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的市场竞争强度是多少?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营销竞争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必要手段。市场营销中的竞争本质上是企业之间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发生的冲突,这种冲突是以产品为基础,以赢得顾客为目的的。这种冲突过去表现在商品价格上,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企业往往围绕价格进行营销竞争。所谓降价竞争,是指企业为了改善产品的交易条件,增加产品的销售量,而简单地降低价格,获取利润的竞争。降价竞争主要发生在以下原因:一是市场上产品供大于求,企业为了在行业中生存,希望获得更多的营业额;二是面对市场份额下降,企业试图通过降低成本来获得市场领先地位;第三,经济衰退时期,愿意购买高价产品的顾客越来越少,企业会通过降低价格来赢得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声誉。企业起初可能通过降价竞争获得更高的销售额或利润,但由于一方的降价竞争,很容易被对手模仿,一旦模仿,就会引发整个行业的价格战,导致过度降价,从而降低所有企业的收益。过度的降价竞争不仅会影响所有企业的收入,还会导致企业陷入低质量的误区,失去顾客对企业的忠诚度。
一、当前酒店业的降价竞争
目前,酒店行业进入了降价竞争的误区。降价竞争的发生主要是由客观因素决定的:
首先,近年来,由于宏观失控,酒店数量急剧增加,导致酒店供过于求。以1998的统计为例。1997年各地区境外旅游人数为53200 102,但全国涉外饭店客房数为701 736间,床位数为1 41 708张。全年接待能力515273420人,远远超过需求。客房出租率为53.78%,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所以很多酒店为了提高客房入住率,用降价来吸引客人。
二是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由于我国廉政建设的发展,公款消费直线下降,使得酒店游客减少;同时,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国内经济的一些问题,导致旅行社、会议机构等中介机构普遍降价。为了在不断下降的营业额中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酒店被动地采取了降价竞争。
三是财政补贴与税负差异带来的问题。目前国内一些酒店上级部门财政补贴多,税收少。这些因素导致酒店产品成本的差异。成本较低的酒店利用这些优势进行降价竞争,容易获利。
第四,很多酒店面临体制内“退出壁垒”的困境。这种“壁垒”是多方面造成的。比如有的酒店属于国企,破产时面临很多员工被裁的问题,迫于社会压力采取过度降价措施来扶持酒店;因为有些酒店转行不行,欠了很多钱,采取过度降价来应付债主,等等。各种“退出壁垒”的存在,使得酒店业主往往采用简单的降价竞争来获取市场份额,以支撑整个酒店的运营,从而在大多数酒店形成降价竞争。
第五,酒店管理者素质和水平低。目前,许多酒店的部分管理者,尤其是中层管理干部,对市场经济中营销竞争的内涵认识不深,不能掌握先进的竞争策略,只能采取简单的降价竞争策略。
这些都是导致目前酒店降价竞争的主要因素。降价竞争一旦盛行,很容易导致价格过低等一系列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价格竞争是竞争对手容易效仿的方式,容易招致竞争对手的报复,甚至导致两败俱伤,不能提高经济效益;以降价为手段可以吸引顾客一时,但一旦恢复正常价格,销量也会大打折扣。
2.酒店产品质量的下降。由于过度降价,酒店为了维持正常利润,只能削减成本,比如减少或减少服务项目和产品的数量,最终影响酒店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降低酒店标准。
3.影响整个酒店的品牌。品牌隐藏了产品标准,可以提高客户对产品的了解,激发客户的购买欲望,最终提高客户的喜好。降价影响了一个酒店品牌应有的标准,从而失去了客人对酒店的感情和喜好,降低了酒店在社会中的形象和地位。
4.影响酒店员工的积极性。由于过度降价竞争,整个行业收入下降,酒店员工收入也下降。从65438到0994,世界旅游组织提出的口号是:“高素质的员工,高质量的服务,高质量的旅游”。收入的减少会给酒店员工带来焦虑和不满。他们会抱怨,会发泄怨气,在工作中不再尽心尽力,员工跳槽的现象也会增多。酒店产品和服务相互渗透,相互支撑,融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员工为客户提供服务的同时,也是客户消费服务的时刻,具有服务产品和实质性产品不可分离的特点。在提倡“以人为本”的时代,没有快乐的员工,就没有积极的员工,也就没有服务质量高的酒店。
以上的一些弊端目前在酒店中或多或少都存在,所以降价竞争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越来越受到限制。如果继续下去,酒店业肯定会走上绝路,或者被国外兼并。如何走出降价竞争的误区,是当前的当务之急。因此,寻求价格因素之外的非降价竞争策略,将是改善当前市场竞争,快速提高酒店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第二,非价格竞争是现代酒店营销竞争的发展趋势。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非价格竞争逐渐成为市场营销的主流。此外,从市场环境来看,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提高了消费水平和购买力,买家的关注点不仅限于商品价格。不再是价格越低,销量越好,而是能满足特定市场需求的产品越好。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和消费者可以更有效地将竞争商品与自己的产品(如质量、功能、商标、包装、服务等)区分开来。).
