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代理人有哪些义务?

商标代理人是企业选择和确定商标战略和策略的策划者。

商标是区分不同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标志,是企业的脸面。企业的成功当然有很多因素,但从商标战略和策略的角度选择什么样的商标,商标代理人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商标的制作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创意,用图形、文字、符号或其组合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往往需要各种专业知识的人来集思广益。比如,美国美孚石油公司为了选择一个满意的商标,专门组建了一个由美学家、经济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语言学家、商品专家、商标律师等专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并研究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语言和习俗,以及世界各国各种候选商标的可注册性。历时6年,耗资654.38+0.22亿美元,最终从654.38+。可见,一个有创意、有特色的商标,就等于一笔巨大的财富,而这笔巨大财富的形成,离不开商标代理人沙里淘金的辛勤劳动。

当收集到很多商标设计方案时,商标代理人要做一系列的筛选工作。第一步,排除商标法禁止的设计方案和过于简单、不显著的设计方案。第二步,检索已注册或已注册的商标,初步确定每个设计方案的可注册性。这种检索不仅应在拟使用的商标或服务项目的类别中进行,还应在已受保护的其他商品或服务的类别中进行;不仅国内需要,国外也需要。商标代理人在仔细检索后,还应根据检索数据撰写检索报告,对每个商标设计的可注册性提出分析意见,供企业决策。试想,如果没有商标代理人的参与,无论企业请了多少专家,花了多少时间,花了多少钱,如果其最终的商标缺乏可注册性,这些巨额投资制作出来的作品,无论其艺术价值有多高,作为商标都可以说一文不值。

商标代理人是协助企业取得商标所有权的专家。

商标代理人在协助企业取得商业文件所有权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大量专门的、熟练的知识和经验,才能不辜负当事人的委托。有些商标注册申请提交商标局后,要经过补正程序、审查意见程序、驳回复审程序或异议程序、争议程序、不当注册程序等。就像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一样。更有甚者,获得个人商标所有权的过程复杂曲折,就像孙悟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经历八十一难一样。商标代理人得想尽办法。据商标局统计,在1999中,124786件商标注册新申请(不含马德里国际注册)被发回更正,驳回率为16.61%,部分代理机构的驳回率高达50%。当然,这也不排除新的商标代理人不熟练或者部分商标代理人疏忽,但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代理人采取了一种巧妙的措施,按照商标法规定的在先申请原则,让委托人尽快拿到申请日。

即使是成功取得商标所有权的案例,也凝聚着商标代理人的心血和智慧。比如,外国企业要在中国申请注册商标,文件放在商标代理人的办公桌上,商标代理人首先要确认申请是否还在优先权期限内;要审查证件是否齐全;商标是否符合我国《商标法》的要求,是否应当放弃商标图案的某一部分;还要考虑如何填写商品的服务项目,以便最大限度地保护委托人的权益;此外,很多琐碎的细节也不容忽视。比如商标图案规格是否符合要求,商标图形和文字是否清晰等等。

商标代理人是企业的商标管理顾问,是解决商标纠纷的专家。

在国内,一个企业拥有几百个注册商标的情况极为普遍,在国外一个企业拥有上千个商标的情况也并不少见。如何有序管理这些注册商标,在商标使用和广告宣传中如何防止商标淡化;如何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哪些商标以及何时需要续展或变更;定期查阅商标公告,及时发现他人正在申请注册与我司相同和近似的商标,以便根据不同情况及时提出异议、争议或不当注册申请;如何建立监控网络,及时发现他人商标侵权或假冒商标行为;用什么样的救济方式解决与他人的商标纠纷等等。这些都需要商标代理人为企业出谋划策,并代表企业与对方进行交涉或向相关主管部门投诉。

以商标侵权案件为例。现在有的企业邀请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公务员去外地协助商标侵权,有的企业成立打假机构,派出自己的员工去打假。就后一种模式而言,我认为企业成立专门的打假机构是正确的,但如果更进一步,派出自己的员工去打假,就值得反思了。子曰:“过犹不及。”。企业每年培训一支专职打假队伍不仅成本高昂,而且由于案件发生时间的不确定性,必然导致劳动力的浪费,从而增加企业的负担。一方面委托商标代理人打假更专业,另一方面可以来就来,来了就打,打完就退,充分体现了多快好省的原则。创业者要认真算好这笔账。据统计,近年来,每年约80%的商标注册申请是由商标代理机构代理的。

今年是新旧世纪交替的一年。中国的《商标代理管理办法》已经实施,商标法的修订也在加速。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临近,中国的改革开放迈出了更大的步伐。在这种情况下,外国投资者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应首先考虑他们在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中国企业走出去,也需要商标和其他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商标业务的新时代已经到来,商标代理人必将在帮助企业打造金字招牌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