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安乡的乡村特色

黄金梨越来越甜

宿安乡黄金梨生产基地是乡政府与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开发总公司签订的黄金梨生产项目,于2002年组建了临邑县金色农业有限公司。为使黄金梨生产基地尽快取得效益,实现农民增收,临邑县质量技监局标准化科工作人员多次深入到基地进行现场指导,他们先后从省里索取标准10余份,并结合当地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壤条件和生态环境条件,制定了《绿色食品黄金梨生产技术规程》、《绿色食品鲜梨包装生产操作规程》和《绿色食品黄金梨初加工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及质量保证措施》三项标准,使黄金梨从生产到销售实现了“基地种植与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产品销售”三结合,有力地促进了黄金梨生产项目的顺利开展,使广大种植户得到了实惠。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标准化种植,黄金梨产品申报的珏昊牌商标不仅顺利通过了国家商标局的批准,而且经农业部环境检测中心和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同检测,黄金梨还获得了国内同类产品惟一A级绿色食品。每公顷增收达7万余元,大大促进了“三农”发展,让老百姓切切实实地得了前所未有的收益。

依托优势抓开发

宿安乡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念好“三字”经,加快旅游开发建设步伐。一是念好“挖”字经。宿安乡尚存有明朝大书法家邢侗的故居,该乡筹措资金30万元,在宿安街邢氏祠堂的旧址上,建设仿明建筑的邢侗草堂,将现存的文物摆放在草堂内,对院内的碑刻和邢侗亲植的皂角树进行重点保护,打造宿安文化旅游品牌。二是念好“引”字经。引进了投资1000多万元的临邑金水园盐碱地开发项目,一期工程投资300万元开发建设了100亩荷花园,栽植“鄂莲4”、“鄂莲7”等优质品种,建设6处垂钓台、4处乡村风情农居,供旅游观光者休闲娱乐。三是念好“培”字经。以“珏昊”牌万亩黄金梨种植基地为依托,以崔家、邓家黄金梨精品园和密植园为重点,倾力培植建设黄金梨生态观光园。

棉花

培育三型农民

宿安乡紧紧围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目标,积极培育“市场型”、“两栖型”、“技术型”农民,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政策引导,造就“市场型”农民。充分发挥本乡林果种植、棉花种植、畜牧养殖的优势,积极发展农村经济人队伍,根据市场经营范围对农村经济人进行分类建档管理,从市场信息、经营模式、经营技巧等方面强化对他们的培训。经他们销售的各类产品每年可达100多万元。

二是做强产业,培育“两栖型”农民。通过实施两大“天字号”工程,为农民就业开辟了渠道,搭建了平台。有2000名农民实现了上班当工人,下班去种田的两栖生活。

三是科技带动,塑造“技术型”农民。积极实施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为农民致富“充电补脑”。通过“走出去取经,请进来传宝”等多种培训方式,使200余人成了乡村农技骨干和“土专家”,全乡60%以上的农民掌握了1—2门致富技术,同时全乡涌现出308个科技种养示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