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赋予兔子哪些文化内涵?
兔子这种小动物,不仅活泼漂亮,形象也很可爱。它的毛、肉和皮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是中国出口的主要土特产,也很有“文化气息”。在中国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诗词儿歌、人名地名、手工艺品、注册商标中随处可见。
“小白兔,白白的,两只耳朵竖着,吃萝卜青菜。蹦蹦跳跳的太可爱了。”这是一首中国家喻户晓的儿歌,两代人传唱。“两只耳朵竖起来”是兔子的显著特征。耳朵几乎是它身体的一半,这是大自然的恩赐。因为兔子是动物中的“弱势群体”,鹰、蛇、狼、豹都是它的天敌。为了避免被追,为了跑得快,为了保持警觉,一双可以改变方向的灵敏大耳朵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让它可以听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以便随时躲避危险。
兔子虽然很小,但跳跃能力极强,一跳就能达到七八米,这是它生存的另一绝招。古人用“静如处子。”“动如兔”形容人一动不动时像老太太一样端庄稳重,一动就像兔子一样敏捷。抗日战争时期晋绥边区总司令兼行政公署主任许先生的《致毛主席》诗中有一句“领袖不骄,静如处子,动英雄”,即由此而生。
在中国,“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流传千古。《淮南子》说:“你把长生不老药请给西王母,姮娥偷着跑去月球。”嫦娥奔月时,姮娥拥抱了玉兔,成了神仙。相传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后羿射日的故事就发生在屯留。现在,屯留县有一座后羿射日大型雕塑作为城市象征。嫦娥偷了仙丹,飞到了月宫。为了摆脱孤独,她从太岳山带走了玉兔,养在家里当宠物。在月宫,嫦娥很孤独,很后悔。唐代李商隐的《嫦娥奔月》诗中有一句“嫦娥应悔偷丹药,天高云淡夜明”,表达了这种人性。5月1957,11,一个从世界各地脱颖而出的伟人毛泽东,写下了“答与梁山伯”,让亡妻杨开慧和的丈夫、烈士刘志勋忠天,“刘阳尴尬得直上青天”,让月宫出现了。太岳山带来的玉兔表现如何?伟人没有写作。我想,从革命老区走出来的聪明人,一定会加油的。因为这个美丽的传说,兔子与月亮结下了不解之缘,“兔”在古诗中常被用作月亮的别称。唐代诗人沈李写过“冰兔半生,铜壶微长”的诗,用冰兔的灵来描述初升的月亮的样子。初唐四杰之一陆在《望江月》诗中说:“深沟摇兔影,浮枝动。“其中一个‘兔影’就是月影。连兔屎又称“观月沙”,有治疗营养不良、视物模糊、潮热盗汗的功效。
同样,位于阳城县北刘桥村的三晋名寺海会寺,也有一个“大白兔取经”的故事,为它的创建涂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海会寺又名龙泉寺。后周广顺二年九五二年,泽州司法兵徐伦在《阳城县龙泉寺志》一书中说:“在(龙泉寺)院东十余里,孤峰上有一座黄沙古寺。曾经有一个和尚,不知道具体在做什么,在他的寺庙里讽刺金刚般若经。有一天,一只白兔来驯服骚动,手里拿着转移过来的经文,却去追它。至于院子东边的几十级台阶,先有一个泉,当时叫龙泉,再止于那个泉。和尚感觉不一样。因为酒席,我发誓要在我的土地上建一座闸。”《大白兔咬经》为名刹选择了地址,贡献很大。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成语和谚语与“兔”字有关。还有几十个,比如狡兔三窟,等兔,愁死兔,龟毛兔角等等,这里不一一列举。“狡兔三窟”中的“狡”,就是狡猾、狡诈的意思。意思是弱小狡猾的兔子为了保护自己,躲避敌人,给自己筑了三个窝。这种狡猾是紧急避险行为,没有社会危害性,受法律保护。俗话说“感觉心里有只兔子”,是用兔子胆小的天性比喻人对某件事的恐惧、害怕或焦虑。歇后语“秋后的蚂蚱和兔子的尾巴——长不了”说得太形象了。有些人把“刘”字当谜语,玩成语,很难理解。答案是“等兔子”的时候,我仔细一想才恍然大悟:“柳”字左边是一棵树,右边是一只兔子,左右合一,真的很符合答案的意思。
十二生肖说见于东汉《论衡》。后来认为人会在某一年做某一件事,用年表标注的12种动物,与人的性格、婚姻、家庭、命运联系在一起,编出许多奇谈怪论,导致迷信泛滥,害人害己。根据兔子机警胆小的性格,他们附上了兔年出生的人出不了英雄的神话。你难道不知道唐朝的孙策和周瑜(175)、李靖(571)、狄(607)、陈赓、小(1903)等古今名人都是兔年出生的,但都是英雄。唐朝开国大将李靖就是通过金普山出关的。他有严格的军纪,秋天没有犯罪。他赢得了人民的支持,被称为“津浦大人”。各地都修建了龚伟庙(李靖名叫宫卫国)来供奉他。抗日战争时期,陈赓将军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兼太岳军区司令员,在神头岭伏击、响堂铺伏击、长乐村追击、白金战役、百团大战及随后的上党战役中战功卓著。这两只兔子成了历史书上的名人。古代有人不信这个。代父从军的花木兰说:“公兔脚扑;母兔眼神迷离,两只兔子走在地上旁边。安能分辨出我是男是女吗?”她把自己比作一只兔子,言辞不凡,更显豪迈。古人还是不信迷信邪说的。如果我们还信以为真或者有五味杂陈的怀疑,那岂不是可悲!大家有没有发现,人们用“兔”字给人起名字并不少见,就是这个道理。
虽然带“兔”字的地名不多,但山西东南部有两个:西白兔和东白兔。分属长治市和潞城市郊区。这两个村北魏叫吴王坞,宋代叫白土村,属潞城县管辖。《元和县志》记载:“吴王坞在县城西北四十里。在码头的东面,有一座后魏天竺将军二祝融的纪念碑。”北魏建仪元年(528),天竺将军尔朱荣率军镇压荣格农民起义军时,遇到两只兔子从吴王庙东跑来。当他拉弓射箭的时候,他祈祷如果他开枪,他能活捉荣格,但是如果他没射中,他会停下来。弓弦一响,兔子就被射死了。所以荣格被活捉了。这个故事纯属巧合,却成了地名的由来。此外,还有几个带“兔”字的地名,比如山西临县的兔班,贵州独山的兔场,顺便提一下。
兔子往往是民间故事的主角,“龟兔赛跑”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故事说,兔子以为自己跑得快,就在半路上睡着了。当他醒来的时候,乌龟已经到达终点并且赢了。这个故事说明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朴素哲学。
“兔”和“免”这两个词很像,区别就在一点。那个“点”就是兔子的短尾巴。“免”字没有点,意思是去除、摆脱、避免、不想要。一点区别,意义相差甚远。
因为兔子跑得快,所以往往能逃脱天敌的追捕,活下来,过上“舒适”的生活。所以“逸”的“逸”与“兔”字有关。我们常说“逃”,意思是跑得比兔子还快。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以“兔子”为商标的商品,比如糖、牙膏、童装等。,还有元宵节的兔子挂灯和兔子拉车。是中国人喜爱兔子的生动体现。这里就不赘述了。
兔子的故事讲不完。古人在十二生肖中不忘,将其排在地支的第四位,使其在中国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