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开幕式的名称
古代称开光之礼为“入潘之礼”,分四步:更衣、拜师、净手心、开笔。
开学典礼的时候,老师会用朱砂在学生的眉毛上点一颗红痣,希望学生以后明眼人,在以后的学习中举一反三。
1,正衣冠。
开学后,古老师要给学生穿衣服。结束后,老师会告诉学生一些道理,然后带领他们进入学校,进行仪式的下一步——老师的仪式。
2.学徒仪式
一个老师不仅要拜老师,还要拜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学生祭奠孔子和老师后,还会给老师提前准备好的六礼束(xiū)。
六礼是具有六种特殊意义的礼物——牛肉干十件(感谢老师的教育)、芹菜(好学)、莲子(苦心教导)、红枣(初高中)、桂圆(功德圆满)、红豆(红云高照)。
3.干净的手和心
礼物送完,仪式就结束了,可以开始净手净心了。手要干净,心要干净,顾名思义就是学生要把手放在盆子里洗,自然意味着学生可以摆脱其他的想法,静下心来好好学习。
4.开幕式
开幕式有朱砂开光、明智击鼓、描红、书写等程序。其中朱砂启蒙就是请老师用朱砂在学生的眉毛上点一颗红痣,希望他们以后学习顺利。
击鼓传花就是用鼓来警示学生读书的重要性。当洪妙开始写字时,老师指导学生用毛笔写一个“人”字,并要求学生在学习时要直立。
开学典礼结束后,古代学校正式开学。
古代学校的开学时间历代不一,但都是在农闲时节开学,这与我国古代农业有密切关系。汉代的学校在正月十五开学,八月暑气消退,十一月天寒地冻。直到南北朝时期才相对稳定,但冬天上学一度成为主流,因为春夏是农忙季节。
农耕并不是影响古代学校开设的主要因素,古代学校的开设也与一个学期的长短有关。古代学校有时以三个月为一学期,有时以一年为一学期,而冬季学校大多以三个月为一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