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与烟台周边县级城市比较
莱西市位于胶东半岛中部,隶属于青岛。是全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百强县市之一。2006年6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结果显示,莱西市从上一年的100位上升到第64位。位于青岛、烟台、威海三大沿海开放城市之间,地处山东省正在建设的半岛城市群和半岛制造业基地的中心,距青岛港90公里,距青岛国际机场60公里。被誉为青岛“一小时经济圈”中的“青岛后花园”,是山东生活创业的首选城市。莱西市位于东经120 12 '-120 O40 ',北纬36° 34-37° 09 ',东邻莱阳市,北接招远市,西与平度市隔小谷河相望,南接即墨市,南北长6 3公里。全市辖11镇,5个街道办事处,1经济开发区,总人口72.8万人。莱西市设有水集、望城、古河、龙水(经济开发区)四个街道办事处,孙寿、李全庄、姜山、夏各庄、河头店、马连庄、日庄、南树、店埠、大院、武装部1个镇。市人民政府驻水吉街,邮编:266600。行政区划代码:370285。区号:0532。莱西经济以外向型经济和农业产业化为特色,形成了以食品加工、化工、纺织、机械、矿物建材、电子信息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体系。同时,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根据2006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结果,莱西在全国百强县中排名第64位,水吉进入全国千强镇。在2007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成果发布暨第四届中国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期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课题组发布了“2007年中国十大经济型中小城市”、“2007年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100强”、“2007年中国综合实力100强”三项评价结果。2007年,莱西在全国十大节约型中小城市中排名第九:昆山、江阴、张家港、金坛、太仓、常熟、章丘、山东义马市、莱西、山东平度市。在2007年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100强排名中,莱西排名12;2007年,莱西在中国城市综合实力百强中排名第43位。
平度,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中国经济增长强劲的山东半岛制造业中心,是连接青岛、潍坊、烟台的“枢纽”。也是胶东半岛的制造业中心和青岛经济发展潜力之都,被誉为美丽海滨城市青岛的“后花园”。
平度位于胶东半岛西部,北纬36° 28 ' ~ 37° 02 ',东经119° 31 ' ~ 120° 19 '。东部以小沽河、大沽河为界,与莱西市、即墨市相邻。西部和西南部以胶莱河为界,面向昌邑市和高密市;南与胶州市相邻;北部与莱州接壤。东西最大水平距离69公里,南北最大垂直距离65公里。全市总面积3166平方公里,是山东省最大的县级市,总人口1.35万。辖26个镇,4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788个行政村。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86.9亿元,增长19.3%,地方财政收入达到9.6亿元,可比增长50.7%。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增长13.8%。2005年,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在全国百强县排名中前进了26位。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全国第34位,山东省30强综合评价指数排名第7位,跻身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50强。努力建设山川秀美、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建设绿色生态平川。平度市人民政府邮政编码:266700。行政区划代码:370283。区号:0532。
莱州市位于山东半岛西北部,西临渤海莱州湾。地理坐标为东经119° 33′-120° 18′,北纬36° 59′-37° 28′。东临招远市,东南临莱西市,南接李安平,西南临昌邑市,西部和北部濒临渤海湾。总面积1878平方公里。截至2003年底,全市总人口85.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54.38+04.9万人。市人民政府设在文昌路街道西北角居委会,邮编261400。代码:370683。区号:0535。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第一产业增加值23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80亿元,增长19.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0亿元,增长?16.5%?。三次产业比例为14.3∶48.9∶36.8。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5.86亿元,比上年增长40.6%。财政总收入8.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654.38+0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42.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543.8+02.77亿元,比年初增加6543.8+0.03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7.7亿元,比年初增加7.9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6.5亿元,比年初增加6654.38亿元。近年来,莱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创业兴业,加快发展。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态势。全年生产总值达到233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近3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超过6543.8+03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8亿元。人均GDP突破2万元,达到27211元。是山东省30个经济强县之一,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市。农业发展取得新突破。林业、畜牧业和渔业保持稳定发展势头。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该市始终坚持“工业立市”的战略方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产业特色初具规模。全市第二产业比重达到51.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9家,年工业总产值229.5亿元。莱州是中国黄金生产基地,黄金产能占全国黄金产量的13.4%,占山东黄金产量的52.7%。金仓矿业公司、天成生物黄金公司、焦家金矿成为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并被指定为“可提供标准金锭的企业”后,精制品牌国际产品黄金产销蓬勃发展。莱州已成为中国北方的石材出口基地。由于丰富的石材资源和先进的加工设备,天安门广场、中华世纪坛、京沪深国际机场等重点工程都闪耀着莱州石材的光芒。2003年4月,莱州被中国石材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杜诗”。总投资30亿元的中国(莱州)国际石材城,集生产、贸易于一体,使莱州成为亚洲石材集散地。莱州是国家晒盐出口基地和中国北方盐化工生产基地,年产原盐654.38+0万吨,纯碱6万吨,溴素8000吨,溴素医药中间体654.38+0万吨。目前,莱州的盐溴生产工艺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交通运输全面发展;旅游业持续升温。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65438+亿元。对外经济贸易稳步增长。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4.8亿美元。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达到6543.8+0.5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654.38+0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加快。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285元,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546元。财务状况稳定。全市金融机构存款年末余额162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2亿元。进入“十一五”,莱州经济着力构建“六大支撑体系”。打造“两带五区”,建设加工制造基地,做大做强机电、建材、黄金、盐及盐化工。到2010年,二产增加值达到282亿元;莱州港建设正在完成5个5万吨级泊位、2个3万吨级泊位和3个2万吨级泊位的建设。建成后,港口吞吐量将达到3000万吨。莱州的城市建设正按照“发展新城区、提升旧城区、建设港区、拓展中心镇”的思路发展,面积40平方公里,人口30万。莱州市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山东沿海开放前沿城市和内陆大后方的枢纽。古代官道在市区交织成网,处于连接京城与胶东半岛其他沿海古郡的主干道上。现在每个村庄都有公路,沿海有魏武高速公路、大莱龙铁路和莱州港。交通便利。