所谓非价格竞争,是指企业利用价格以外的营销手段,将自己的产品与竞争产品区分开来,使其具有不同的优势,以促进产品销售的竞争模式。具体来说,非价格竞争表现为:面对各种商品,以款式新颖、适销对路取胜;面对同样的商品,以高质量取胜;面对同样质量的商品,以低价取胜;面对同样价格的商品,以优质服务取胜。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人们的消费结构越来越合理,消费水平不断提高,非价格竞争的重要性日益明显,不仅可以弥补降价竞争的局限性,还可以创造出更加全面完善的竞争新格局。非价格竞争主要有以下功能:
首先,开展非价格竞争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质量是产品的灵魂,是企业的生命,是品牌的根基。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否适销对路,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的质量。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商品的标准往往是看质量和价格,而商品的质量往往是最终的决定因素。就像人们喜欢买名牌产品,一是出于心理需求,更重要的是消费者认为名牌产品质量过硬,可靠值得信赖。
其次,开展非价格竞争有利于开发新产品,满足社会需求。企业不断改进老产品,积极开发新产品,增加颜色品种,扩大产品销售,这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实力。如果一个企业缺乏创新精神,产品的质量和品种几十年不变,就没有竞争力,必然缺乏生机和活力。企业要在竞争中刻意创新,锐意进取,做到人无我有,人无我新,人无我新,高人一等。随着商品使用寿命的日益缩短,以最高的效率推出新产品,占领市场,已成为企业非价格竞争的主要手段。
再次,开展非价格竞争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的市场敏感度。企业要在市场中生存,就要使生产经营的方向适应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企业能否适应市场的需求,及时灵活地调整经营方向,是其营销决策的关键。因为市场总是在变化的,企业只有主动走向市场,深入了解和研究市场,把消费者的需求作为自己生产经营的出发点和归宿,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最后,开展非价格竞争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产品质量好,适销对路,并能不断适应市场需求进行创新,生产出新的花色品种。这样的企业产品必将扩大市场份额,赢得大量回头客,增加利润,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可见,开展非价格竞争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从而巩固和扩大市场。
酒店的非价格竞争是更广层面的竞争。因此,作为制定非价格竞争策略基础的产品及其促销活动,必须从整个产品的理念出发,从酒店自身条件出发,结合酒店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围绕目标市场的促销策略,采取各种非价格竞争。一般来说,酒店的非价格竞争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供参考:
1.产品差异化战略。客户需求的多样性必然导致市场需求的差异。差别策略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于我的策略。为了寻求顾客的信任和忠诚,酒店必须创造差异。差异越大,客户的满意度越高。在竞争中,他们不会和同龄人挤一座独木桥,而是另辟蹊径,靠差异取胜。所以酒店在设计项目的时候,要注意项目的差异性,通过差异性给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留下美好的回忆。这将大大提高客户忠诚度和回头率。
2.追求个性化服务。酒店客人在年龄、职业、经历、文化程度、兴趣爱好等方面都有性格差异,对顾客“热情、礼貌、体贴”,都是* * *,但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只有满足不同的个性,才能提高酒店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创造利润。在标准化服务的基础上,提供个性化服务和超常服务。个性化服务(Personalized Service)的概念起源于发达国家,是指在标准化服务的基础上提供各种服务,但不限于标准,而是以客人的需求为中心,即有针对性的服务,包括标准之外的特殊服务。顾客入住酒店最基本的目的是获得酒店提供的实际服务,然后才是价值。酒店的实体产品必须与服务相结合,才能给客人价值。该值取决于服务级别。要为顾客创造良好的体验,预见消费者的意愿和需求,做到客人所想。服务员已经想到了,也做了准备。顾客没想到的,服务员也想到了。因此,所有酒店员工都必须尽力了解顾客的整个消费过程,尽力从整体上提高顾客的消费价值,打造物有所值、实现物有所值的酒店产品。例如,五星级的北京王宓酒店规定,任何在该酒店住宿超过20次的客人将被列入“王宓常客名单”。客房里有专门为他准备的文具、信封、火柴、浴袍,上面都印着他烫金的名字。这件浴袍只属于他。他离开了“王宓”号,把浴袍收了起来留着,然后住进了“王宓”号,拿出来仍然由他穿着。这种个性化的服务可以最大程度的满足客人的自尊心。
3.品牌战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在供求关系趋于供大于求的条件下,市场是买方市场,客户处于主动地位,有更多的选择。通常情况下,顾客是否购买某种商品取决于顾客对这种商品的信任程度。重要的是顾客有品牌“偏好”心理,即品牌忠诚度。新形势下,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复杂程度越来越高,世界知名酒店涌入国内,对我国酒店业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品牌是一种资源。谁占了先机,谁就能占领和利用这个资源,从而占领市场。比如江苏一些酒店推出了“江北宴”、“乾隆皇帝宴”。在其他餐饮市场疲软的情况下,这些酒店的生意依然人头攒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品牌效应。现在很多酒店品牌意识差,注重产品包装,试图用精致的包装掩盖平庸的产品,这样只会导致顾客的不信任,反而会让大部分顾客对包装好的产品越来越警惕,最终失去市场。面对新的挑战,中国酒店业必须从品牌管理入手,注重品牌力,塑造品牌形象,最终创造品牌优势,才能战胜竞争对手。
4.推广策略。促销的基本功能是向消费者传递商品的信息,沟通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从而促进商品的销售。酒店应该利用先进的促销策略,而不仅仅是降价竞争策略。酒店可以通过新闻机构或酒店员工在社会上广泛宣传推广酒店;通过适当的广告进行广泛宣传,树立良好的酒店形象;酒店还可以与旅行社、旅游组织者、会议组织者等中介机构建立长期合作渠道。,培养酒店的客源渠道。这些促销策略是酒店提高营销竞争力的关键砝码。
目前,非价格竞争在现代酒店竞争中已经发挥了非常突出的作用。我们必须摆脱降价竞争的困境,在提高营销人员竞争体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利用非价格竞争优势,把握现代酒店营销竞争的发展趋势,制定酒店非价格竞争策略,以保证我国酒店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健康顺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