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滇红集团的未来发展

为适应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滇红集团于2009年初确立了“二次创业,铸就滇红之魂,再创滇红辉煌”的发展思路,在创“三大名优”的指导思想下,实施“四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精细化、销售网络化)。围绕“400亩滇红产业园核心区、1000亩滇红文化旅游区(涵盖南城门、文笔塔、青龙桥、盐池)和1000亩茶文化体验旅游区”的总体规划,集团计划用5年时间打造世界最先进的现代化制茶企业。项目建成后,将以“无菌、无尘、高标准”为目标,建设云南红茶、普洱茶、绿茶标准化生产线各一条,总投资2.7亿元,其中一期投资654.38+6870万元。项目建成后,红茶总生产规模将达到654.38+0.5万吨,五年内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利税2亿元以上。目前,项目建设各项工作正按计划稳步推进,预计2011年建成投产。届时,一个集“山、水、园、林、茶、人”于一体的国内一流制茶企业——“现代生态滇红产业园”将在彩云之南的茶乡凤庆诞生。围绕发展目标,按照打造“三个名”(即“把滇红打造成临沧名片、中国名牌、世界名品”)和实施“四化”(即实施“标准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网络化销售”)的总体要求,集团将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目标的完成。

1.整合资源,建设高标准原料基地。

围绕集团未来三年实现产值6543.8+0亿元的总体目标,集团将与茶农合作,整合临沧6543.8+0.2万亩茶园资源,建设20万亩标准化茶园基地,将自有茶园面积从目前的3万亩增加到6543.8+0万亩,不断扩大国际认证有机茶园的种植面积,为客户提供充足、优质的有机茶园资源

2、扩大规模,建设标准化体系。

在巩固和优化公司现有茶叶初加工基地的基础上,不断改变茶叶生产零星分散的现状,集中力量培育和扶持一些规模较大、档次较高的茶叶初加工基地,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初加工原料生产加工备案制度,根据产品结构调整,对茶叶初加工站实行分类管理,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三年内,集团将实现初加工基地“三个一百”的目标,即规划65,438+000个优质茶园行政村,完成65,438+000个标准化初加工院(含50个有机茶初加工院)建设,每个初加工院年加工能力达到65,438+000吨。通过建立和完善标准化的初加工工艺和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可以在初加工源头有效控制产品质量。

3.加大研发力度,不断创新红茶产品,引领红茶市场。

以中国茶叶协会授牌的滇红集团科技示范基地为平台,引进全球制茶高端人才;加强与国内著名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在原有茶叶研究所的基础上加大投入,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合作,成立“中国红茶研究所”,引进高水平科研人员,提升产品研发;充分利用现有茶叶品种资源,着力开发个性化高端产品,不断创新红茶产品,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引领中国红茶消费市场。

4.加大投入,建设标准化生产线。

在实施“滇红集团技改搬迁建设项目”中,采用新技术的设备投资不低于7000万元。通过引进国内外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意大利C21袋泡茶包装机,美国Optyx600智能拣梗机,国产PZ/150HT微波干燥灭菌流水线等),加强云南红茶的生产现场管理和产品质量认证。

5.加快品牌建设。

品牌价值是企业的核心价值,产品质量和服务是品牌价值的基础。经过70多年的经营,滇红品牌取得了一定的品牌效应,但品牌形象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目前,滇红集团已将品牌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继续扩大品牌知名度的同时,大力提升品牌美誉度。

力争在短时间内将“滇红”和“凤牌”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红茶品牌。近期第一步,加快“滇红”商标注册和“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申报工作,力争用三年时间完成注册认定,推动企业品牌建设再上新台阶;第二,不断深挖滇红特色文化,赋予品牌文化内涵,增强品牌生命力,真正把滇红品牌推向世界,成为人人喜爱的名优产品;三是重点组织实施“滇红70周年庆典暨新滇红竣工仪式”等事件营销和品牌推广活动。

6.加强营销团队建设,拓展营销渠道。

根据集团营销队伍薄弱、营销渠道狭窄的现状,董事会提出加快营销模式转型,从单一的原材料供应商向原材料供应和消费并重的营销模式转变,实现企业利润增长。

建立了覆盖华北、华南、华东、中原、东北、西南、西北的七大营销中心,计划用2-3年时间打造一支可靠、精干、成功的千人营销团队。

从茶叶批发市场入手,建立茶叶批发渠道,计划用三年时间将渠道拓展到所有茶叶批发销售终端;

做好加盟连锁和直营店的建设。五年内完成65,438+0,000家云南红茶直营店建设(2065,438+02年前计划完成200家),启动高端产品封闭运营,进一步开展电商合作,构建全球销售网络。

7、围绕目标,完善机制,实现企业良性发展。

在综合考虑云茶产业资源优势、企业发展实际和市场拓展需要的基础上,集团制定了未来五年发展规划:以红茶为重点,从2010年起实现营销总价值逐年翻番的目标,即2016年力争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力争实现销售收入12。为实现上述生产经营目标,集团将引入战略投资,优化资本结构,增资扩股,将公司原注册资本由3093万元增加至3亿元;同时,调整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为集团上市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