莱阳市位于山东省东部,胶东半岛中部,濒临黄海丁字港。地理坐标为东经120 31′~ 120 59′12″,北纬36° 34′10″~ 37° 9′52″。东临海阳,西接莱西,北接栖霞、招远,南接即墨市,东南角濒临黄海丁字湾。东西最大水平距离35公里,南北最大垂直距离65公里。总面积1731.54平方公里。截至2003年底,全市总人口88.7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438+09000人。市人民政府位于程响街,邮政编码:265200。代码:370682。区号:0535。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6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1.6%。第一产业增加值6543.8+0.772亿元,增长3.42%;第二产业增加值565438+6900万元,增长17.7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了吗?35.18?亿元,同比增加16.63%。三次产业比例为16.9∶49.4∶33.7。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9.56亿元,比上年增长40%。财政总收入6654.38+0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4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35%。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5.45亿元,比年初增加1.045438+0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4.52亿元,比年初增加4.99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9.89亿元,比年初增加9.98亿元。近年来,莱阳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在全省30强中的排名进一步前移。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1951亿元,比上年增长17.4%,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3: 58: 2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1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6.3亿元,年均分别增长4%、22.4%和14.9%。地方财政收入突破6亿元,达到6.5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8.3亿元,增长17.438+0%。2006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654.38+0.3亿美元,出口创汇565.438+0.0亿美元,分别增长654.38+0.2%和22.5%。工业整体素质明显提高。2006年,食品、机械、化工行业销售收入占全市工业的8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4家,培育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98家,新建成宏达重工机械、烟汽重卡、万斯特活塞、世宝生物等一批质量高、规模大、后劲足的大型机械化工项目。2006年,莱阳市被评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龙达粉丝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分别拥有省著名商标15件和名牌产品17件。加快学研结合,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鲁花集团被列为国家星火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首批示范单位,新增省级技术中心2家;万斯特公司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市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家。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5815元,比上年增加664元。第三产业日益繁荣。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0.7亿元,增长16.5%。建成盛隆建材批发二期、东方果蔬批发二期等高档市场10个,培育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重点商贸流通企业5家,建立营业额超亿元市场11个。其中,圣龙装饰城、东方果蔬批发市场被评为山东省十大专业商品交易市场。潍坊家乐家、青岛国货等知名品牌超市的引入,提高了居民的消费品位。城市的功能日益完善。城建投资81万元,已开工39个重点项目。这座城市的整体形象焕然一新。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科技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0.4‰以内。
蓬莱又称“澎湖”。渤海神仙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外两座是“方丈”和“瀛洲”),总面积1128.5平方公里。辖7个镇、5个办事处、584个行政村(居委会)。年末全市总人口44.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96万人。婴儿性别比为107∶100。出生率为7.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43‰。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543.8+07亿元,同比增长23.5%。第一产业增加值131.7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增加值79.86亿元,增长35%;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42.28亿元,增长10.4%。三次产业比例为9.7∶59∶31.3。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培育形成以旅游业、临港工业、葡萄和葡萄酒产业、汽车及零部件加工四大产业为主导的经济产业体系。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43.8+06亿元,比上年增长38.5%。国内税收总额8.2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40%。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1.6亿元,比年初增加7.9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7.5亿元,比年初增加5.9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8.3亿元,比年初增加0.5亿元。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30亿元。农业增加值6543.8+0.32亿元,增长7.2%。粮食总产量654.38+0.38万吨;石油总产量4.5万吨,增长11.7%;水果总产量49.2万吨,增长80.9%。其中葡萄种植面积8万亩,葡萄酒产能8万吨,是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之一。蔬菜总产量11万吨。肉类总产量30000吨,鸡蛋总产量21000吨,牛奶总产量5000吨。水产品总产量23.6万吨,增长6.4%。全年植树285万株,植树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0%。全市农机总动力51万千瓦,增长2.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3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75亿元,同比增长84.5%;出口交货值5.76亿元,增长9.7%。产品销售率达到101.80%,比上年提高3.2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44亿元,增长79.4%;实现利润25.5亿元,同比增长100%;实现利税55.2亿元,增长78.3%。临港产业成倍发展,产值37.7亿元,增长215%;汽车及零部件加工业实现产值24亿元,利税2亿元。全社会用电量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408.74,比上年提高108.66个百分点。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7亿元,比上年增长16.5%。进出口总额达到40565438美元+0.4万元,比上年增长31.4%,其中出口25278万美元,增长37.3%。新引进境外项目67个;合同外资金额6.6亿美元,增长101%;实际利用外资2亿美元,增长216%;实际利用内资80亿元,同比增长136.5%。主要景点有蓬莱阁、水城、海洋极地世界、八仙渡海口景区、企石祖庙、天恒山公园、西苑动物园、艾山自然保护区等。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00万人次,旅游门票收入达6543.8+0.2亿元,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543.8+0.5亿元。
我觉得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他们是不是最好的并不重要。从发展前景来看,胶州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