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多给宝宝吃这四种食物,补充铁、钙、VC,让宝宝长高长胖。
因为,吃太多肉会让宝宝便秘。
说到长秋膘,很多家长朋友都想当然的认为是时候给孩子吃肉了。但是,长秋胖不仅仅是吃肉。现在是265438+20年代,要让孩子进补还得讲究科学。
我吃有秋天脂肪的肉
当然,肉类营养丰富,包括脂肪、蛋白质、铁等宝宝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但一切都过犹不及。如果为了长胖而给宝宝吃太多肉,不仅会让你付出更多,还会养出一个胖乎乎的。因此,建议家长朋友在给孩子丰富肉类品种的同时,控制摄入量,力求做到少而精。
另外,除了肉类,宝宝想要补充足够的营养,达到长高长壮的目的,关键是营养均衡。
秋天后我吃它们,长得又高又壮。
1.补钙之王——乳制品
缺钙,承载着很多父母躁动的心!
看来在家长眼里,孩子多是出汗缺钙,出牙后期缺钙,肋骨外翻缺钙。甚至晚上做噩梦,孩子磨牙,家长都以为孩子缺钙。
其实缺钙的表现确实有很多,比如孩子晚上容易被打扰,坐立不安。但是,人们所谓的缺钙,不仅仅包括钙制品摄入不足,还有一部分是因为钙没有被人体充分吸收。通常对于没有达到病理性缺钙的孩子,可以通过服用辅食来补充充足的钙。目前,乳制品是膳食钙的最佳来源。据相关资料显示,鲜奶钙含量为1000-1200mg/L。
乳制品中,羊奶比牛奶含钙量高,更容易吸收。羊奶的天然乳钙含量是牛奶的1.5倍,乳钙的生物利用度更高,即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而且很多人还用乳钙来调节肥胖,缓解骨质疏松,降低肾结石风险。所以相对来说,天然牛奶钙含量更高的羊奶才是补钙之王。
此外,大豆及其制品也是钙的良好来源,可以多吃。而苋菜、菠菜、蕹菜虽然含钙量高,但由于含有草酸,不是很好的补钙品,所以吸收率低。
2.补铁剂-黑木耳
父母都知道,除了钙,铁也是“缺”字最好的前辈之一,但这个“缺”可能是真的缺。
一般来说,6个月以下的婴儿有从母体获得的铁,可以维持身体的需要。但是6个月以后,孩子体内的铁储备用得差不多了以后,就需要从辅食中获取了。如果父母没有及时给孩子提供足够的含铁食物,那么孩子就容易缺铁,甚至会出现缺铁性贫血。
在家长的认知中,补铁的赢家大多是猪肝、菠菜、大红枣等。但其实黑木耳才是补铁的妥妥的“大抓手”。要知道,平均每100克干黑木耳,含铁高达97毫克。所以,多给孩子吃黑木耳是补铁的关键。
3.补锌-牡蛎
相对于钙和铁,人们对锌的了解可能不多。其实锌是一种辅酶,刺激体内特定酶的活性,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虽然对锌的需求量很小,但缺锌也会引起体重增长缓慢、食欲不振、营养吸收不良等问题。然而,由于锌的需求量很小,人们每天都可以从食物中获得。
我们日常的食物,如海鲜贝类、红肉、肝脏、菌类,都含有足够的锌。但是,说到含锌量最高的食物,非牡蛎(也叫生蚝)莫属。根据《牡蛎中的锌含量》一文,100g牡蛎中含有71.2mg锌。
4.VC大榭枣
维生素C丰富易得,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不如钙、铁、锌。但是,不重视不代表不重要。维生素C能促进抗体的形成,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铁的吸收,甚至解毒。它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
对于孩子的健康来说,维生素同样重要。相关文献中已明确指出,维生素C不仅能增强儿童免疫力,降低儿童感染的风险,还能预防儿童呼吸道感染。所以补充VC含量高的食物也很重要。
那么,哪些食物的维生素C含量高呢?
柠檬?橘子橘子?苹果?不要!
其实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水果是大枣,其维生素C含量是柑橘的32倍,柠檬的41倍。所以,有效进补至关重要。
什么是有效的补药?即在知道食物相关元素的含量后,采取“适量、适度、均衡”的原则进行补充。也就是说,每天给孩子吃补品的时候,要混合多种食材一起吃,这样宝宝才不会觉得腻。
不过以上建议更适用于3岁以上的宝宝。如果家里的宝宝还没到3岁,就要补充配方奶粉。原因是宝宝对常规食物的接受程度和成人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不仅如此,宝宝的肠胃消化功能、营养吸收能力甚至食欲都相对有限。所以,辅食可以算是补品,主角应该还是配方奶粉。
其实很多家长都知道,上面说的钙、铁、锌、维生素C的含量都不低,尤其是羊奶,比牛奶含有更高的天然营养。以何蓝羊奶粉为例,其天然乳铁蛋白是牛奶的8倍,对提高儿童免疫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天然牛奶钙是牛奶的1.5倍,钙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说了。不仅如此,羊奶中九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也较高。天然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含量分别是羊奶的5倍和11倍。#婴儿全神贯注的秘密#
营养价值高只是其中之一,吸收好也是蓝河羊奶粉受到很多家长喜欢的原因。据了解,羊奶的平均脂肪球大小比牛奶小1/3左右,脂肪球由小分子结构的短链脂肪酸组成,更容易被宝宝消化吸收。当它被吸收后,补充的营养才会真正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