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假冒伪劣商品?
假冒产品是指使用不真实的厂名、厂址、商标、产品名称、产品标识等。,使顾客和消费者误以为该产品是假冒产品。假冒伪劣产品是指质量低劣或丧失性能的产品。假冒伪劣产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牌产品标志、免检标志等质量标志、许可标志;(二)伪造或者使用虚假产地的;(三)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的;(四)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5)掺杂、掺假、以次充好、以次充好;(6)失效或变质;(七)存在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的;(8)标示的指标与实际情况不符;(9)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禁止生产和销售的。国家质检总局还规定,经销下列产品,经指出不改正的,认定为经销假冒伪劣商品:(1)无相关单位允许的检验证明或者销售证明;(2)未用中文标明国内产品的名称、生产者、原产地(未标明重要工业品的地址);(3)限量使用且未标明有效期的;(4)实施生产(制造)许可证管理而未标明许可证编号和有效期的;(五)规格、等级、主要技术指标或成分、含量等。按照有关规定用中文标明,但未标明的;(6)无中文说明书的高档耐用消费品;(七)属于次品(包括残次品、次品)且未在商品或者包装的显著位置标明“次品”字样的;(8)有毒、易燃、易爆等危险品未标明相关标志和使用说明的。有些假冒伪劣商品虽然有使用价值,但不能算作商品,因为不能像普通商品一样正常交易,或者不包含社会必要劳动。即使它们包含少量劳动,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必要劳动,而是为了获得不平等交易商品的不正当利益而花费的劳动。甚至可能是一种造成伤害的劳动,所以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即使发生了交易,也是因为买家不明真相,消费者不会买假货。当然,没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这里说的是假冒,不包括次品。