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各民族的民俗
泼水节(傣历新年)是傣族最具民族特色的节日。这个节日在傣族历的六月,相当于公历的四月。在泼水节,人们会拜佛。姑娘们会用飘着鲜花的淡水为佛祖洗尘,然后互相泼水,互相祝福。一开始是用手和碗泼水,后来是用锅和桶,泼歌,越泼越激烈,鼓声、锣声、泼水声、欢呼声连成一片。泼水节期间将举行赛龙舟、飞高放飞灯等传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傣族以大米为主食,最有特色的是竹筒饭。制作方法是将新鲜大米装入竹筒中,加水,放在火上烧烤,味道清香可口。云南西双版纳的特产普洱茶,唐代远销中国各地,清代远销东南亚、南亚,如今已打入日本、西欧等国家和地区市场,成为国内外名茶。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特产丰富,仅水果就有110多种。这里动植物种类繁多,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之称。1991年,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式对外关闭。
“关门”在傣语里叫“入坳”,意思是佛入寺。云南傣族传统宗教节日,持续3个月,始于每年傣族历9月15日(农历七月中旬)。相传每年傣历九月,佛随母赴西天讲经,三个月后再返人世。有一次,正当佛陀要去西方讲他的月经期,几千个佛教徒到乡下去传教,践踏了百姓的庄稼,耽误了他们的生产。人们怨声载道,对佛教徒非常不满。佛陀得知此事后,感到不安。从此以后,每当佛陀去西天讲经时,所有的佛教徒都被召集在一起,规定在这三个月内不准去任何地方,只能忏悔以赎罪。因此,人们称之为“关门日”。
开门节
“开门节”又称“楚瓦”,是我国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和部分信仰小乘佛教的佤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源于古代佛教雨季生活的习惯,类似于中原佛教的复辟。时间是傣历十二月十五(农历九月中旬左右)。开幕日象征着过去三个月的雨季已经结束,也意味着从“闭幕日”开始,男女之间的婚姻禁忌已经解除。从现在开始,青年男女可以开始自由恋爱,也可以举行婚礼。这一天,男女青年身着盛装,前往佛寺拜佛,供奉食物、鲜花、蜡条和钱币。祭祀结束后,举行了盛大的文化集会,庆祝闭馆日以来的斋戒结束。主要内容包括燃放火花和上升,点燃灯笼,唱歌和跳舞。年轻人还会在村子周围跳鸟、动物、鱼和昆虫形状的灯笼。此时,正值水稻收割完毕,也是庆祝丰收的节日。开放,人们可以亲身游历大自然的宝库,领略浓郁的亚热带风情。
苗族是一个起源于中国的国际民族。2000年人口普查,苗族总人口为8940116,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区)。苗族聚居的苗岭山和雾灵山,气候温和,依山傍水,大小水坝星罗棋布。苗族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谷子、小麦、棉花、烤烟、油菜和桐油。苗族人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崇拜祖先。“藏历节”是苗族最大的祭祀活动。一般是小祭七年,大祭十三年。它将在农历十月至十一月的第一天举行,届时将杀死一头狍子牛,并表演芦笙舞来祭祀祖先。吃饭时邀请亲朋好友聚一聚,以增进感情和家庭和睦。苗族
苗族的主要信仰是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苗族传统社会迷信鬼神,巫术盛行。一些苗族人也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很少有苗族人信仰佛教和道教。传统上,苗族人往往将一些巨型或奇特的自然物视为灵性的体现,因此对其进行崇拜,并向其供奉祭品。其中,典型的自然崇拜对象是巨石(怪石)、洞穴、树木和山脉。此外,苗族人认为某些自然现象或物体是神灵或鬼神,苗语往往不区分鬼神,或两个词都用。大多数情况下,鬼魂被视为被遗弃或被冤枉的灵魂和工具,往往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疾病、瘟疫或其他不幸。比如所谓的东方鬼,西方鬼,母猪鬼,吃货鬼,老虎鬼,就叫恶鬼。具有灵性的自然现象,往往被视为善鬼,具有一定的神性,如山神、谷神、棉神、风神、雷神、雨神、太阳神、月神等。苗族人祭祀善鬼和恶鬼的方法不同。好鬼送礼迎,祭祀诚。