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四大名吃是什么?令人垂涎三尺。

说起天津文化,有说不完的故事。今天我想说说天津的四大名吃。那么同学们知道天津的四大名吃是什么吗?有的同学会说天津狗不理包子,对,狗不理是一个,那其他的你知道吗?我不知道。没关系。我带你去了解一下。

狗不理

狗不理包子选面选馅精细,制作工艺严格,外形美观,尤其是包子褶对称,每个包子不少于15褶。包子,鲜而不腻,好吃。狗不理包子以鲜肉为主,有六大类98个品种,包括三鲜包子、海鲜包子、酱肉包子、素食包子。2011,11,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狗不理包子传统手工技艺”项目入选。

1831年(清道光十一年),狗不理包子创始人桂友友,顺天府(今天津市武清区)武清县朱霞庄人。因为他爸爸四十岁有了儿子,为了平安起见,就给宝宝取了个名字“狗子”,希望他能像小狗一样好喂养。

高14岁时,到天津南运河附近的蒸菜馆当服务员。因为心灵手巧,勤奋好学,加上师傅们的指点,贵友们做包子的手艺不断提高,练就了一手好。当了三年老师,桂桂友开了一家小吃店“德聚好”,专营包子。由于桂桂友手艺好,做事很认真,从不掺假,做出来的包子口感绵软,鲜香不腻,形似菊花,色香味形俱佳,生意十分兴隆。

来吃他家包子的人越来越多,贵族朋友忙得没时间搭理顾客。结果吃包子的人骂他“一个卖包子的狗,不理人。”久而久之,人们就叫他“狗不理”,把他经营的包子叫做“狗不理包子”,但原来的店名渐渐被人遗忘了。

耳洞炸糕

耳朵眼炸糕起源于清末光绪年间,由回族刘万春创制。油煎饼选料精细,制作精良,价格低廉,得“油煎饼刘”之美称。附近的有钱人和普通人买他的炸糕过生日,办婚宴,生意兴隆。当时的二多燕炸糕是用一级粘黄米磨浆发酵,一级赤小豆煮熟去皮,用红糖汁煎成馅。包好后放入温热的油中(130℃),勤翻,煎出的饼脆脆的,豆馅香甜爽口。

耳朵眼炸糕历史悠久,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钾、镁、VB1、VB2等营养成分。还具有补中益气、暖胃止泻、安神养颜、健脾利湿、解毒消肿等食疗作用。

耳朵眼炸糕起源于清朝光绪庚子年间(1900)。当时北门外大街是通往史静的同德街大道,有全市最大的干鲜果品、皮具、染料、药材市场。耳朵眼炸糕店第一代掌柜刘万春,以前推着独轮车在鼓楼和北大关转悠卖货,现在却在鉴定街西口北门外的街上摆起了小摊。

后来,和他的侄子张合伙,在北门外大街租了一个八尺见方的门面,挂上了“刘记”炸糕的招牌,开了一家炸糕店。刘万春的儿子刘昱材、刘昱杉和刘玉书陆续走进店里。日伪时期,耳朵眼炸糕店被迫加入商会,取名“增城”。曾胜成的官衔不为人们所接受,而二多燕的绰号却流传至今。

十八街麻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是汉族著名景点。天津的百年老店麻花,和天津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并列第一。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在第一届全国名小吃表彰大会上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并被中国国内贸易部1996命名为“中华老字号”。荣获国家金鼎奖、亚太博览会金奖,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天津市名牌产品、天津市著名商标。

清末,在天津卫海河西侧,繁华的小白楼南端,有一条名为“十八街”的小巷。一个叫刘老八的人在这条巷子里开了一家麻花小店,名字叫“桂发祥”。这个人在炒麻花方面有独特的技巧。炸麻花是真材实料,用的是精白面和精清油。他的商店总是挤满了顾客。后来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开了一家店。

刚开始都是客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觉得麻花有点累,有点烦,生意也不如以前了。后来店里有个掌柜出去玩了一次。回到家,他又累又饿,要了零食。偏偏零食都没了,只剩下一些零食。没别的吃的了,小掌柜灵机一动,叫人把点心渣和麻花拌在一起做成麻花,放在锅里炸。

结果炒出来的麻花和之前的不一样,除了酥香,吃起来很好吃。按照这个方法,刘老八研究了麻花的白条和麻条之间的混合酥馅。桂花、福建姜、核桃仁、花生、芝麻、青红丝、冰糖。为了让自己的麻花与众不同,提升口感和味道,延长存放时间,用料也越来越精细,比如用杭州西湖的桂花加工成的精品咸桂花,用伏苓种植的甘蔗制成的冰糖,精制的小麦面粉等等。今天的“桂发祥”招牌是著名书法家赵半枝题写的。

猫不闻饺子。

饺子,创立于1996,是中国天津著名小吃,模仿狗不理名字创立的品牌。饺子最初是天津毛卜文餐厅做的,有四种馅料:猪肉白菜、猪肉韭菜、猪肉茴香、猪肉芹菜,主要作为速冻食品出售。饺子被中国烹饪协会1997认定为“中华名小吃”。猫步文速冻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饺子被认定为“中国名小吃”、“天津四绝”。

天津猫步文餐厅位于南开区石楠美食街三区58号1-3层,在天津开发区和包头市有连锁分店。这家餐馆以小吃和面食为主,主要经营饺子系列,集煮、蒸、煎、炸于一体,有60多个品种。除了本餐厅的特色菜外,还供应川菜、鲁菜和天津菜。

结论天津四大特色小吃最初由三大特色小吃组成: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但后人为了吉利,又加上了“猫不闻饺子”,与狗不理包子搭配,同时凑成了天津四大特色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