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庄子商标

你能相信吗?一个23岁的姑娘居然在一个小小的商标里“玩”出了300万惊人的财富!

那个“无所事事”的女孩发现了一座金矿。

苏鑫,1981出生,个性十足的郑州女孩。20岁大专毕业,只身前往深圳,在一家饮料公司做文员。公司一度有大量饮料积压,卖不出去。后来被一位著名的商业策划诊断:企业的失败在于“华×××”这个品牌名称。这种污言秽语和庸俗的名称导致了产品的滞销。后来公司老板采纳了策划人的想法,把饮料的商标改成了“绿冰×××”。经过一番广告宣传,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使企业走出了低谷,盈利654.38+0.5万余元!“哦,天哪,太神奇了!一个小小的商标,居然能让企业起死回生!”这件事深深触动了苏欣,她渐渐对商标产生了兴趣。

苏信对商标很着迷。在她的5本特别的“专辑”中,不仅有中文和英文,还有罕见的泰文、马来语和拉丁文,其中不乏一些像“鳄鱼”、“耐克”这样的世界知名商标。苏欣不仅收藏,她对商标也有“研究”。她不仅了解每个商标的内在含义和设计优势,还讲述了各大名牌商标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比如卖遍全球的“鳄鱼LACOSTE”商标,就是一个法国玩家创造的。由于这位球员在球场上经常以“像鳄鱼一样咬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击败对手,他的崇拜者们给他起了个绰号“鳄鱼”。1933,玩家从体坛退役后,以“鳄鱼”为商标,生产衣服。著名的英国手表“劳力士”因其出色的商标设计而成功销往世界各地:劳力士很容易与英文单词“Rolling”联系在一起,作为手表商标非常形象,容易记忆和拼写,形式简短,适合印在表盘上。她还发现,名牌商标有一个共同点:易读、好听、易记、好看。

后来,苏鑫在网上看到一组令人吃惊的数据:中国驰名商标“红塔山”“海尔”价值400多亿元!可口可乐、万宝路等外国品牌价值数百亿美元。难怪有新闻说,在Xi安,兄弟们为了家族企业的商标大打出手,身家上千万的两兄弟都知道,没有了商标,每年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市场都会消失。小企业标签的价值由此可见一斑!掌握了这些信息,一个大胆的想法进入了苏鑫的脑海:既然他对各种商标都了如指掌,是不是也可以注册一些好的商标,卖给有需要的商家?但根据当时商标法的规定,不允许个人注册商标。无奈,苏鑫只好把这个创富梦掐灭了。

2001年底,新修订的《商标法》正式生效——个人也可以注册商标,持有人可以转让和变更自己的商标,苏鑫的梦想火焰再次被点燃。

苏鑫来到商标局,一口气申请了“国鑫”(食品糖果)、“时光味道”(烟酒)、“坚韧牌”(机械)、“P.g.long”(服装鞋帽)等17商标!因为已经注册了8家,最后被商标局核准的只有9家。为此,苏鑫支付了654.38+0.8万元的报名费。身边的朋友得知此事后,都觉得不可思议。

其实苏鑫有自己的想法,因为她已经看过新颁布的商标法了。她知道,随着品牌意识的增强,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注册商标,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方便品牌。但是一个商标从申请到核准注册大概需要一年半的时间,期间没有人对商标提出异议。很多商家都渴望得到一个自己满意的商标,自然不想等消息;而且常用汉字只有3000多个,而中国的注册商标却有上百万个。几乎所有好的汉字组合都用过,创造好的汉字组合越来越难。从这个角度来说,商标是一种稀缺资源,会越来越值钱。

敏锐的苏欣意识到,小商标里一定有金矿,她想成为第一个勇敢的淘金者。于是,几天后,她干脆借了2万块钱,注册了自己创造的多个商标。不懂的人摇头说:越“玩”她越上瘾,她已经“着魔”了。

玩就是创意,动动脑筋想出一桶金。

2003年4月的一天,苏信渴望已久的9个商标终于顺利获批。手里拿着一个又一个的商标证书,苏鑫看着可爱的注册号码激动得手舞足蹈。

在朋友的帮助下,苏欣很快就有了一个简单的网页。她将9个注册商标制作成高清图片,逐一放在自己的网站上,并配有注册商标编号、注册商品类别、商标设计寓意等相关信息。网页制作完成后,苏鑫将其附在“中国商标网”上。

令她惊讶的是,商标转让的信息在网上发布后仅一周,就有四位商务人士打来电话。珠海一家服装企业的老板说,他对“宝洁龙”商标感兴趣

很感兴趣,愿意出9万元买这个商标。其实这个商标是苏信的杰作。首先,它由无意义的字母组成,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可以直观地称为“苹果龙”或其他可以与之产生联想的词语。此外,在制作这个商标时,她还找人搭配了一个看起来像苹果的图案。图案中央有一个类似龙的图形,给人一种既洋气又包含中国特色的感觉,容易记忆。尽管如此,苏鑫还是被对方的报价吓了一跳。她在电话里惊呼:“9万元?”对方急切地说:“你觉得报价低吗?我们可以以后再讨论。”苏信赶紧说,“没必要讨论。就这个价格。明天到深圳来,我们办理转学手续。”

