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商标粘贴

汽车的外观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每一个零件和细节都会影响到汽车的观感。但是很多车屁股上都有汉字标明生产企业。很多车主觉得这些汉字放在那里很突兀,剧降低了车辆的档次感。车主总想找些办法去掉汉字。

网上也有很多教程指导你如何去除这些汉字,先用风扇吹,再拖钓鱼线,最后涂风油精耐心去除残胶...步骤相当繁琐。车企每天都在喊,要了解用户痛点,满足用户需求。为什么这个明显被用户讨厌的汉字标签总是要贴?

其实车企根本没有选择。贴汉字是中国法律要求的。

2006年2月开始实施的《汽车产品外部标识管理办法》规定:一是国内乘用车、商用车、挂车显著置于车身后部?(在保险杠上方的后车身表面),应标明汽车制造商名称、商标和型号名称。二是汽车生产企业名称必须标注汉字。车长大于4.2m的车辆,汉字高度不得小于25mm,车长小于4.2m的车辆,汉字高度不得小于?20mm,制造商名称和商品文字标记必须用相同的材料标注。车辆名称可以是汉字或字母,字母高度不小于15mm。第三,标识要永久维护,不允许喷漆、不干胶粘贴。

看了这个规定,大家应该明白为什么不同车型的汉字统一在屁股上,大小差不多,还要用这么强的胶水粘,都是为了合法生产汽车!但是你可能还是会有疑问,为什么国家会刻意做出这样的规定?

仔细分析条文,你会发现这个条文并不适用于进口车,所以进口车的车底基本都是外文的。这项规定适用于所有国产汽车。法律意义上的“国产车”是指在中国生产的汽车,包括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

《汽车产品外部标识管理办法》的根本目的是强调汽车车型的“中国制造”地位。对于国家来说,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关系到整个汽车行业的未来。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合资汽车公司在中国诞生。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合资体制,其实就是用市场换技术的一种手段。外国车企不能单独在中国设厂,但必须与中国车企成立合资公司,才能获得在中国制造和销售汽车的许可。国家还要求外方在合资公司中持股不得超过50%,以确保中方拥有控制权。国家的期望是,中国汽车企业能以合资企业为依托,快速吸收先进技术,打响自主品牌。

没想到,短短十几年,到21世纪初,合资车企中的中方迅速失去了话语权,外方有了技术和品牌作为筹码,可以不断迫使中方在重大决策上让步。许多中国高管没有远见。只要能赚钱,一切都要靠外方,甚至会主动放弃一部分权利。比如某法国合资品牌,新车型由中方人员设计,但中方高层要求在宣传中强调车辆设计全部出自法国大师之手,而某德国品牌,车辆国产化率达到70%以上,甚至谎称车全部采用进口零部件组装...

为什么要这么做?当然,为了抹杀合资的地位和中国的存在,只强调自己是洋品牌,利用消费者对洋车的迷信,强行提升车辆的档次感。

2000年左右,很多合资车企的中方甚至失去了冠名权。他们允许合资车型只用英文表达品牌和车型名称,看起来和进口车型没什么区别。比如下图南京菲亚特生产的PALIO,车底只显示“菲亚特”和“Palio”,没有“南京”。

但是,这些中国高管根本没有意识到,放弃冠名权不利于中国车企的知名度。他们只觉得如果等级提高,汽车会卖得更好。国家看不下去了。很明显合资车企是父母一起生。就好像中方是代孕妈妈,不配有名字?这样下去,中国车企只能永远充当人的组装厂。经过几个月的讨论,《汽车产品外部标注管理办法》出台,既保证了中方在合资车企中的冠名权,又保证了中方正确行使这一权利。

这个规定不仅针对合资品牌,也针对自主品牌。当时的自主品牌,无论是影响力还是品牌价值,肯定比不上合资的,所以我就想着多写英文而不是贴汉字,让自己更像个外国产品。一规定众生平等,就老老实实写中文吧。

如果不这么做,今天的局面可能就是大家只知道大众不知道一汽和SAIC在背后,或者本田不知道东风和广汽在背后。也可能是人们在看一辆自己品牌的车时,要盯着屁股后面的英文看很久,努力猜测这是哪个品牌。

你应该想想,中国现在也是一个汽车出口大国,每年出口一百万辆新车。我们自己的品牌,外国人可能很陌生,一时想不起来是谁,但只要标上汉字,外国人只要看底部就能明白车是哪里制造的,对提升“中国制造”的影响力很有帮助。

如果你想超越别人,你应该谦虚,但你绝不能低估自己。如果你总是自卑,连“中国制造”的身份都要隐瞒,你永远超越不了对手。

车主挖不挖是一回事,车企粘不粘是另一回事。这些小小的汉字,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尊严。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