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效应的效应扩展
当名牌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超价值盈利能力和利润率时,名牌战略的战略重点应该从创造名牌转向传播名牌,解决名牌后的扩散效应问题,即名牌的乘数效应。既然已经投入了相应的资本用于扩大名牌生产,那么“名牌”之后的资本运营就不应该也没有必要投入到固定资产的建设上,避免现有资产的过度增加,而应将利润主要投入到新的名牌产品或名牌系列的开发上,以充分利用名牌效应,促进名牌效应的最大化。名牌是高质量的标志和象征。高价购买名牌商品后,可以获得质量的相关保证。而这样的对名牌服装的基本理解,是对单纯商品质量的理解,不能算是对名牌服装的真正理解。
名牌服装不仅要有优质的商品做保证,更是身份的象征,个性的展示,是穿着者个人修养和爱好的体现。
对于一些消费者来说,品牌比商品更重要。总有很多人执着,不愿意去掉西装的袖口商标,总爱用一些名牌的服装袋来装东西。不管别人怎么说这种买赠还珍珠的行为,还有另外一种理解品牌作为具象商标存在的意义。
一个只值几块钱的商标钉在衣领和袖口后,人们如蝴蝶和花朵般盲从和追随。这也证明了品牌比产品本身更重要。那么什么是品牌,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呢?
品牌服装的诞生首先是为特定的消费群体设计的。这些消费者可以在众多商品中找到与自己身份和穿着场合相符的衣服,从而简化购买行为。当消费者认定某个品牌适合自己穿的时候,就像是自己的一样对它情有独钟,于是对这个被认可的品牌产生了情感上的支持。所以,品牌名称的真正意义是一种感性的存在,至少是一种能激发人的情感的形式。
首先,品牌服装是其设计师令人厌恶的作品。是设计师在深入了解其特定消费群体并结合流行趋势后的得意之作。体现了一种人类对美的诠释和理解。在这里它是作为作品存在的,在内涵上不同于纯商品。
其次,名牌服装除了外观和内在品质之外,往往还具有一些有形的文化含义,比如巴黎世家圣罗兰散发的浪漫巴黎情调,三宅一生和高田康藏的东方神韵,意大利华伦天奴和范恩哲的精致作品,这些都蕴含着许多文化色彩,都吸引着人们对名牌的向往和追求。
当然,拥有这些部分后,名店、名厂、名人都会参与完成。名厂会保证优质商品的发布,名店会消除人们购物时的疑虑,使用名人可以提高信誉。这三个因素的存在,也消除了人们对名牌的感性误解,在情感上增加了品牌的可信度,辅助决定了个人品味。
一个好品牌的存在,以上几个部分缺一不可。尤其是名牌作为一种情感意义的存在,国内很多服装企业更少意识到。希望国内以品牌经营的企业重视起来,从而走向名牌之路。两个卷烟厂曾经为一个商标的注册权争了很久,最后一方给了另一方100万元才获得商标的事实。在特定的环境和时间里,一个商标到底有多厉害,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去权衡。“茅台”的显赫和“凤凰”的耀眼,让很多不法分子去沟沟飞鹰挖脑。转销商赚大钱,造假者凭空赚钱。如果香烟的商标数不超过这个数,那肯定可以说是必然的。外国品牌,中国品牌,很多人声称“只有这个品牌”,品牌烟是很多烟民的追求。
名牌效应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在各种消费中,无数品牌令人眼花缭乱,名牌英姿飒爽,正气凛然。创名牌不容易,按名牌拿滚动钱也合适。应该说,如果厂商都这样努力,经济腾飞就不成问题。
在追求名牌的大潮中,名牌烟多次在心理上与人相遇。相比之下,对于吸烟者来说,香烟是各种物品中接触频率最高的;说到获得名牌的价格,香烟是很低的。香烟就不用说了,对于收入较高的人来说是日常必需品,对于收入较低的人来说,在婚礼、节假日、庆典等场合放上几盒名牌香烟也是常有的事。名牌享受这个是一样的。这让人们想起,当外国名牌香烟刚进入中国市场时,很多烟民都是幸运地先抽上一支,很多偏远贫困地区的一些人甚至在抽这种“洋家伙”时都心存敬畏。时间往往会让很多事情的开始和发展形成巨大的反差。名牌一旦站稳脚跟,可能会保持很长一段时间。少年时,堆在地上的三角形“云”能达到50个。几十年过去了,再也不在卷烟纸上跳的人,还是在心里留下了“云”的深刻印象。对于每一个烟民来说,“大中华”、“云烟”、“红塔山”不仅代表一种香,一种味,一种能量;它代表了一种品味,一种满足,甚至是一种追忆。
几乎所有拥有一个或几个地方名牌的卷烟厂都是纳税大户;拥有一个或几个全国知名品牌的卷烟厂,一定是超级收税人。创造一个著名的品牌可以振兴或挽救一个企业。它的力量如此强大是因为名牌赢得了大众的欣赏,任何赢得大众欣赏的东西都有强大的力量,包括抽名牌烟。东北冰天雪地,一箱箱云南烟从杂货铺里顶着风雪进来,海南几个用椰叶做的摊位顶着烈日批发云南烟。名牌烟在中国已经遍地开花,反过来推动了人们追求名牌烟的热潮,消费行为产生了“拉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