第一个商标销售成功后,苏鑫感觉自己仿佛在做梦:“天啊,赚钱有时候真的这么容易吗?!"那天,她不仅还清了欠朋友的钱,还邀请大家一起在海鲜馆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

同月,她的“坚韧”牌商标同时被两家厂商抢注,最终被温州一家机电企业以65438+万元的高价买下。其实这个企业早就看中了“韧性”这个词的沉重和宏大,认为这个词好记、好读、好传播,有民族精神的内涵。但当他们在商标局注册时,却发现机械“坚韧”牌商标早已被注册。结果温州老板找到了“彪悍”品牌的持有者苏鑫,欢天喜地的以654.38+万元买下。

很快,苏鑫注册了第二批商标。她干脆辞掉工作,做起了“职业商标注册人”。随着新商标法的颁布,当时全国各大城市的“职业投标人”超过1,000人。他们把买卖商标当作一种投资方式,交流创造商标的经验。

说起专业竞拍者的独特创意,真是大开眼界。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所有能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词都是好商标,其中与电影、电视大片同名的商标最受商家欢迎。因为这个

类商标名称随着影视的普及而广为人知,商家不打广告也能出名,性价比很高。比如美国大片《哈利?《哈利·波特》日前风靡全球,武汉两女生迅速把“哈利?波特”及其拼音缩写申请商标注册,然后高价卖给某服装集团;电视剧《刘老根》的热播,让“刘老根”这个词在商品市场上迅速走红。目前,“刘老根”的商标已经在化肥、啤酒、酱油、辣酱等多种商品上使用,并在电视上打出一款名为“刘老根咸菜”的产品广告。苏信曾以电视剧《手拉手》的名义注册了“手拉手”商标,卖给广州一家情侣服装制造商,轻松获利7万元。

最有意思的是,敢于吃螃蟹的职业竞拍者苏鑫,还把自己的注册商标“布什”(谐音:不湿)卖给了国内某纸尿裤生产厂家!

两年300万,“卖商标”的生活特别爽。

2003年秋,苏鑫发现市面上饮料种类繁多,但真正卖得好的都集中在少数几个品牌上。于是,她萌生了设计一个著名饮料品牌的想法。但是她把从书店买的商标设计和广告方面的书都撕了,还是没有成功。在此期间,虽然我想出了几个很棒的品牌名称,但我发现它们已经在网上注册了。

直到第八天半夜,睡在她那里的女朋友醒来,看到苏信还在灯下痛苦。她漫不经心地问:“你渴吗?”“你渴吗?”苏信不禁一震。渴了就喝,喝了就解渴。多么简单含蓄的理由。“渴不渴”的谐音“克拜克”随即出现。“我有了!我有!”然后,她紧张地在电脑上查了一下,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说:“不要让任何人注册。”让她惊讶的是,这个商标居然没有注册!那一刻,苏信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没想到的是,苏鑫去申请注册科拜克这个商标的时候,在商标局遇到了一家港资公司的老板,对方很看好这个商标。他激动地掏出名片说:“报名通过后请打电话,一定要转给我。价格再高也没关系。这就是我要找的商标!”2011年5月,商标获批后,苏鑫立即拨通了该港商的电话,最终以40万元的价格谈妥转让。

当然,苏信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根据《商标法》的规定,商标三年不使用,将被注销,然后重新注册使用。苏信注册的商标,如果三年无人问津,就会变成一文不值的“死标”。所以,只有“过期作废”才会让她前后损失惨重。好在注册商标的成本很低,一个优秀的商标至少可以卖到3 ~ 65438+万元,一级商标的转让价格是注册成本的几百倍。所以,只要你眼光敏锐,原创,这就是一条“小而广”的掘金之路,你一定会输得少,赚得多。

2011年夏天,苏鑫和朋友在深圳共同开了一家商标事务中心。他们在出售自己注册商标的同时,还回收了一些企业闲置的商标,收购后再卖给有需要的企业。同时,他们也会受企业委托,帮助对方转卖商标,收取一定的中介佣金。位于阳光大厦一楼。

10层的商标事务中心就像一个“商标超市”:雅致的房间里摆放着500多个商标样本,标明转让价格。有需求的商家来到这里,可以像在超市挑东西一样,选择自己满意的商标,然后互相签订转让协议。

从2003年拿到第一批商标开始,不到两年的时间,苏欣已经成功卖出了268个商标。如今,她不仅拥有300万元的惊人财富和一辆房车,还藏着几个不太好展示的“金商标”。她透露,这些商标的设计都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关,推迟一两年出售会更有价值!

苏鑫表示,“职业竞拍者”的出现,唤醒了企业的商标意识,同时也为商家提供了一个快速获得好商标的平台,对商标的关注度和企业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她喜欢这种用智慧猎取财富的幸福生活。

女孩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