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黄河鲤鱼从哪里来?
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还有驰名中外的黄河鲤鱼。黄河鲤鱼以其金鳞红尾、长而壮的外形和“甜、鲜、肥、嫩”的独特风味,被列为中国“四大名鱼”之首。鲤鱼是淡水鱼类中品种最多、分布最广、养殖历史最长、技术最成熟、产量最高的鱼类。鲤鱼产于北方的黑龙江和南方的珠江流域。为什么黄河鲤鱼最有名?黄河鲤鱼产于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和山东,这些地方的黄河鲤鱼最正宗,质量最好。《清稗笔记》中“宁夏人吃鲤鱼”的条目记载:“宁夏的鲤鱼,渔人在隆冬凿冰,尽取之。但是肉比较粗,口感不好,和南方的中产阶级没什么区别。如果不是河南黄河出产的,那就是甜、鲜、嫩,堪称珍品。”“华南”是指淮河以南的华中、华南地区,水域面积大,水产丰富,鲤鱼多。但由于水底淤泥很厚,鲤鱼有在淤泥中寻找食物的习惯,所以淤泥气味很重,很多当地人不喜欢食物。宁夏地处黄河上游,但受气候和水质条件限制,生产的黄河鲤鱼质量不高,甚至“肉质粗糙,口感差,与南方中产无异”。所以,并不是所有的黄河鲤鱼都是好的,只有河南产的黄河鲤鱼才是“甜、鲜、肥、嫩,堪称珍品”。你要问为什么,秘密在黄河。黄河上下游的水质不一样。黄河在流经晋陕黄土高原的过程中,冲刷和搬运了两岸的黄土,形成了举世闻名的浑河。黄河冲出峡谷,从河南金梦下方进入平原,河床变宽,流速减缓。河流中的粗泥沙沉淀后,泥沙以细颗粒为主,形成了独特的弱碱性、高钙、强界面作用、强自净的水质。只有生长在这一段黄河的黄河鲤鱼才是正宗的。这个路段就是郑州段。据当时的河南省水利厅和新乡师范学院生物系于1973-1975组织的黄河鲤鱼调查,河南省金梦至范县段唯一的固定产量田位于郑州市巩县(今巩义市)的黄河口。罗易河口七里铺至南河渡、卫龙、黑石关,水位相对稳定,浅滩较多,水深约1米。水清澈透明,底部是软泥,有大量的眼子菜、莎草、苔草、柳根等。,适合鱼卵附着。在4月至5月的繁殖季节,大量成熟的黄河鲤鱼回到这里产卵。珙县河段捕获的成熟个体比例最高(雌鱼占70.7%,雄鱼占93.5%),表明成熟个体是从外地游来产卵的。黄河铁桥至兰考东巴特河段是一条典型的游荡性河流,河道和水流多变,仅有少量临时产卵场。长垣以下,河道稳定,河床狭窄,流速快,浅滩少,不易形成产卵场。因此,该河段捕获的成熟个体很多,但成熟个体很少。从罗易河产卵场孵化出来的鱼苗向下游游去,在别处寻找食物长大。2007年国家指定保护区,黄河郑州段黄河鲤鱼国家级水产种质,2012获得黄河鲤鱼地理标志,所以说“正宗黄河鲤鱼出郑州”一点也不为过。黄河鲤鱼之所以名扬天下,还得益于一道河南菜的推广,它就是豫菜十大名菜之首——糖醋软炸黄河鲤鱼焗面。河南得益于黄河中下游,金鲤鱼,历代珍宝。宋代有“百元捧而不回”之说,可见其珍贵。然而,再珍贵的原料也不值钱。河南菜的炒菜以活汁著称。所谓的活汁,从来都是两种解决方案。第一,炸鱼的汁需要达到泡花的程度,这叫汁要干;二是取方言中中和、活泼的谐音;糖,醋,油,甜,咸,酸,要在高温下,在搅拌中充分融合。每样东西都有自己的味道,但并不突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却不见油、糖、醋。甜是酸的,酸是微咸的。这种汁使鱼肥嫩爽口不油腻。吃完鱼,汁不尽,再大火回汁,加细烤面。果汁又热又脆,入口的感觉真的很奇妙。此菜以1黄河鲤鱼(约750g)为主料,葱花蒜末,精盐,白糖,醋,料酒,姜汁,湿淀粉,清汤,白面。将鱼洗净,展开,掰成两面波纹状,放入六成热的油锅炸几下点燃,待鱼泡好后再点燃;油温升高后,将滗出的油捞出,然后放入锅内,与各种食材一起榨汁。边炒边推,边搅拌鱼上的汁液。当鱼的两面都彻底尝过之后,把它钩到流动的水中。当果汁变稠后,加入热油,将果汁擦干,放在盘子里。配菜,炒龙须面。成品菜色泽鲜柿红,油重和谐,吃起来方便而不腻,酸甜可口,酸中微咸,鱼肉鲜嫩。黄河鲤鱼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首先,它的美味征服了中国人的味蕾,所以对鲤鱼推崇备至。