恶鬼必须被贿赂和哄骗,直到他们被赶走。在很多地区,苗族人也相信自然界有很多妖怪。比如牛把屎盖在身上或者在马厩里打转,把屎踩成圈,猪吃小猪或者卧槽,鸭子吃鸭蛋,老虎进场,遇到两条蛇,母鸡打鸣公鸡。在一些苗族地区,人造的物体崇拜土地菩萨、土地奶、家庭神、祭祀桥、水井等。土地公菩萨的苗语叫土地鬼,一般由几块石头组成。土地房屋多为木质或三块石板搭建而成,极为简陋,位于村庄旁的路口或路边的行人休息处。家族神信仰存在于川、黔、滇方言的部分苗族中,即在家中设立“家族神”偶像。黔东南大部分地区流行祭祀桥。龙也是各地苗族人崇拜和祭祀的对象。图腾崇拜。东部很多苗族、瑶族都崇拜盘瓠(一种神犬)。他们祖祖辈辈都被讲着“女神、母亲、狗爸爸”的故事,把盘瓠当成自己的祖先。中部地区的一些苗族人认为他们的祖先江洋起源于枫树的心脏,所以他们把枫树视为图腾。在其他地区,苗族以水牛和竹子为图腾崇拜对象。总的来说,祖先崇拜在苗族社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相信祖先虽然死了,但他们的灵魂会永远和他们的子子孙孙在一起,在节日里会用酒肉来祭拜他们,甚至在日常饮食中也是如此。在许多地区,定期或不定期举行祭祖仪式。湘西有“打猪棒”“打牛祭祖”,黔东南有“吃屎”,黔中有“敲巴郎”,黔西北、滇东北有打老牛的习俗。其中,黔东南州吃脏肉现象依然盛行,最为典型。吃脏又称鼓节、鼓社节、鼓储节,以宗族(鼓社)为单位,每七、十三年举行一次。他们认为祖先的灵魂住在木鼓里,祭祀鼓就是敲击木鼓召唤祖先的灵魂来享受子孙的祭品。祭司被称为脏头,献祭的脏牛就是为此而专门饲养的。每次祭祀活动持续三年。大多数苗族人相信巫术。主要的巫术活动有过阴、占卜、神判、祭鬼等。,除了魔法。巫术活动由巫师主持。巫师大多不专业。他们在上面提到的各种初级崇拜和巫术活动中扮演着主持人的角色,一些当地的巫师还担任着村落长老。巫师除了熟悉祭祀方式外,大多能说出本氏族的族谱、本民族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迁徙来源的路线,熟悉各种神话传说、古歌古语和民间故事。有些巫师还具有歌手和舞者的功能。因此,巫师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者,在苗族社会中扮演着知识分子的角色。此外,巫师也有一定的医术,懂得一些草药。在驱鬼的同时,辅以科学的医疗手段。除了这些传统信仰之外,近代以来,随着西方传教士深入中国内地传教,滇黔川边区、贵州凯里、湖南沅陵等地部分苗族群众皈依了基督教,滇东南少数苗族群众信仰了天主教。尤其是在滇东北和黔西北地区,基督教信仰一度势头强劲,影响巨大。外国传教团或传教士在苗族地区开办了许多中小学、医疗机构,甚至实施了一些经济开发项目,对苗族社会的进步和政治地位的提高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著名的祭司有当、巴格莱、张道惠和安顺的王树德,他们都死在苗族地区。新中国成立后,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影响力一度下降,近年来有一定的恢复趋势。但是,基督教和天主教现在实行的是“三自”,在社会组织、社会影响甚至信仰内容上都与1950之前的基督教信仰有所不同。国外的苗族,越南和老挝的少数苗族信仰天主教。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的苗族也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老挝和泰国的苗族也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尽管如此,在他们的社会中,传统的祖先崇拜和灵魂观念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得以保留。
白族是中国西南边疆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碧江、保山、南华、元江、昆明、安宁等地,以及贵州毕节、四川凉山、湖南桑植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白族人口为1858063。白语的使用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也有人说白语和土家语也属于汉语系。他们大多讲自己的母语,普遍使用汉语。元明时期用的是“温柏”(柏文),即“汉字白读”。汉字书写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艺术丰富多彩。管理好农业,盐渍杜鹃花。