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瓷器发展史

在漫长的历史中,有许多仁人志士和能工巧匠为醴陵瓷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04年,湖南凤凰人熊希龄(曾在辛亥革命后担任北洋总理)、曾参与“公车上书”的醴陵举人文君铎,本着实业救国的思想,赴日本考察。

在日本逗留期间,他们发现日本制瓷业技术先进,产品精良。

次年回国后,熊希龄在温君铎的陪同下,到醴陵考察了粗瓷的主要产地,找出了醴陵瓷业生产落后的主要原因。同时,他看到了醴陵进一步发展瓷器生产的有利条件:广阔的消费市场,丰富的瓷土资源,低廉的劳动力价格。

当即提出“创办学校、公司”的设想,得到了湖南政府的大力支持。

当时,湖南官瓷学堂在醴陵正式开办,次年,湖南瓷器制造公司在醴陵成立,熊希龄任总经理,温君铎任校监。

公司聘请日本技师和景德镇技术工人,引进当时日本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开启了醴陵从粗瓷生产到细瓷发展的新时代。

醴陵独特的釉下彩瓷器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第一,前期

此前,醴陵瓷器采用单一氧化钴(俗称土墨)为原料进行色彩装饰。手绘出粗糙的花卉图案后,上釉,烧制成釉下彩青花瓷。

从1907到1908,湖南瓷院开发了多种釉下颜料,如草绿、海蓝、亮黑、赭石、玛瑙红等。

湖南制瓷公司著名画家和瓷校陶艺班毕业生,利用自制釉下颜料,双钩充水,国画“三烧”法,反复研制生产出沁人心脾的五彩釉下瓷器。

釉下五彩瓷瓷质细腻,绘画精美,清新淡雅,风格独特,釉下五彩缤纷,呈现出生动的画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

它的出现立即引起了业内人士和国内外舆论的高度关注和好评。

从1909到1911,醴陵釉下五彩瓷分别参加了武汉劝导会、南阳劝导会、都郎国际大赛,接连获得金牌。醴陵瓷器开始在中国扬名,走向世界。

“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响如磬”是当时醴陵瓷获得的好评价。

第二,中期

1915年,醴陵瓷器漂洋过海,参加了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世博会。釉下彩扁豆双鸟瓷瓶和贵州茅台酒获得了最高荣誉,为中国赢回了两枚金牌。

扁豆双鸟瓷瓶是湖南瓷业公司1911年的经典之作。

瓶高46.8厘米,直径20厘米,洁白如玉,形似凤尾,线条流畅,釉色晶莹润泽,色彩沉稳淡雅,色彩构图生动自然,工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被国外舆论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巅峰”。

此后,醴陵瓷器享誉世界,买家络绎不绝,一批民营精品瓷器制造公司相继建成。当时盛况与景德镇并驾齐驱,釉下彩瓷器成为中国陶瓷的一大特色,也是世界性的创举。

经过一、二十年的短暂发展后,釉下五彩瓷器的生产在二十年代后期开始衰落,受到多次战争的影响。醴陵100多家瓷厂停产,最早生产釉下彩瓷器的湖南制瓷公司在1930倒闭,釉下彩瓷器生产中断。

第三,解放后

65438年至0949年,醴陵和平解放,奄奄一息的醴陵瓷业犹如春天的枯树。在随后的几年里,醴陵瓷业迅速恢复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1954年,为了恢复中断20多年的釉下彩瓷器生产,经过有关部门的反复寻找,找到了湖南省瓷业学校原陶绘画班第一届毕业生、釉下彩艺术家吴守启。

此时,吴已年近古稀,正在农村安享晚年。

吴老出山后,在培养釉下画师的同时,对传统工艺进行改革,将“三烧”改为二烧,釉下五彩瓷器的生产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

此后,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和醴陵瓷业公司艺术瓷厂(李群瓷厂)相继成立,成为专门研究和生产釉下装饰的单位。

这一时期,醴陵瓷业迅速实现了从手工到机械、从木窑到煤窑的历史性转变。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釉下五彩瓷再现辉煌,甚至获得了“国瓷”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