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明善被查,力帆破产重组,英雄落幕。
6月10日晚间,*ST力帆发布公告称,公司分别于6月10日、6月13日收到控股股东力帆控股及实际控制人尹明善、陈巧凤、尹喜地、尹索伟的通知。
公告显示,力帆控股为*ST力帆的控股股东,持有公司47.08%的股份。尹明善、陈巧凤、尹喜地、尹索伟均在公司担任董事职务,以上四人直接持有公司0.49%的股份;上述四人通过持有力帆控股股份,间接持有公司47.08%的股份。
此消息一出,业内普遍认为,力帆这次是真的没得选了。
我们无意附和这种说法,但从目前来看,力帆确实迎来了死亡期,尹明善也迎来了英雄结局。
毫无疑问,尹明善是个英雄。
他曾经在重庆家喻户晓。他手里的两张牌,摩托车和足球,曾经是重庆的骄傲。曾经超越嘉陵、建设的力帆摩托,成为重庆摩托车行业的领头羊。2000年,尹明善斥资5580万元收购“前卫环球岛”,更名为“重庆力帆足球”。那一年,球队夺得足协杯冠军,这是重庆足球历史上的第一个冠军。
他也是重庆汽车的创始人。
2003年,为了拓展业务,尹明善决定进军汽车行业,力帆集团随即拉开了汽车制造的序幕。他买了重庆专用汽车厂80%的股份,然后增持到95%。他的商标完全改成了“力帆牌”,并开始在北碚建设汽车生产基地。在尹明善看来,“丰田无处不在,桑塔纳无处不在。问力帆人,怎么办?”“没有梦想的老板和饕餮之徒有什么区别?”
2005年,力帆拿到汽车生产资质,2006年正式将其力帆520轿车投放市场,当时尹明善68岁。老马蹲伏,志在千里,先烈暮年勇气满满。
2010165438+10月25日,力帆成为国内首家上市的民营车企,尹明善称之为他73岁时收到的“最好的礼物”。上市后,力帆控股市值达到6543.8+00亿元,尹明善为重庆首富。
至此,尹明善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但也是从他进入汽车行业的那一天开始,可能就为今天的成绩埋下了伏笔。
在10多年的时间里,力帆汽车先后制造研发了多款车型,并在随后推出了符合发展趋势的新能源汽车,但销量相对惨淡。尹明善的“模仿”策略,在做摩托车的时候没有坏处,但是用在做汽车的时候,很快就会捉襟见肘。多年来依靠模仿和抄袭生存的力帆汽车,没有核心技术支撑,产品口碑和品牌知名度也不尽如人意,财务危机逐渐显现。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汽车市场,力帆开始掉队,销量和利润双双下滑。
根据力帆最新的销售数据,8月份,公司仅销售传统乘用车15辆,同比下降92.4%,新能源汽车49辆,同比下降78%。6月5438-8月,公司销售传统乘用车1183辆,同比下降94.53%,新能源汽车661辆,同比下降60.54%。
业绩方面,*ST力帆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54.38+0.584亿元,同比下降69.42%;净亏损25.9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9.47亿元,同比增长65,438+073.99%。总资产约为16.96亿元,净资产仅为16亿元,同比下降9.612%,负债高达16.77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8.87%。
“从2018开始,力帆就一直在不成功便成仁。”业内人士坦言。
汽车的智慧也已经写在路的尽头力帆,萧瑟尹明善?|?未来人物: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在梦想的幻灭中不得不养活自己。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命运还是没有给尹明善一个“好死”的机会。
力帆也是机会渺茫。
几乎在尹明善被立案的同时,力帆(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十家全资子公司重整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在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召开。力帆汽车破产重组,正式拉开序幕。
本届力帆的法人单位为力帆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法院指定的债务管理人(以下简称“管理人”)审计结果显示,力帆销售公司目前账面资产约3000万元,固定资产约15万元。
这些资产与债务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两个月,管理人* * *收到债权489笔,申报债权总额为11.28?1亿元,最后债权总额为6.99亿元。未批准债权的主要原因是未决诉讼、申请人不合格、证据不足。也就是说,力帆销售公司的资产和债务之间还有近7亿的缺口。
另外力帆销售公司有162?一起民事诉讼和仲裁诉讼尚未结案,涉案金额约8.7亿元。普通债权人中,单笔债务最大的是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Xi安支行,核定债权金额2.84亿元;单笔债务最小的是厦门健秀镜业有限公司,核定金额为1.665元。
可见,财务是决定力帆生存的唯一因素。
近日,*ST力帆发布公告称,重庆两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两江基金”)和吉利重大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重大”)将作为意向重组投资者参与力帆股份的重组。据天眼查信息,吉利迈捷是吉利科技集团的全资子公司,由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全资控股。
这意味着吉利已经开始参与力帆的重组。
吉利汽车大股东为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这意味着吉利将接手并收购力帆股份。有人认为,壳资源、土地资产、金融牌照或是吉利看中后者上市公司的部分。
舆论认为,一方面,作为上市公司,力帆的“壳”资源可以“装入”其他业务,为吉利在资本市场带来更多便利;另一方面有利于西南市场的布局。力帆汽车重庆生产基地在产业扶持和地方政策上可以享受一定的红利。从吉利目前的生产布局来看,主要工厂位于东部和北部,收购力帆后可以完善其全国生产网络。
结果未知。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吉利控股被多次传言有意收购力帆股份。对此,吉利控股集团新闻发言人杨学良曾否认“没有这回事”。就算吉利让力帆看到了曙光,吉利会不会留住力帆还是个未知数。最大的可能是吉利接手力帆的时候,就是力帆退出舞台的时候。
总的来说,低估造车难度是阴明山没落的根本原因。
“摩托车技术的复杂程度和汽车不一样。这不是两个轮子或四个轮子的问题。管理、资金等条件都没准备好,力帆已经做得很努力了。”专家这样解读力帆的失败。
在外界看来,对于已经被债务拖入生死境地的尹明善和力帆来说,造车不是第一要务,而是还债。
不管证监会的调查结果如何,也不管吉利能否拯救力帆,尹明善和中国自主造车的时代终于结束了。曾经的重庆首富,曾经的巨头车企,已经成为过去。
“还记得我年轻时的梦吗?像一朵从不调零的花。陪我走过风雨,看尽世事无常,看尽沧桑。”不知道尹明善听到这首《爱的代价》会是什么感受?(写作?|汽车有智慧吗?王·)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