早在2500年前的《诗经》中就有“食鱼则为河之鲤”的说法,黄河鲤鱼被列为第一河鲜。在周宣王侵敌的庆功宴上,他特意用“煮甲鱼鲤鱼”设宴款待群臣。梁代陶弘景曰:鲤鱼“为诸鱼之力,为食之味”。在北魏的《洛阳伽蓝记》中,他夸口说“李罗于一贵于牛羊”民间有句话叫“无鲤不成饭”,鲤鱼在宴席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甚至是最后的角色。除了美味,鲤鱼是中国最受欢迎的吉祥物之一。中国人喜爱和崇拜鲤鱼的习俗涵盖了生活的许多领域。鲤鱼象征着努力、善良、忠诚和好运。送鲤鱼以示尊重和祝贺。每年都有超过(鱼),庆忌超过(鱼)的年画更是经久不衰。《孔子姓氏》中写道:“(孔子)十九岁至一岁嫁给宋朝一个官员,一岁生下于波。鱼的命也是鲁昭公赐的,孔子受君尊,故以名唤鲤,字“鱼”。“意思是孔子19岁娶了宋朝一个官员的女儿。一年后,官方生了。消息传到时,鲁非常高兴,派人去祝贺。孔子感到非常荣幸,给他的儿子取名鲤鱼,字于波。孔子之所以给他的儿子取名鲤鱼,是因为他收到了鲤鱼,这是“一个好主意”,也就是说,这是吉祥的。在传世的《二十四孝》故事中,其实有两个故事与鲤鱼有关:一个是“卧冰乞鲤”。晋朝时,有一个人名叫王祥,他心地善良。他年轻时就失去了母亲。后来继母朱对他不好,经常在父亲面前说闲话。他父亲对他变得冷淡了。王翔的继母喜欢吃鲤鱼。有一年冬天,天气非常冷,冻了三英尺。为了得到鲤鱼,王翔赤裸着躺在冰上。他冻得通红,仍然祈祷冰上有鲤鱼。当他正在祈祷时,他右边的冰突然裂开了。王翔喜出望外。当他准备跳入河中抓鱼时,突然从冰缝中跳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王翔非常高兴,她带了两条鲤鱼回家,并把它们献给了她的继母。他的行为是十里村的一段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翔是世界上少有的孝子。有一句诗赞美:世上有后妈,王翔却没有;至今河面上还有冰模。第二种是“涌泉越鲤”。东汉时,罗县荀乡(今四川德阳孝泉镇)有一个叫姜氏的人。他的母亲喜欢在河里喝水和吃鱼,江的妻子庞氏每天都去河边为婆婆打水和打柴。但后来婆婆听信谗言,逼着儿子和庞氏离婚。媳妇庞三春,即使住在破庙里,还是把打鱼的柴火送给婆婆。他的儿子安安虽然年纪小,却懂得孝顺,每天从学校的口粮里省下一些粮食寄给母亲。最后一个三孝门惊天动地,然后他们家旁边突然涌出一股泉水。泉水味道像河水,每天都有两条鲤鱼跃出,蒋氏夫人就带着它们去养活母亲。鲤鱼跃龙门的故事妇孺皆知。根据古老的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变成了一条龙。据《丫丫时宇》“俗话说,一条鱼跃过龙门,但也只是一条鲤鱼或者一种可能。”很久很久以前,在龙门被切开之前,伊水被龙门山挡住了,山的南面堆积了一个大湖。生活在黄河的鲤鱼听说龙门很美,都想去观光。他们从金梦黄河出发,过了洛河,顺着伊河到了龙门水花四溅的地方,但是龙门山上没有水路,只好在龙门北山脚下集合。“我有一个想法。我们跳过这龙门山如何?”一条红鲤鱼对大家说。“这么高,怎么跳?”“跳不好会摔死的!”合伙人很困惑,拿不定主意。红鲤自告奋勇说:“我先跳一跳试试。”只见它从半里外用尽全身力气,像离弦的箭,纵身跃入云端,久久不散,驱赶着空中的云雨向前。一团天火从后面过来,烧到了它的尾巴。它忍着疼痛,继续向前跃进,最后越过龙门山,掉进了山南的湖里。转眼间,它变成了一条龙。看到这一幕,山北的鲤鱼恐惧地缩成一团,不敢再冒险了。就在这时,我突然看到一条龙从天而降,说:“不要怕,我是你的伙伴红鲤,因为我跳过了龙门,变成了一条龙。你要勇敢跳下去!”"鲤鱼听了这些话,受到了鼓舞,开始一条一条地从龙门山上跳下去。但除了少数跳过去变成龙的,大部分都过不去。凡是跳不过去,从空中摔下来的,额头都会有一个黑色的疤。直到今天,这条黑色的伤疤还长在黄河鲤鱼的额头上。这个故事。是人们逆水行舟、奋发向上精神的象征。后来,唐代大诗人李白专门为这个故事写了一首诗:“黄河三尺鲤,原居金梦,未能成行,带着鱼俱归。”