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修路养鱼是不够的。谁希望村民可支配收入超过一万五?
2006年的一天,荣达村的27名村民代表找到唐永富,希望他带领我们修路。
荣达村位于贵州省赤水市两河口镇,平均海拔约800米。没有山高坡陡的产业。只有一条泥泞的山路通往村外,村民出行和运送物资非常困难。唐永富当时是两河口镇的社区主任。他当即接受了这个“差使”,决心带着大家修一条脱贫致富的路。
不久,唐永富亲自带领村民去做这件事。修路资金短缺时,他自己出4万,用自己的资产做抵押,帮村民贷了21万。好事多磨。唐永富和村民们花了65,438+0年零8个月的时间,在垂直高度为500米的悬崖上开凿了一条5.5公里长的盘山公路。2011、10年,唐永富带领村民挖鱼塘258亩,成立了冷水鱼养殖户专业合作社,采取“分合作社养殖户”模式,实行统一购苗、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分红。
生态鱼上市后,市场反馈出奇的好。2016年,村民人均纯收入从三年前的6000元增加到12000元,翻了一番。两河口镇的冷水鱼也成功注册了竹叶青鱼商标。除了冷水鱼养殖项目,荣达村近170村民发展特色种植,* * *发展核桃种植1526亩,猕猴桃种植200亩,将在2018年实现规模化效益。与此同时,荣达村还增加了丰产林的种植。目前已培育高产杂竹林1.600亩,高产闽楠竹林2000亩,年收入200多万元。如今,唐永富已经当选为荣达村的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对面,一座刻有“感恩厅”的牌楼十分醒目。下一步,唐永富希望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积累5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万元以上,让荣达村的群众走上真正的小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