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古代设计思想对现代设计的意义?
战国末期,作为法家思想代表的韩非子著《韩非子》,形成了以法、术、势为核心的法家思想,其中“法”指的是法律和条文。法律是规则的代表,社会是由利益构成的,所以他认为艺术是非功利的,忽视了艺术的价值,提倡实用为美。所以秦始皇的“同书”“同列”就是这种政治思想的体现,这种规范的思想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继续发展的需要。
同时,这种执政理念也是传统观念的体现。天圆之地,是古人通过对客观自然的观察推断出来的认识概念。不难发现,以方圆为特征的器皿非常普遍,尤其是硬币。不仅如此,方圆代表阴阳结合,方为地,圆为天,方圆为乾坤,也代表阴阳两极。阴阳完整,阴阳两极相互转化。这是中国古代最朴素的思想,也是最朴素的设计思想。
(2)仪式的文化表征
夏到周三代是青铜礼器的鼎盛时期,也是奴隶社会生产力水平与人们对天的崇拜和敬畏相融合而形成的工艺形式。青铜器代表了凡人对神灵的臣服和崇拜,是与天沟通的一种方式,是统治阶级奴隶民族的象征符号,是当时社会的一种仪式文化形态的代表。因此,我们可以从青铜器的形状和装饰图案中看到这种文化的表征:庄严、冷酷,甚至可怕。礼,可以美化容貌,是古代等级社会区分阶级的一种形式。国有、有教养的人必须懂礼仪,所以应用的器物也打上了礼仪的烙印,可以说是一种弘扬礼仪的方式。当然,古人分析过文质的区别。文学是表面,质量是内部,文学是为人们的耳目服务的罪魁祸首,而质量,也就是它的实用,是古人推崇的内在价值。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古代设计思想具有功能性文化特征,重质轻文,设计中功能至上。这种品质是一种内在的情感表达,即古代统治阶级思想的传递,而文学是上帝的想象和创造,是统治阶级传达思想的形式需要。随着朝代的更替,礼崩乐坏,青铜艺术逐渐由天上转向地下,带有世俗化倾向,纹饰也逐渐变得亲切柔和。
(3)先秦思想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方圆的造型可以说是贯穿了中国古代器物设计的始终。同样,古代智慧的这种认知方式也体现了它作为一种符号的力量。在中国工商银行的标志中,陈教授的设计采用了一枚中间带“公”字的隐形圆形方孔硬币,是对古钱币中方形的一种改变,整体上结合了。所以图形的再创造是最直观最直接的。在香港设计师靳埭强的个人标志中,一只兰花形状的手被用来拿茶叶。手的图形包含了禅宗中手的表现风格,简单、温柔、有力。茶道也是他非常喜欢的一种文化,也是个人修养的一种表现,是非常成功的个人logo设计。从简单的标志中不难看出,它传达了中国的思想和文化,整个图形给人一种深深的感觉和信任。设计不仅仅是设计师自己的事情,它必须符合设计目的。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我们不得不承认设计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信息交流的方式也是翻天覆地的。但古代设计思想的先进性在于,任何设计都要审时度势,如果需要创造,就需要吸收新元素。特别是在汉字设计方面,中国举办的方正汉字设计大赛是对传统汉字的再创造。
三、装饰图案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1)饕餮纹(兽面纹),奎文。
饕餮纹,又称兽脸纹,是传说中的猛兽形象,凶猛可怖。饕餮纹的运用增强了整个青铜器的神秘感和恐怖感,尤其是一些青铜礼器。这种装饰图案既能震慑奴隶,又能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地位和利益,还体现了商人“先鬼后礼”的思想。饕餮纹的形状是由许多背形花纹和形似野兽的眼睛组成的装饰图案。许多直线在遇到边界时向后卷曲并形成钩子。兽面图案基本上是对称的饕餮图案。奎文的钩从中心对称,看起来像一个卧S,上下各有一把尖刀。整体来说,造型比较犀利,棱角分明。从装饰图案来看,都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可以说,象征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鲜明的特征,它包含了不同文化的象征。他们都崇拜自然神的力量,自然神既是力量的象征,也是权力的象征。而且纹饰往往分布在器物的腿部,或者布满这样的纹饰,相互靠近,有界限。青铜装饰根据铸造工艺的特点,形成浅浮雕块和线刻相结合的形式,有的还采用多层次装饰。这种多层次的装饰称为“三层花”。而且装修中有一定的比例平衡,不是简单的排列,而是根据外形的美感用生理比例来排列。
(2)鸟纹和凤纹
随着时间的推移,除了动物类的图案外,鸟纹和凤纹也是青铜器的装饰图案之一,越来越频繁地应用到青铜器上。凤凰纹早在红山文化时期就被发现,是一种鬃毛飘逸的蛇。鸟纹是对鸟的象征性概括。从春秋晚期开始,凤纹在具象与抽象之间反复演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将自然美与抽象美相结合,将现实与浪漫的经典图形相结合。经过几千年的变化,它生动地展现了“再造想象”的能力,而这种再造想象的能力正是传统图形进化的生动例证。从上面提到的夔文来看,鸟纹和凤纹有着密切的关系。卧S形的演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时间上看,凤纹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抽象为卷曲的涡形,有的更多的是几何双钩,形状与奎文极为相似。所以从凤纹的演变中可以看出,装饰纹样的变化方法有象形、变象形和高度抽象化。(1)象形鸟以更真实的方式模仿真鸟。根据战国中后期凤鸟的特点,昂首挺胸,矫健飞翔,具有高贵的特点;(2)象形变化在具象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保留冠头,尾逐渐简化为钩形;(3)抽象的形状是更高度概括的图形,甚至是完全几何的,变化趋于云纹。这些变化手法是图案的创作方法之一,也是当前应用传统图案的设计可以借鉴的方法之一。
(3)装饰图案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这些图案有中国的特色,但现代设计应该创造哪些新的中国图案?传统图案充满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之所以可以期待他们一眼就有中国特色,是更深层次的思想,但也说明他们有相同的特点。虽然时代不同,民族不同,但它一定有自己的独特性,在于中国人对完整、完美、平衡的需求。中国的设计思想既然是认知思想,就是辩证的,所以一定是内敛的,综合的。传统图形只是一种借鉴形式,其笔法和线条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但这种形式不应局限于当下设计中分离的应用。对于信息社会来说,到处都是复杂无序的文化符号,设计师渴望在其中找到自己的表达符号。所以民族符号的传播被忽视,没有植根于中国的文化背景。当然,中国的设计界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靳埭强、陈幼坚等一批香港设计师正在努力探索。北京奥运会的一系列标志和标识也传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运用。
四。结论
传统文化的艺术渊源很深。我们不仅要从纹饰上看演变过程,还要意识到孕育它们的思想根源,这也是我们在对待现代设计时需要考虑和研究的。中国传统思想的起源和分化,形成了整个传统艺术的宝库,我们应该深入浅出地进行阐释,将粗中有细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努力创作出属于中国新时代的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