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是什么?
然而,虽然大部分大学生认同或接受* * *产品主义的理想,即信奉* * *产品主义,但也有人认为实现* * *产品主义的理想是渺茫的,甚至根本不信奉。大多数大学生都同意“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但他们往往未能完全付诸实践。还有一些大学生没有信仰,志向高远,对未来生活没有目标,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金钱利益轻理想追求,重平等交换轻爱情。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少数大学生把“赚大钱”、“当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他们讨厌学习,经常抄作业,考试作弊。有的以大学文凭为上升的跳板,以入党为谋取利益的手段。他们梦想的是出人头地,当官发财。
可见,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呈现出多种形态,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并向不同的方向发展。究其原因,是与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分不开的。首先,在商品大潮和各种思潮的冲击下,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在不断变化。大部分大学生能够适应新环境的变化和发展,对* * *产品主义信念坚定,脚踏实地,努力学习;还有一些大学生意志薄弱,经不起糖衣炮弹的攻击,头脑中* * *产品主义的信念动摇;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是非分辨能力很差。在各种复杂的思潮和信息媒体的影响下,他们迷失了自我,甚至在人生价值取向上出现了问题。其次,当前社会严重的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也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产生了负面影响。少数党员干部经不起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腐化堕落,违法乱纪,以权谋私。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党的威信,也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产生了负面影响,造成了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的迷茫和动摇。他们有的厌恶政治,玩世不恭,有的则强化了当官发财的意识形态。
第二,道德品质
世界上没有什么是绝对的。人都是一样的,没有绝对的好人坏人之分。我们通常所说的好人坏人都是相对的。思想道德素质是衡量一个人好坏的重要尺度。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每个阶段的学生都会接受不同程度的思想道德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邓小平理论和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无疑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必备教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价值观和传统美德。
当代大学生大多认同正确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为国家和集体做贡献,认同集体主义是价值观的核心。但是也有很多学生有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膨胀导致了集体主义的淡化。有些大学生,尤其是党员,能够把祖先放在自己之前,把国家放在集体之前,处处为他人服务,处处为集体服务。他们乐于助人,勇于奉献,能以整体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也表现得非常出色。而另一些大学生则认为人性是自私的,选择个人主义作为自己的准则。目前先为自己着想,把个人利益放在国家和集体利益之上。还有一些大学生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等价交换关系,总是从“利己”出发,对同学关系冷漠,对集体活动没有热情,不关心国家大事,缺乏社会责任感。他们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只取决于个人的知识、才能、机遇和人际关系,与个人道德没有直接关系。少数学生不讲文明和社会公德,举止粗鲁,谈吐粗俗,甚至打架斗殴,偷盗赌博,有的人甚至走上了抢劫杀人的道路。
在大学生中,由于个人家庭条件的差异,他们的消费行为也有所不同。有的大学生生活艰苦朴素,省吃俭用,必要时做一些兼职赚取生活费,让自己自食其力,减轻家庭负担,绝不乱花钱;有的大学生家庭条件富裕,花钱大手大脚,从不考虑父母赚钱的艰辛,习惯了贵族子弟的生活;仍有少部分大学生,尽管经济条件不好,却提前花钱,甚至借钱来满足一时的快乐和享受。很多人把钱花在当代大学生中流行的五件物品上,分别是:电脑、手机、mp3、CD、录音机。五大件只有几件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有一件或几件,有的五大件什么都有,而且是名牌或进口货。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出现上述情况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由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决定的,当然也与当前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大学生虽然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但他们一直生活在安静的环境中,肩负着繁重的学习任务,这往往使他们以一种远离现实的特殊方式感受时代的变迁。对于他们来说,人生唯一重要的比赛就是高考。所以,当他们抱着天之骄子的心态进入高等院校时,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的前途是有保障的,可以松一口气,不再努力学习,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有些同学虽然继续努力学习,但只是被迫面对考研和就业的双重压力,积极性不高,效率低下。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也不为过:“考研的人过着猪一样的生活,找工作的人过着狗一样的生活,考研的人过着猪一样的生活。”对于专科生来说,考研没有压力,也不用忙着找工作。其中最流行的短语是“抑郁”。有的人因为无事可做而抑郁,有的人因为不愿意做事而抑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更多的学生选择上网来逃避现实或者摆脱这种压抑的状况。而上网一般就是聊天,打游戏,看电影,浏览娱乐网站等等。一些自制力很强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放松和懈怠,仍然可以回归现实,积极学习或参加社会实践。而其他自制力差的同学则深陷其中,沉迷于打游戏或者从事不切实际的网恋,浪费了大量时间。
另一方面,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繁荣,出现了高收入阶层。很多爆发以高消费为荣,花钱大手大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造成社会分配不公。再加上少数媒体的夸大其词和不正确引导,导致社会心态躁动和失衡。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念也受此冲击和影响,所以少数大学生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追求超前消费。有的人虚荣,招摇,穿名牌,互相攀比,追求高端消费。为了追求高消费,有些人想尽办法挣钱,而不是安心学习。挣钱的多少成了这些大学生衡量人的价值的主要尺度。
第三,对解决方案的看法和意见。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总体是好的、积极的,但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也造成了很多大学生未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畸形发展。可见,加强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势在必行。而且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苦的工作。我们必须根据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特点,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因材施教,取得实效。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进行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建立适应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体系,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教育手段落后、教育力度不够的问题。现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是死板、僵化的,而应该是多样化的、内容丰富的、有针对性的,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中的不良思想倾向;重视学生政治理论学习,加强学生思想品德培养。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加强党的建设,正确引导大学生,用先锋模范带动他们。同时,教师也是学生的榜样,其形象直接影响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确立。因此,要从各个方面重视领导干部和教师在高校政治工作中的示范作用,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此外,除了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外,还要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教育方式应该更加多样化。要根据大学生喜欢参加竞技活动的特点,组织学生通过听形势报告、看视频、参观改革开放成果展览、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主题班会、社团活动等多种方式,近年来流行的创业策划大赛、科技发明的评比、广告商标和广告语的征集、一些重要奖项的设立,都激发了学生创业的热情,为个人才华和能力的展示和发挥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无疑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