三茶是云南白族人民招待贵宾时的传统饮茶方式。白族基本实行一夫一妻制。儿子结婚后马上分居,父母一般和小儿子住在一起。地主中,有几个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同一个家族,同一个姓氏的人不通婚,但是他们照例要和他们的叔叔婶婶结婚。无子女的妇女可以被丈夫的妻子收养,无子女的妇女也可以收养其兄弟的子女(收养)或养子。女婿和养子为了获得财产继承权,不得不改名换姓。元代以前,白族信仰佛教密宗,所以白族地区盛行火葬。元朝以后,由于内地汉族和汉文化的影响,改为土葬。葬礼一般都很隆重。平坝地区的白族以大米和小麦为主食,山区则以玉米和荞麦为主食。白族人喜欢吃酸、冷、辣等口味。他们擅长腌制火腿、弓鱼、炒鸡棕、猪肝等菜肴。他们还喜欢吃一种独特的“生肉”或“生皮”,即烤猪肉半熟,切成肉丝,配以姜、蒜、醋等食用。白族人也喜欢喝烤茶。
佤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35万多。主要分布在滇西南的沧源、西盟、澜沧、孟连、双江、耿马、永德、镇康等县的山区和半山区。即澜沧江与萨尔温江之间的“阿瓦山区”和怒江山脉南段。与汉、傣、布朗、德昂族、傈僳族、拉祜族等民族杂居的佤族,豪爽好客,以酒为先迎客,以为无酒为礼。佤族招待客人和敬酒的习俗多种多样。一种是敬酒的主人先从自己身上抿一口,以驱散客人的各种警告,然后依次递给客人。客人必须喝下提供给他们的酒,并尽力将其干以示诚实,否则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的不尊重;另一种形式是主人和客人都蹲在地上,主人用右手把酒递给客人。客人用右手接过后,稍微落地或用右手将酒弹在地上,表示对祖先的尊重。然后主人和客人一起喝酒。佤族有不敬酒给无知不厚道的人的习惯。每当儿子出门,客人离开,主人也会送上一份“送别礼物”。也就是给亲戚或者客人敬酒。那时,主人会用葫芦(盛酒的容器)盛酒,先喝一口,然后送到远方的客人或亲戚口中。客人需要把葫芦喝光,以表示他们的家庭和友谊永远不会忘记。新密街的佤族是一个农业民族。过去它的生产力水平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因此,围绕着农业生产,形成了许多祭祀活动,其中一些活动逐渐定制化,发展成为节日。“新米节”就是其中之一。“新米节”是稻米成熟、庆祝丰收和品尝新米的日子。由于气候的差异,各地粮食成熟的时间也不一样,所以不同地区、村庄甚至每家每户的节日时间都不一样,但过去一般都是在农历七八月(农历九月)举行。确定日期,一是根据各自粮食的成熟程度选择吉日。第二,父母或祖父母去世的日期最好。意在邀请祖先的灵魂回来,与家人一起品尝新米,尽情欢乐。并请他们在天之灵保佑后代家庭幸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了让各地的佤族同胞* * *在1991庆祝“新米节”,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治县共同决定,将农历八月十四日定为佤族的“新米节”。传统的新米节是许多家庭独自举行的。节日那天,主人早早起床,为节日准备食物、酒和肉。然后去地里砍新的谷。门上挂一串割好的谷子,表示请五谷之魂进屋。把剩下的五谷搓碎,放在铁锅里用小火烤,倒出新米做米饭。然后,举行家庭祭祀仪式:在祭坛上放一碗新米,上面摆着各种菜肴,并请巫师念一段咒语,向谷神和祖先献祭。仪式结束后,在巫师和老人的带领下,全家人尽情品尝新米。之后,主人打开门,把自己放假的消息告诉了邻居。于是人们带着各种礼物前来祝贺。主人杀鸡,杀猪,甚至杀牛来招待客人。大家欢歌笑语,享受丰收的喜悦。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竹竿舞,曾经是祝福老人去世后的一种舞蹈,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娱乐性的舞蹈。舞蹈形式与海南黎族相同。也就是两根大竹竿平放在地上。在两根大竹竿外面,人们面对面地握着小竹竿,沿着大竹竿来回滑动,舞蹈者在两根竹竿滑动碰撞的空隙中跳跃。舞蹈动作活泼欢快,模仿蚂蚁、斑鸠、豹子、画眉的形态。竹竿舞一般在村里有名望有影响的老人去世后举行。它用杵敲打竹竿跳舞,村里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当地老人说:“人虽然死了,但灵魂不会死,到了另一个世界也离不开歌舞,所以人们会载歌载舞为他送行。”正是这种旷达的生死观,造就了佤族众多的丧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