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寨街道办事处区域经济

1978年,全街道农村经济总收入437万元,2000年为4.2亿元;第一、二、三产业比例分别为7.2: 81: 11.8。2000年,地方财政收入400万元,国内生产总值12365438+20万元,税收6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80元。

该街道根据高新技术产业拓展区和生态民俗旅游度假区两大功能定位,提出“南部工业区树形象,中部农业区出效应,北部旅游区提质升级”的总体发展目标,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力培育支柱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相互协调、双向驱动。北寨产业布局主要以流域为界,崂山水库上游流域重点发展高效、生态观光农业和民俗度假旅游。张村河上游的土地可以开发利用,重点发展高科技产品出口加工业。南部工业区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投资环境日益优化。

依托本街道和北九水、花楼山两个景区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优势,将旅游第三产业放在街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位置,大力发展青岛北宅樱花节、农家宴、山地旅游特色民俗度假等特色项目。以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为目标,以农业生产为重点,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使农业生产向高科技、高效化、产业化方向大发展。建成了青岛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青岛果树研究试验场、大劳600亩大樱桃观光园、北投村300亩生态乐园、五龙尖400亩蟠桃园、沟崖金玉湾农业观光园,建立了高效农业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都市农业产业模式。南部工业区抓紧崂山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的规划建设,加大对外开放力度。青岛皮鞋厂、海泰机绣、新金地电子、藤田机械、明昌模型、香港林微集团、吴海电子、林升纺织公司等工厂已签约投产。上述企业和示范园区项目带动了北宅街道农业、工业、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经济发展。街道党委、办事处着眼于树立“青岛生态观光旅游度假区”新形象,不断调整第一产业方向,扩大第二产业规模,提升第三产业水平,提出了“南部工业区树形象,中部农业区见效果,北部旅游区升级”的总体发展规划。从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优势和北九水、花楼山两大景区入手,加快了旅游发展步伐。青岛北宅樱花节作为青岛十大节庆之一,自1996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成为北宅街道生态旅游的龙头。从最初的民办,发展到今天由青岛晨报和崂山区政府主办。北寨街道现有樱桃1.2万株,其中果树8万株,种植面积1.33公顷,总产量320吨。五年来,樱花节的规模由小变大,影响力由弱变强。参与节庆活动的国内外游客数量逐年增加,知名度不断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0年,第五届青岛北宅樱花节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场面热闹,参与性强,空前繁荣。* * *接待游客6543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总收入达到31.2万元。樱花节的成功举办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全街道注册的52家酒店营业额达到654.38+0.76万元,42家山区上市农家宴营业额达到43万元。北宅农家宴已经注册了商标,成为青岛餐饮服务行业的一个靓丽品牌。以樱花节为龙头,多个精品农业园区为整体,统一规划,统一宣传,品牌战略,提高了北寨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的知名度,使得北寨的生态农业旅游从樱花节开始,一直延续到深秋,带动和促进了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200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6600万元,比1999增长27%。

大老樱桃园成立于1995。2000年从意大利、乌克兰、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6个国家引进了17个樱桃品种和23000株樱桃。这些新品种全部进入盛果期后,樱桃的成熟期将从现在的半个月延长到一个半月。嫁接改造樱花树3000株,苗圃2公顷。建成了2公里的环山公路和2500米的分段公路,基础配套设施日臻完善。初步树立起一个通道畅通、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三季硕果累累、吸引力强的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园区形象。今年樱花节期间首次对外开放,接待游客近65438+万人次。最终建成集产品效益和资源为一体的观光果园,为北宅樱花节提供良好的环境。

北投生态趣园总体规划33公顷,计划分三期进行。通过一、二期工程,改善了基础设施面貌,提供了水、电、路等配套设施。截至目前,已硬化路面1,000米,修建园路500米,修建高位水池1,300立方米,种植果树3万株。一些果树如石榴、枣和桃开始结果了。利用天然岩石雕刻100个著名书法家的字,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形成了白曲山独特的风格。投资5万元建设了两个观赏亭,建立了占地0.8公顷的农田鉴赏示范基地。公园还发起了“大树”认养活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趣味公园的建设。扩大了趣园的影响力,提高了趣园的知名度。今年樱花节期间,公园接待了近两万名游客。

沟崖金鱼湾观光园有新品种茶园0.4公顷,崂山地方品种资源园1.33公顷。北投石榴园种植石榴树1000株,面积10公顷。全街道新增果园500亩,总面积933公顷。引进了金太阳杏、壶杏、青岩1号桃、樱桃等20多个品种新品种,为北寨的旅游增添了新的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