后人也用“鲤鱼跃龙门”的比喻来形容被提拔、被提拔的意外之喜。在鲤鱼承载的一系列人类情感中,最浪漫的无疑是古人用它来传达爱情。相传在古代,我用丝绸写信,放在鱼的肚子里互相传递。后来,也许是觉得不可能保鲜了,就把它们改成了鲤鱼形状的字母。所以今天,我们有幸读到古乐府《长城洞饮马》惊心动魄的绝唱:远道而来的客人,留给我两条鲤鱼;叫男孩打开木盒,用尺子写了一封信。跪了很久看一本平淡的书,书里是什么样子的?信的第一部分是增加食欲。据说信的后半部分经常被遗漏。明明是一封鲤鱼形状的信,却有如此细致真实的“胡二煮鲤鱼”的刻画,故意说打开信封就是煮鱼,用词真是生动离奇。平凡的诗歌,因为“鲤鱼”飞翔的意象,增添了非凡的艺术感染力。从此,在古典诗词的长河中,鲤鱼真是如鱼得水,时刻传递着恋人的浪漫情怀。比如颜的“蝶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双鱼信”,的“久不见伊人,却作一对鲤鱼”。我只能感叹“送梅花,走鱼靠脚”的古典情怀,现在怕是没人管了。”“双鲤”其实不是两条鲤鱼的意思,而是用两块中间有字母的木板做成的木刻鲤鱼。汉代以前,古代常用两块鱼形木板制作信封。这种信封不同于现在用纸做的袋状信封。这种鲤鱼形信封由来已久,一直抄到唐朝。郑州市人民政府把黄河鲤鱼作为一张城市名片,出台了《关于加快郑州黄河鲤鱼品牌建设促进现代渔业发展的意见》(郑[2065 438+02]80号),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水产企业做优做强黄河鲤鱼品牌的优惠政策。“黄河谷”、“黄河金”、“孤独百嘴”等黄河鲤鱼品牌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阿武美食、御风花园等知名餐饮企业也大力推广黄河鲤鱼这一传统的河南菜。其中,郑州邦众水产专业合作社以“古养鱼”模式养殖的黄河鲤鱼值得推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人工养鱼的国家,养鱼的方法完全遵循自然之道,符合鱼类的自然习性。从《陶朱公鱼文化典籍》中我们可以知道,我们的祖先在两千多年前就知道如何创造鱼文化。
地域范围
郑州黄河鲤鱼区域保护范围为黄河郑州段南岸南部,310国道以北,西起巩义市康店镇,东至中牟县狼城岗镇。保护范围包括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荥阳市、惠济市、金水县、中牟县等5个县(市)区。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26公里,总面积1400平方公里。现有养殖水面9000公顷,适宜开发黄河滩地3万公顷,年产郑州黄河鲤鱼9万吨。其保护范围地理坐标为:东经112° 49 ' ~ 16° 5438+04° 14 ',北纬34° 44 ' ~ 34° 58 '。
产品质量特性
1.外部感官特征:郑州黄河鲤鱼身体呈梭形,侧扁,腹部圆,头背部之间呈缓慢上升的弧形,背部略隆起。侧面鳞片金黄色,背部略黑,腹部苍白发白。臀鳍和尾鳍下部叶橙红色,胸鳍和腹鳍橙红色。整条鱼健康、有活力、匀称、无畸形、无脱屑、无出血、无异味。个别规格在1kg以上。2.内在品质指数:郑州黄河鲤鱼肌肉含有高蛋白和鲜味氨基酸,还富含磷、锌、铁、钙、硒、维生素A、维生素E等微量元素。每100克鱼肉含蛋白质17-19克,谷氨酸2.9-3.0克,赖氨酸0.8-1.9克,钙23-26毫克,磷18-21毫克。3.安全要求:生产环境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GB18407.4-2001),产品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普通淡水鱼标准》(NY5053-2005)。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国家禁用的药物及其他化合物,实行标准化生产,切实保障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