溪、莆田、仙游、永春)。1949年9月3日解放,属泉州区(辖晋江、惠安、南安、安溪、永春、莆田、仙游、金门、同安,后改称锦江区)、锦江区(地区)、泉州市。
2005年,安溪县辖13个镇,即凤城、湖头、蓬莱、官桥、剑斗、程响、魁斗、金谷、龙门、西平、虎丘、感德、芦田,以及尚湖、上清、大平、龙涓、长坑、蓝田、香花、周涛、深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